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機械裝置技術論文

  建築機械裝置的管理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需要所有工程參與人員的共同努力來確保其管理工作的順利展開。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篇一

  建築機械裝置管理初探

  摘要:本文作者闡述了裝置管理的重要意義,分析了建築機械裝置管理的現狀,提出了加強建築機械裝置管理的措施。

  關鍵詞:建築機械;裝置管理;初探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建築機械裝置的管理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需要所有工程參與人員的共同努力來確保其管理工作的順利展開。針對當前我國建築機械裝置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建築企業中的相關部門和相關人員必須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從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1 裝置管理的重要意義

  1.1提高和穩定產品質量

  通過科學的裝置管理,可以使其經常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保持正常秩序與節奏,確保生產達到預定的產量和質量指標。

  1.2 降低生產成本

  裝置管理對生產成本的影響除了表現在產品的產量與質量方面以外,還包括維修費用、動力、燃料和潤滑材料耗費等方面的開支。通過良好的裝置管理,不僅能有效地延長裝置使用壽命,而且還能節省大量的維修費用,從而降低生產成本。

  1.3 促進安全和環保

  加強裝置管理,能夠更加有效地預防裝置事故,保證安全生產,減少人員傷亡,同時也能夠有效地控制因裝置的管理不善造成的環境汙染。這是因為環境汙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於生產裝置落後,裝置管理不善而造成的。

  1.4 促進生產資金的合理利用

  隨著機器裝置在企業生產中地位和作用的日益突出,以及現代化裝置的不斷髮展、完善和被普遍採用,裝置所佔的資金在企業固定資產中的比例越來越高***一般達50%-60%左右***,而備品備件和替代機電產品的儲備資金通常佔企業全部流動資金的10%~15%,這兩項資金加在一起,就佔企業全部生產資金的60%以上。因此,裝置管理的科學化對於提高企業資金的合理利用無疑是個關鍵因素。

  2 建築機械裝置管理的現狀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各個行業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特別是建築行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深刻改變了我國的社會面貌。在建築行業中,機械裝置作為建築施工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建築工程施工的質量,因此加強機械人裝置的管理工作就顯得至關重要。由於一些單位和人員對機械裝置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管理工作中忽視了對機械裝置的管理,致使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2.1 管理體制不健全

  當前,很多建築企業為了減少管理成本支出,大幅度地精簡機械裝置的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甚至沒有設立專門的管理部門,而是將其職能納入到其他部門的管理範圍內,這就造成操作層和管理層之間工作的脫節,不能達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同時,還有一些建築企業缺乏健全完善的機械裝置管理體制,對機械裝置的臺賬、以及技術資料檔案等的管理工作較為混亂,再加上機械裝置以及操作人員的頻繁調動,就更是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難度。

  2.2 機械裝置的配置不合理

  一些建築企業過度追求機械的保有率,添購一些大型的機械裝置,但是卻沒有認識到施工場地、搬遷運輸、操作使用、以及市場消耗能力等因素對機械裝置的限制,使得機械裝置投入使用的技術狀態差,對工程施工的質量和進度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同時,一些建築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大型或特殊裝置不到位也是機械裝置配置不合理的一個重要方面。

  2.3 機械裝置的操作不規範

  在建築施工隊伍中,一些操作人員的綜合素質較差,對於施工條件、施工技術、以及裝置的使用等缺乏必要的瞭解和認識,特別是一些短期聘用的操作人員技術水平較低,操作不規範,對機械裝置造成了極大的損壞。再加上建築施工中趕工期、搶進度的現象較為嚴重,一些機械裝置經常超負荷工作,甚至是帶病作業,更是加速了建築機械裝置的老化速度和磨損程度。此外,機械裝置的後期維修和保養工作也不到位,不僅帶來了安全隱患,同時也影響了工期。

  2.4 機械裝置的更新速度較慢

  機械裝置是建築工程施工的有力保障,但是當前很多建築企業為了減少成本開支,對機械裝置的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致使其更新速度較慢,難以滿足工程施工的需要。同時,一些建築企業忽視機械裝置的效能,在施工的過程中使用不合理的機械裝置種類,或者繼續使用破舊甚至是報廢的機械裝置,不僅使機械裝置發生故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嚴重威脅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同時也間接地增加了施工成本支出,得不償失。

  2.5 組織結構混亂

  機械裝置管理工作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它需要與其他部門加強互動,增加彼此間的了交流和合作,促進相互間工作的更好展開。但是,當前我國的建築機械裝置管理工作採用的是執行型組織結構,呈現出組織結構混亂的局面,不利於人員的合理調動和工作積極性的培養,同時單一的工作內容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員工的全面發展。總的來說,當前我國建築的企業機械裝置管理工作對外界的適應能力較差,無法滿足重大工程施工的要求。

