關於計算機的畢業論文

  面對計算機知識更新速度快、部分高職院校呈現計算機專業生源質量差的現實,如何提升本專業教師可持續教學能力,將成為被關注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實踐

  摘要 農高職計算機基拙教學中引入專案教學法,教師精心設計教學內容,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模式,在教師的指導下解決相關情境問題,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計算機基拙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

  關鍵詞 專案教學法 高職計算機 基礎教學

  高等職業院校的教學目標是,除了讓學生獲得一定的文化知識外,還要使其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計算機課程教學是項將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融合在一起的學科,提高學生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是計算機課程教學的重要任務。筆者結合自身豐富的高職計算機課程教學經驗將專案教學法納入教學活動中期望能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水平提升教學質量。

  一、專案教學法的概念

  專案教學法最早是源於西方教育家的一個著名教學理論,該理論將專案教學法定義為教師和學生雙方為共同完成某個教學任務而開展的教學活動。在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活動中開展的專案可以是設計、製作一件產品池可以是某個服務專案。而在專案實施環節當中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幫助和指導學生完成教學任務。這種教學方法比較凸顯實踐過程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

  二、專案教學法的實施流程

  1.明確教學任務。計算機基礎課程當中所涉及的各個專案包含的知識點都較多教師在設計教學專案的時候要依據教學內容來設計。整個環節當中教師要注重明確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點,讓學生知道完成該任務,是為了鍛鍊哪方面的技能以及自己的學習過程中要達到怎樣的目的。

  2.獲取資訊。在明確了教學任務之後教師要注重讓學生依據教學任務來收集資訊,整個獲取資訊的過程對於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都具有重要的鍛鍊作用,同時要儘量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其中。

  3.制定計劃。學生明確了學習任務後要制定學習計劃。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要聽取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加強和同學的交流來科學地制定專案完成計劃。

  4.專案實施。專案實施是整個專案教學法的關鍵所在。在專案實施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加強對學生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指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任務而學生則應該在實施過程中充分將自己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用於解決任務實施過程當中的各類問題。專案的實施,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獨立操作能力,也能為之後的職業發展奠定一定基礎。

  5.專案評價。學生在完成任務後首先應該在專案小組內進行評估,檢查自身是否按照要求完成了專案實施環節當中的全部任務,同時要注重和專案小組內的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通過專案小組內的自我評估,各專案小組可以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而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的專案完成情況,進行評估在發現問題後要及時改正問題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專案。

  三、專案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當中的應用例項

  例如在《資訊科技基礎課》中設定了這樣的教學任務:專案名稱少製作工資表”教學內容:電子表格軟體Excel的使用方法、資料換算等函式類別求和函式、求平均值函式

  1才民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明確教學任務。教師在明確專案的時候要注重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設定同時還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和認知水平。一般情況下小組成員在4人左右每個成員所承擔的任務也不同。而知識的交叉互補性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比如該例項中/J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完成任務也可以利用函式完成工資計算。

  2.專案實施,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在完成專案的時候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指導脂導包括鞏固舊知識引出新知識。計算機基礎課程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因此教師要注重讓學生在完成專案的過程中,自發的獲得知識。教師可以列舉簡單的例項引出概念,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比如該例項中字生利用公式來計算應發工資教師可以引出函式的概念只精講一種函式的應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3.教師輔助指導。專案實施環節中字生會遇到各種問題教師要及時對其進行指導而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運用不同的指導方式。該例中教師可以提問學生了‘倘若工資表中,基本工資高於1000元時獎金為500元否則為300元如何設定獎金值?”有學生大概會用手工操作,i+算獎金值這時教師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引出IF函式的應用幫助學生完成任務。

  4.專案評估。完成專案後要注重對專案進行評估。如該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操作過程展開評估,教師還可以和學生一起進行專案評價使學生共同獲得專案活動要傳達的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水平。綜上所述,專案教學法是一種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緊密結合的教學方法將之應用於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活動中能夠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水平焙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對於高職院校學生未來的就業和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l]易帥,王少應.專案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中的個案應用田.考試周刊,2014,***16***:113一114.

