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技術論文

  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技術有了飛速的發展,農業機械的普及推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促進了農業生產力的飛速發展,在國民經濟和社會進步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體系構建

  農業機械化是當今社會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和選擇,近年來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農業發展也進入了全新的發展時期,機械化水平直接反映著農業生產的水平。在農業發展中,應提高對機械技術推廣的關注和重視,為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援,促進農業產業實現良好的發展。

  1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體系現狀

  當前,雖然農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機械化技術,但是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力度依舊不強,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約,不利於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阻礙著農業經濟發展及農民增收。

  1.1推廣資金不足

  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需要有足夠的資金作為基礎,但當前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的資金不足,推廣人員的待遇不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不強,嚴重製約著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的效果。同時,農民進行農業機械化的技術培訓也需要有一定的資金作保障,由於資金不足,很多農民依舊無法掌握科學的機械化技術。

  1.2基礎設施建設滯後

  新農村建設的推進,使得農業設施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與發展。但是,在農村耕地的道路建設方面還存在著比較落後的現象,機械裝置無法進入到田地中作業,使得農機推廣受到阻礙。農業機械化裝置的放置地建設不足,機械裝置採購後沒有停放的位置,庫棚建設比較少,會影響機械裝置的使用壽命。此外,在實際的農業生產中,機械化裝置的利用率並不高,長期處於閒置狀態。

  1.3體制機制不健全

  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激勵機制不足,無法激發推廣人員的積極性,影響推廣效果。推廣人員的分工不明確,服務不到位,農機出現問題不能及時找到相關的管理人員進行維修。而且農業機械化示範基地不足,使得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體系的構建面臨很大的難度。

  2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體系構建策略

  2.1提高政府對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的支援

  要促進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體系的構建,需要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支援與幫助,政府應在農機技術規範中增加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的相關標準,完善構建農業機械化服務機構,培養專業化人才,建立農業機械化技術示範基地。當前國家已經對農機購置有一定的補貼政策,在此基礎上,基層單位也應建立購置補貼資金專案。將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資金納入到政府的預算資金中,促進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的進一步發展。加強與金融部門的聯絡,支援個人、企業的農業生產,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援,促進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的穩定發展。

  2.2完善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管理機制的建立

  需要明確不同等級的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广部門的職責,要區別基層的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農機企業及農機營銷企業,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广部門的許可權不能給營銷企業和農機企業使用。政府應將農業機械化工作作為目標管理工作,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促進農民增收,促進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的順利推進。從基層開始促進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完善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管理機制,實現良好的推廣效果,維護農業機械化市場的發展秩序,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有所進步。

  2.3強化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人才的培養

  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需要有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來順利完成推廣工作,促進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效率的提升,使農業機械化技術能夠充分發揮最好的作用和價值。要加強機械化技術推廣體系的建立,形成完善的機械化技術推廣體系。國家應加強人員配備,提高農民的熱情,完善機械化技術委員會的建立,形成高素質的技術推廣隊伍,促進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體系的順利建設。

  2.4多樣化的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形式

  要採用多樣化的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方式,根據農業發展及工作實際情況,創新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形式,使更多的農民掌握農業機械化技術。在進行技術推廣時,需要根據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選擇主要種植品種及相應的機械化技術,利用示範基地展示新技術和品種。通過科技下鄉、農業技術進萬家等形式,促進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使農民能夠積極地接受農業機械化技術,更好地促進農業發展。

  3結語

  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機械化技術,應加強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提高推廣隊伍的整體素質,採用多樣化的推廣方式,使農業機械化技術能夠更好地應用到農業生產中。

  範文二:農業機械的保養與維修研究

  摘要:實現農業機械化,可以節省勞動力,減輕勞動強度,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增強克服自然災害的能力。在農業各部門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種機械代替手工工具進行生產。本文主要論述農業機械的保養和維護修理。

  關鍵詞:農業機械;保養;維修護理

  農業機械是指運用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裝備農業,改善農業生產經營條件,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過程。同時,農業機械是一種技術含量高、結構相對複雜的生產工具,一般作業的環境條件差,操作人員的使用水平、技術操作能力較低。機械零部件在操作中正常磨損而引起使用效能下降,影響到正常使用。所以,農業機械的使用管理中缺少不了維修保養這個環節。農業機械的維護保養要遵循“防重於治,養重於修”的原則,維護保養可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技術保養,即是農機手在使用過程中合理操作、保管、維護使農機具延長使用壽命,減少部件的磨損,從而提高農機具的作業效率,達到較高的經濟效益。另一部分是維修,即是農業機械通過機手自身條件和手段不能解決出現的問題,如損壞的部件自己不能維修和更換,需要到專業維修網點和部門進行修理和更換。