  3 加強建築機械裝置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機械裝置管理機構,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機械裝置管理機構,健全管理制度,這是加強建築機械裝置管理工作的先決條件,關係到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和順利執行。目的就是要通過建築機械裝置管理規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實,實現管理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以及程式化,更好地為建築工程施工服務。為此,可以建立責任制,要把機械裝置的使用、維護、保養等各項工作落實到個人,強化人員的責任意識。同時,對於輪班作業的機械裝置要建立嚴格的交接班制度和崗位考核制度。

  3.2 合理選型,科學配置

  在建築工程施工的過程中,不同的施工專案會用到不同的機械裝置,因此必須要根據工程施工的具體情況來合理選擇機械裝置的型號,做到技術經濟上合理、技術上先進、效能上可靠、生產上適用、以及操作上靈活等,使機械裝置和施工作業相協調,保障工程的正常施工。同時,對於機械裝置的科學配置工作,要及時掌握和了解各個工程專案的進度和對機械裝置的要求,儘可能地避免機械裝置使用和保養之間的矛盾衝突。

  3.3 加強對機械裝置的安裝管理工作

  建築機械裝置的安裝工作需要由具有相應資質的企業來承擔,並且從事機械裝置安裝的相關人員要經過專業的安全技術教育和培訓,並取得正規的作業資格證書。同時,機械裝置的安裝方案要通過技術負責人的稽核和批准,要使安裝人員明確安全技術的要求和內容,並且在建築機械裝置的安裝過程中要由專業人員進行指揮和監管。

  3.4 加強對機械設執行情況的巡視檢查

  由於建築工程每天施工的時間較長,機械裝置的運轉時間也相對較長,因此容易出現一些質量和安全問題。為此,必須要配備一定數量的巡視人員,適時地對建築機械裝置的執行情況進行巡視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其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如果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要及時向上級報告,聘請專門的維修人員進行故障排除,保證機械裝置的正常有效運轉以及工程施工的正常推進。

  3.5 及時更新機械裝置,提高技術裝備水平

  當前,建築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對工程施工的質量和進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保障工程質量和進度,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必須要及時更新機械裝置,提高技術裝備的水平。對於技術性能較低,使用年限久遠,質量不能得到保證的機械裝置,要及時進行淘汰,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為企業的健康長遠發展提供保障。

  4 結束語

  科學技術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得建築行業的機械化程度得到相應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機械裝置開始應用到建築施工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工程施工的進度,同時也為工程施工質量提供了更多的保障。但是在建築企業的經營和管理工作中,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建築機械裝置的管理工作並沒有受到太多的重視,使得機械裝置在使用和維護方面極其不科學,埋下了較多的安全隱患。近年來,隨著機械裝置帶來的安全事故不斷髮生,造成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迫切需要將建築機械裝置管理提上管理工作的日程。

  參考文獻:

  [1] 何桂強. 建築施工企業機械裝置管理[J]. 廣東建材. 2008,***05***.

  [2] 王洪斌,浦軍. 淺談我國當前機械裝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黑龍江科技資訊. 2011,***13***.

  [3] 宋豔坤,王力榮. 淺談我國當前機械裝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黑龍江科技資訊. 2009,***28***.

  篇二

  建築機械裝置管理探討

  【摘要】機械裝置是建築施工企業至關重要的施工工具,也是企業的外部形象之一。確保機械裝置資源的使用能力,是機械裝置管理的主題和中心任務,也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物件。因此,如何加強建築施工企業機械裝置的管理力度,充分發揮機械裝置效能,挖掘機械裝置的潛力,對提高企業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建築機械;裝置管理;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隨著,建築施工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建築施工機械裝置的需求逐年加大。但一些建築施工企業中機械裝置管理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裝置管理工作弱化、工人隊伍的變換以及租賃雙方責任義務不清等。

  一、建築機械裝置管理存在問題

  1、對裝置管理認識不全面、定位的不正確。長期以來裝置管理主要側重於維護裝置的正常運轉、滿足正常施工的需要,對裝置資產作用的認識不足,對裝置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比如在更換零部件、結構件時不按使用說明書的要求,貪圖省錢,不到具有生產維修的專業廠家進行維保和大修。

  2、裝置管理工作逐步弱化。企業內不重視裝置管理工作這種現象尤其在中、小型建築企業中普遍存在。首先在企業諸多管理工作中,生產經營、安全無疑是被擺在最重要位置上的,而裝置管理則成了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下等”工作。其次,許多企業中缺乏真正既有專業技能,又具備管理協調能力的專業人才。第三,資質高、管理能力強的建築施工企業目前大都作為施工總承包單位出現,客觀上退出了裝置管理工作的一線,這也是該項管理工作正在弱化的重要原因。