  [z]胡新宇.淺談專案教學法在高職計算和咪程教學中的應用皿無線互聯科技衛。14,***l1***234一23牛

  範文二: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改革

  摘要:從不同行業企業入手,調查普通員工的資訊化應用能力的需求,分析了一般企業資訊化應用需求的現狀,並分析了目前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提出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應進行調整,基礎課教師也應該下企業,將企業的真實案例與專案帶入校園,從而更好地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水平,滿足企業人才培養的需要。

  關鍵詞:企業員工;資訊化能力;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

  資訊科技的發展正在推動高職教育向網路化、虛擬化、個性化方面發展。社會的資訊化對高職畢業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資訊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單位所需求的資訊化能力與日俱增,入學新生的資訊科技知識的起點也在不斷提高。在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的帶動下,寧波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改革也在迅速地推廣並有機地整合到學生專業化發展的過程中,各類教學資源庫和教學平臺也在不斷建設中,資訊化日趨成熟,這對作為各個非計算機專業公共基礎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應當發揮高職教學就業導向的作用,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資訊化能力與知識,其次,要培養學生優良的資訊素養。以上這些因素都需要對傳統的計算機基礎的課程內容和方法進行不斷優化,要求計算機基礎教學融入專業教學中,並符合企業對員工資訊化發展的特點和需求,幫助高職學生成為具備良好資訊素養的合格從業者。

  一、企業普通員工計算機應用能力現狀調查

  為了充分了解目前各行業對一般員工資訊化能力的要求,且結合本校畢業生主要輻射範圍,本課題組分別制定了《員工計算機應用-需求調查問卷》和《員工計算機應用-相關情況調查問卷》投到省內多個行業企業進行情況調查,調查物件包括中望建築裝飾設計公司在內的一百多家企業單位,同時為了使調查有更好的時效性,把調查物件主要定在了這些企業的新進崗位和初次晉升崗位人員,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主要由該企業人事部門選擇較典型的崗位實施調查,由一位或多位熟悉該崗位的人員共同填寫,讓調查更有代表性。問卷一般採用***的方式發放與回收。共回收有效問卷100份。本次問卷調查的內容包括辦公自動化軟體應用、行業軟體應用、作業系統應用、電腦硬體裝置拆裝、電腦外圍辦公裝置、區域網絡應用、網際網路應用、開發設計應用、電子商務應用等9個方面,具體的細目和調查結果。從上述調研結果中,不難發現,目前這些企業普通崗位的對計算機應該能力的需求比較分散,呈現了多樣性和複雜性,這其實與我們選擇調查物件時的隨機性是有關的。這裡要說明一點,雖然公共基礎課程有為專業服務的重要性存在,但面對所有的非計算機專業學生共同修學的計算機基礎,我們應更加註重各專業都應該掌握的通識性的教學內容,如果能在這些內容上提升教學效果,那將是最具有效費比的。同時也看到,辦公自動化軟體應用的三個方面,仍然排在所有應用軟體需求的前列,依次是文書處理***97%***、電子表格***92%***和簡報演示***90%***,再結合調查中“要求採用何種辦公自動化軟體”項***office佔67份,wps佔20份,Iwork佔3份***,office系列佔據了三分之二,因此得出需求居前的應用軟體仍是Word、Excel和PowerPoint三者,因此教學上還是應該作為一項重點來抓。辦公自動化軟體以及能熟練進行系統基本操作技能對於高職院校學生的計算機技能仍佔據重要的位置,不容忽視。而熟悉本行業主要業務軟體的使用方面按比例看僅次於日常辦公和系統基本操作,也處於相當重要的地位,這與目前高職專業發展的定位也非常符合。

  二、目前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類課程內容設定

  雖然不同的院校選用的《計算機基礎》教材和課程名稱不盡相同,有些也叫《計算機應用基礎》或《計算機文化基礎》,但其教學大綱基本是相似的。其中寧波職業技術學院作為示範高職院校,各類教學改革也在不斷進行中,在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上可以說具有較為典型的代表性。下面以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瞭解一下計算機基礎類課程要求和內容設定。目前寧波職業技術學院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採用專案化教學模式,課程設定主要從課程目標要求和課程內容模組設計兩大方面體現。

  ***一***課程目標要求

  1.工作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資訊獲取、資訊處理、資訊釋出、資訊交流的能力;能運用資訊科技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從而提升大學生在升學、就業、職場等方面的競爭力。