  1.保養

  一般可分為五類。一是新機保養,即是新機和大修後的機械都需要磨合或試運轉,注意調整檢查,使機械的各個部件都達到最佳狀態。二是班次保養,即是對機械在每次使用前進行維護保養。三是定期保養,即是對執行一段時間的機械進行保養如更換機油,皮帶等。四是存放保養,即是對使用完的機械進行存放。農業機械的使用具有季節性,存放保養十分重要,要防止風吹、日晒、雨淋,使機械的部件避免生鏽和腐蝕,使機械長久如新。五是針對保養,即是對更換的部件進行保養,這種保養具有針對性,更換零部件後要注意保養,不要更換完就不管了。技術保養要按照技術保養規程,動力機械要按主燃油消耗量確定保養週期,按時、按號、按項、按技術要求進行保養,動力裝置要看好潤滑油,確保潤滑油的量、質達到技術保養標準;其次是看好水,水冷的裝置要有水量的保證,確保機具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農業機械的保養一定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和管理部門的相關規定進行,農業機械的保養要做到一完好***技術狀態完好***、三靈活***機械和配套機具要靈活轉向、靈活起降、靈活操作***、四不漏***燃油動力機械要做到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氣、不漏電***、五淨***機械的油淨、水淨、空氣淨、機器淨、工具淨***、六封閉***柴油箱口、汽油箱口、機油加註口、機油檢視口、汽化器、磁電機要封閉***。

  2.維護修理

  要想修理好農業機械必須瞭解農業機械的基本構造和工作原理。以手扶拖拉機為例,基本構造是由發動機和底盤***離合器、變速箱、扶手架、變速桿、制動手柄、手油門手柄、轉向把手、牽引框、傳動輪、皮帶、驅動輪和機架***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四衝程內燃機將柴油燃燒的能量轉化成機械能,通過傳動輪、皮帶和變速箱,把能量傳遞到驅動輪上,驅動輪行走帶動拖拉機業。

  ***1***要想修理農業機械必須熟練掌握農業機械維修技能以及安全生產和環保知識。通過了解農業機械的構造和工作原理分析農業機械產生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從性質上可分為自然性原因和責任性原因。一是自然性原因,這是機械在長期使用和保管過程中,由於配合件相互摩擦、周圍介質的腐蝕,使零件表面遭到磨損、腐蝕、材料疲勞、老化等而形成的。這類原因是不可避免的,但如能正確操作使用,加強技術保養,可以減緩其損傷的速度,延長機械的使用壽命。二是責任性原因,這類原因多是人為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

  ***2***要想提高農業機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除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正確駕駛操作外,就是要掌握農業機械出現故障的規律性,學會分析判斷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善於選擇修理工藝,迅速恢復機器效能。故障的種類:①作用反常***如發動機轉速不穩,離合器分離不清,轉向困難,發電機不發電,農具升降不靈等***;②聲音反常***如機件互相碰撞發出的敲擊聲,震動產生的轟鳴聲,氣體通達小孔時的吹噓聲,過後燃燒出現的放炮聲,喇叭嘶啞聲等***;③溫度反常***如發動機、發電機過熱,變速箱和後橋油溫過高,制動器過熱,軸承發熱等***;④外觀反常***如杆件變形,車輪擺動,漏水漏油,排氣管冒煙嚴重等***;⑤氣味反常***如橡膠製品、漆包線、摩擦片燒焦的臭味,油料燃燒不完全的煙味等***;⑥消耗反常***如燃油、機油或水的過量消耗,液麵高度降低或增高等***。故障的檢查和診斷的基礎技術可歸納為經驗檢查、儀表測量、聲音與振動探測、油液檢測等幾類。農業機械是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幫手,但在實際購買、使用、操作、保養與維護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如何避免發生這些問題顯得尤為重要,認真做好農機具的維修及保養,不僅可以大大提高農機具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節約勞動力,增產增收,更好地服務於農、惠之於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