  3、工人隊伍變化增加了裝置管理工作的難度。我國的建築工人由原來企業自有的1~8級技術工人,變成了絕大部分是未參加過任何培訓的、遊兵散將似的臨時工、農民工。這部分人流動性大、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對機械裝置的效能、操作規程、維護保養等基本常識知之甚少。再加上他們的工作內容大部分屬承包性質等客觀條件,決定了本該由這部分人來完成的裝置的日常維護、保養工作不會被完整地進行,裝置的日常維護工作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4、租賃雙方責任義務不清。據調查,目前建築企業的施工裝置主要有施工企業自有裝置、施工人員自帶裝置、從租賃公司租賃裝置等三個渠道。租賃物體的管理,我國的《合同法》和《安全生產法》清楚地界定了租賃各方的責任和義務。對於像電梯、起重機械、壓力容器等特種裝置的管理,《特種裝置安全監察條例》第5條規定:特種裝置生產、使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對本單位特種裝置的安全全面負責。目前租賃市場中,各承租企業比較注意對大型裝置的管理,租賃合同也將雙方的責任義務劃分得比較清楚,但對一些小型裝置、專用裝置,就不那麼重視了,由於這些裝置小,使用頻率高、週期又短,裝置的所有權、使用權分屬不同的企業,所以施工單位的有關人員在裝置使用中主動維護保養裝置的動力明顯不足,裝置只要能將就著用就可以了。而租賃公司則認為:裝置是你施工企業用,日常的維護當然該你負責。裝置的管理在此出現了無人管的真空地帶。

  二、加強建築機械裝置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加強建築施工機械裝置管理。在建築機械施工過程中,應當充分認識到對建築施工機械裝置管理,因為其直接影響到建築機械施工。針對加強建築施工機械裝置管理,歸納出了下面幾點建議:

  1、從源頭抓落實,嚴把採購關。建築機械裝置本身質量是影響裝置安全使用的一個關鍵,許多建築裝置事故就是由施工單位使用效能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裝置而引發的。該類事故主要由於生產廠家的製造能力或製造工藝不過關造成的,事故隱患隱蔽性強,日常檢修保養不易發覺,故危害性較大。施工單位應高度重視機械裝置及配件採購工作。

  2、建立健全管理機制。首先要建立、健全裝置管理檔案。完善的檔案體系是裝置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不僅能從中瞭解裝置的現存狀況、調動情況、使用效能,而且能夠及時實施維護和檢修,充分發揮裝置的潛能。另外要加強裝置維護保養。交接班記錄必須詳實客觀,交接班時必須對裝置進行細緻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杜絕帶病作業。根據裝置管理檔案及交接班記錄,制定切實可行的檢修計劃。

  3、加強機械操作人員的上崗培訓。高技術、高效能的現代化裝備,對裝置管理、操作和維修人員的技術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機械操作人員從“知”的基礎上,提高到“會”,更要在掌握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中去認真“執行”。按照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起重機械作業、起重指揮、起重司索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必須參加年審考核。同時要與經濟利益掛鉤,既能提高整體素質又能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主人翁精神。

  4、明確租賃單位與施工企業的安全責任。建築施工是實行總包負責制,即使是租賃單位提供的裝置,總包單位也必須納入統一的管理範圍以內,對其提供的裝置狀況,機操人員的持證、維修保養的職責要明確論定。嚴禁出租國家明令淘汰的、不準使用的超過安全技術規範規定使用年限的、達不到安全技術標準規定的起重機械。

  5、安全用品有效使用年限的確定。關於絕緣鞋、絕緣手套有效的使用年限, 是不是絕緣鞋、絕緣手套出現破損才進行更換?如何確定無破損的絕緣鞋、絕緣手套是否喪失絕緣效能?如果工人穿戴了喪失絕緣效能的絕緣鞋、絕緣手套去作業,將產生很大的安全隱患, 由此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

  6、對安全檢查的程式。在對工程質量的檢查中有“自檢、互檢、專檢”三檢制度, 最後報監理驗收, 經過一系列把關, 使工程質量處於可控狀態。而實際當中安全檢查一般從安全員開始後就終止了。對安全的檢查缺少了監控程式, 易引起安全隱患。

  7、安全經費的投入及監督。工程總造價中的安全費用一般沒有明確, 施工單位在安全生產方面的投入不好操作。是否根據不同的工程特點確定一個合適的投資比例; 另外對安全經費的監督怎樣執行?

  三、結語語

  機械裝置的管理是一個複雜的綜合性課題,除了把好管、用、養、修關之外,還必須做到領導重視,各級機械管理人員、機械操作人員、維修人員及相關配合人員之間責任明確,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查、記錄清晰、有人操作、有人監督、獎懲分明,專管與群管相結合,並注重強化機務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使用、維護、保養嚴格按規程辦事;只有持之以恆,常抓不懈,保持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真正做到“預防為主”,就一定能夠杜絕重大機械裝置事故的發生,保障機械裝置安全優質高效地為我們的施工生產服務。

  參考文獻:

  [1]《建築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範》***JGJ 162-2008***

  [2]施炳華.腳手架的傾覆與穩定計算[J].施工技術,2010,39***03***

  [3]聶永光.施工機械裝置的安全控制管理[J].科技資訊,2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