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科學與技術論文怎麼寫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微電子以及積體電路等專業領域的具有紮實理論技術。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電子科學與技術論文,謝謝你的閱讀。

  電子科學與技術論文篇一

  電子科學技術專業建設研究與實踐

  摘 要: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微電子以及積體電路等專業領域的具有紮實理論技術、較強實驗操作能力的複合型人才,其專業建設的有效進行,不僅是促進專業與時代要求進行緊密貼合的有效措施,同時也是從學生髮展角度出發,創造更優專業學習條件與環境的重要途徑。本文結合電子科學技術專業現階段的結構特點,圍繞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盡闡述,就其有效實施對策提出了建議和意見,以供參考。

  關鍵詞:電子科學技術;專業建設;研究;實踐

  中圖分類號:TN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4*** 12-0000-01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旨在將學生培養成為能夠在電子相關領域進行研究、教學或是管理的複合型人才。與其他傳統專業類似,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也主要分基礎課程教育與專業課程教育兩階段,區別於其他專業的地方是:基於這一專業實踐性強的特點,理論課課時較少,實驗課程得到增加,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能力及應用能力。

  一、現階段電子科學技術專業結構基本特點

  從前文論述中,我們對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培養宗旨有了大致瞭解,在對專業建設的有效開展進行研究之前,我們首先需要對此專業的結構特點進行詳盡分析。

  ***一***基礎教育的重視。就電子科學技術專業的結構來說,對基礎教育的重視是其一大特色,主要開設了高等數學、普物實驗、英語和計算機文化訓練等課程。電子科學技術專業是一門涉及領域較廣的專業,這樣一來,在數學、物理以及英語、計算機等方面都能為學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基礎理論的強化。減少、縮短理論課程教學課時,並不意味著忽視基礎理論教學的重要作用。現階段,在理論教學總學時減少的條件和前提下,電子科學技術專業體現出強烈的強化基礎理論教學趨勢,即在有限時間內,最大限度提高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吸收效率,如對電路分析、數位電子技術以及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等,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理論基礎以及實驗指導的基礎上,形成寬厚有效的專業基礎。

  ***三***實踐環節的加強。電子科學與技術是教學體系中為數不多的實踐課時較多的專業之一,除了幾乎每門專業課都開設了相應獨立的實驗課程之外,還會定期安排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實訓效果。這些實踐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嚴格的科研訓練環境下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訓練學生動手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綜合,為學生創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條件,促使學生了解、掌握研究的整個過程。

  二、電子科學技術專業建設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從上文論述中,我們已經對電子科學技術專業的基礎構成有了大致的瞭解和認識。從專業的結構安排來看,雖然具備了專業訓練的條件,但是專業建設效果依然不明顯,現階段面臨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口徑過寬,特色不明顯。電子科學技術專業是理工結合的綜合性交叉學科,涉及知識面較寬,包括了無線電物理學、資訊與電子科學、電腦科學與技術等學科。目前大多數高校都根據自身的教學優勢,將其分為兩個方向,學生從大三開始選修相應課程。雖然這種培養模式比較有利於學生將來選擇就業,促使其向更深更高的層次發展,但是從課程設定的具體情況來看,絕大部分院校的專業設定都與電子資訊工程或是電子科學技術,甚至和計算機等專業差別不大,口徑過寬,特色不明顯。

  ***二***師資力量有限,硬體缺失。電子科學技術專業與其他專業相比,算是新興專業,加上電子資訊科技的不斷髮展,各類新器件以及新技術層出不窮,有著紮實專業基礎及教學經驗的教師較少,剛從學校畢業的缺乏系統教學經驗的碩士研究生居多,師資力量有限,結構合理性不足。

  ***三***實驗力度不足。就電子科學技術專業的實訓和實踐環節來說,雖然佔據了大部分課時,但是課程實訓及實踐的內容太過於單一,並且專業性及難度需要加強。從專業實驗的具體情況來看,絕大多數都是驗證型實驗,學生要面對的是一成不變的試驗箱,進行連線、開電源、觀察現象以及記錄現象即可,完全沒有設計型、研究型實驗的專案或內容,尤其是是專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環節,校內外實習基地的建設也不夠。

  三、電子科學技術專業建設的有效措施

  隨著課程教學改革以及市場發展的推動,電子科學技術專業受到了社會各界以及各個高校的普遍關注和重視,各大高校也紛紛採取措施著力進行專業建設和改革,但是從專業建設的現狀來看,依然存在專業口徑過寬、師資力量有限以及實驗力度不夠等問題。基於此,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就電子科學技術專業建設有效進行的措施提出了以下幾點意見。

  ***一***突出特色,加強專業方向建設。針對專業特色不突出的問題,建議結合各校的實際師資條件以及專業教學環境,對課程體系以及教學內容進行改革,儘可能突出專業方向,如應用電子技術方向或者是計算機與通訊技術方向的劃分,強化落實相關實踐實訓教學的針對性及應用性,促使實踐教學能夠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突出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

  ***二***提高實踐教學環節質量。除了上述措施以外,還應以對學生的應用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進行培養為基本教學目標,加強實踐教學的質量及效率,構建獨立有效的實踐體系,確保實驗場所硬體配置的有效性,儘量保證開放的時間;其次,還應加相應實驗室的文化建設,轉變考核測評手段,調動學生積極性;此外,還應明確實驗教學具體內容,擺脫傳統實踐教學模式,引起研究型實驗;最後,教學還應充分發揮指導作用,建立學生科技活動小組與學生科技創新中心,為電子科學技術專業建設的有效進行創造氛圍。

  ***三***加強師資力量,提高教學水平。在師資力量不是特強的情況下,建議理論老師和實驗老師不分開,每週進行一次教研活動,就該專業課程建設或教學體會進行交流;其次,學校還應加大對教師專業知識結構及技能的培養力度,定期組織教師進行學習,對新興的技術及裝置進行學習和了解,不斷豐富教師的知識層次,為教學水平的提高及專業建設的有效進行,奠定師資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健,樊立萍.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1***20***:56+68.

  [2]王偉,楊恆新,蔡祥寶.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研”結合型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科技資訊,2012***09***:218+220.

  [作者簡介]餘東傑***1984.01-***,男,江西鄱陽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電子科學與技術。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電子科學與技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