  2.技術能力要求:能夠利用網路搜尋和處理資訊;能夠在windows操作平臺下對資料整理歸檔;能用word文件記錄相關資訊,並能設計宣傳海報、通知、編寫論文、製作簡歷、製作賀卡等;能用excel對資料進行處理和分析;能用PowerPoint製作宣傳廣告、製作彙報簡報、製作課件等;能用影象和視訊處理軟體進行簡單的多媒體素材製作。

  3.知識要求:瞭解計算機的發展史,計算機系統的概念;瞭解資訊搜尋相關知識;掌握網路基礎知識;熟練掌握檔案的管理、分類;掌握word的編輯、排版等操作方法;掌握工作表、工作簿的知識,掌握Excel軟體的使用;掌握簡報的製作、演示;掌握影象和視訊簡單處理方法。

  4.素質要求:培養良好的資訊素養,培養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時地在計算機中對檔案進行收集、整理、歸檔;對計算機中的檔案進行統一、有效的設定;及時利用網路搜尋最新的資訊;具有良好的資訊倫理道德;具有一定的審美能力,製作讓人更容易接受的文件;利用office等軟體進行文件處理時能夠合理排版、節約紙張;利用office等軟體工作時,能夠選擇恰當的素材和適當的顏色搭配等。

  ***二***課程內容設計

  由於採用了專案化教學的設計,有許多模組內容混合組合在了不同的專案模組中。我們將其進行梳理分類後可以歸納為八大主要模組:計算機基礎知識模組、軟硬體模組、作業系統模組、文書處理模組、電子表格模組、簡報模組、網路應用基礎模組和資訊保安模組。將這些模組與企業對資訊化能力的需求進行對比分析後,可以發現兩者在內容的覆蓋上有一定的重疊,但是吻合度不是很高。其中較為相似的內容主要是集中在電腦作業系統使用、軟硬體維護、多媒體應用和辦公自動化軟體***主要採用office系列軟體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應用等方面,而存在較大差異的主要有外圍辦公硬體裝置、行業軟體、多媒體設計、電子商務、網際網路應用等方面。目前計算機基礎類課程內容設定有一些滯後,而更應引起重視的的是內容豐富程度方面差距較大,已經不能很好的適應現代資訊科技飛速發展的需要,這需要不僅從課程內容的時效性上進一步增強,更要在授課時間上進一步增加以涵蓋更多所需的內容。

  三、對比分析及結論

  本次調查研究物件覆蓋各類企業單位,人員分佈結構合理,對高職類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參考價值。雖然各個行業的不同崗位對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要求各異,但能熟練使用辦公軟體的要求仍排在第一位,WORD、EXCEL、POWERPOINT等流行辦公軟體的學習仍然至關重要,這與目前的教學重點是大致吻合的,另外,隨著互聯終端和電子商務的大發展,利用網際網路資源為企業進行客戶服務和營銷呈明顯的上升,對計算機硬體和網路維護管理也變得十分重要,這方面的人才需要也很迫切。高職院校是十分注重培養今後企業員工實際操作技能的,畢業生的計算機應用操作水平理應超過其他型別的就業者,如果不能超越甚至更低,將對畢業生今後的職業生涯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當然相應的計算機考級證書能在一定程度上證明畢業生的計算機操作水平,但就目前的就業市場形勢來看,企業似乎更願意看員工的實際操作能力,考級證書在各行業的實際就業競爭力就顯得很一般,所以不能光看學生拿了多少證書,還要同時看這個證書的側重點與他今後的職業規劃是否契合。本次研究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詳細瞭解了一般企業對高職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需求總體情況,研究表明用人單位在選擇畢業生時希望得到掌握較紮實的計算機實際應用能力,又對所就業行業有所瞭解,而且可塑性和自我學習能力較強的綜合人才。而目前我們這類高職院校的在計算機基礎類課程內容設定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對各行業的需求認知不夠明確;實踐教學培養目標與課程內容設定的對接有一定偏差,實踐教學體系不夠完善,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需求結合不夠緊密。需要深入企業進行認真細緻的調研,更真切地瞭解企業需要什麼樣的員工,我們就培養什麼樣的學生。通識課教師也應該多下企業,將企業的真實的案例與可行的專案帶入校園,充實我們的教學內容,更新我們的教學體系,從而更好的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水平,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