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傳播技術論文

  農業傳播技術是農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戰略要素,也是科技轉化成生產力的重要標誌。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探析農業傳播技術在植保工程中的應用

  摘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發展面臨新的挑戰,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高效生態農業發展和氣候變暖帶來的農業生態環境變化,農業有害生物突變頻率和危害趨勢不斷加重,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危害的風險增大,作為農業生產基礎保障的植物保護事業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樹立“公共植保”和“綠色植保”新理念,以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標,圍繞綠色農業轉型,突出農業生產安全、農業生態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主題,及時準確釋出農作物病蟲情報,積極開展電視預報工作;實施“綠色植保”戰略,推廣病蟲綠色防治技術,經濟有效地控制農作物重大病蟲災害;強化植物檢疫,嚴防外來有害生物的傳播蔓延,加強農藥監管,嚴格限制高毒農藥的使用;充分發揮植保公益職能,努力構建新型植保體系。在這種情況下,新型農業需要掌握和應用最新的資訊資源,發揮它的最大優勢,農業傳播與溝通顯得尤為重要,如何認識並利用好農業傳播資訊與技術,已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關鍵。現就農業傳播技術在植保工作中的應用情況分析如下:

  1、建設農業市場資訊主體

  市場資訊的匱乏或失真,往往會給生產者帶來決策的盲目性。在中國,也只有依靠政府發揮職能,才可能建立權威性的農產品市場資訊統計、分析與報告制度,為農民提供及時、全面、精確的市場資訊和參考資料,成為農業市場資訊最主要的傳播主體。但是,這些手段和相關的專業人員往往被分割在各個不同的部門,不能形成合力,資源沒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充分的利用,這就對體制改革提出要求,改變職能與行為。

  在農業資訊化起動階段初期,政府必須加大農業資訊化的基礎投入,特別是在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益性投入方面,給予應有的扶持和幫助。加入WTO後,已經不能依靠農產品的價格補貼來保護中國農業的發展了,而增加農業資訊體系建設等基礎設施投資,應在WTO的規則範圍內。國家加大對農業資訊體系建設的直接投資,可以實現對農產品的間接補貼,以增強中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

  2、農業傳播媒介實現多樣化

  2.1報紙、雜誌

  優點:具有非強制性傳播的特點,讀者有較大的主動性和選擇權,因而讀者會願意自覺瞭解所關心的資訊,可信度高,特別是國內與黨政機關有聯絡的報紙雜誌種類,被讀者奉為權威。

  缺點:對讀者文化、社會層次要求較高,時效性差。

  應用情況:太原市植保植檢站每年釋出的“糧菜果重大病蟲情報”均在《太原日報》和《太原市農業資訊》上釋出,向讀者及時介紹當時病蟲發生情況、發生原因、防治方法。但由於“糧菜果重大病蟲情報”主要針對糧、菜、果農,實際《太原日報》在農區個體農戶中的普及率不高,報紙由鄉鎮村級傳遞到農戶手中,造成資訊的時效性較差。

  2.2書籍、小冊子

  指各農技部門印製的在鄉鎮農民中傳播農業技術、種植、養殖資訊的材料。

  優點:成本低廉,具有明顯的地域性、覆蓋面相對較小,但面向廣大農民,符合受眾需要,傳播的資訊針對性強,適應性、可操作性強能進行深度介紹講解,效果顯著。相比其他媒體,此種的重複閱讀率及傳閱率最高,能反覆傳播。

  缺點:時效性差。

  應用情況:近年來,國家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印製《農業技術推廣資訊利用手冊》、《中國植保手冊》系列***蘋果、水稻、玉米病蟲防治分冊***、《全國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手冊》等,山西省印製《植物保護實用指南》、《植物檢疫技術手冊》、《農藥監督管理手冊》、《山西蝗蟲》、《無農藥殘毒放心菜生產技術手冊》、《無農藥殘毒放心果生產技術手冊》等實用農業技術書籍,供廣大農民和農業技術推廣人員參考。山西省太原市植保站印製《農業行政許可法疑難問題解答》、《毒鼠強專項整治工作宣傳材料》、《農藥使用注意》、《購買農藥技術》、《溴敵隆使用技術》、《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等宣傳單,內容精煉、方便實用,印刷成本低,但發放效果快。

  2.3廣播

  優點:是一種簡便快捷的資訊傳播手段,能伴隨生產活動同時進行的溝通方式,不影響人的正常工作,有較好的親和力,其資訊不易被人牴觸。廣播失效性強,內容分時段分欄目、機動靈活、有很強的針對性,並在傳播過程中能與聽眾實時互動交流,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缺點:廣播資訊依時間線性傳播、稍瞬即逝、保持性差、聽眾難以重複認知。

  應用情況:現階段,主要是農業生產資料產品***種子、化肥、農藥、藥械***在廣播中的介紹以宣傳為主。

  2.4電視

  優點:電視媒體能夠對農業的新形式、新內容進行有深度、有內容、有說服力的報道、闡述,引導人們更深刻地理解現代都市農業的科學內涵和社會實質。

  缺點:在中國農業電視節目傳播過程中,電視的傳播者與農村的收視群體,存在著巨大的不對等,而這種不對等的現狀,則導致中國農業電視從業人員所製作的農業電視節目無法找到它的受眾群體,同時,中國龐大的農民收視群體也無法在電視這個公共的媒體上,看到他們喜歡的節目和獲得有價值的資訊。

  應用情況:太原市農作物病蟲電視預報每日固定欄目、固定時間、固定模式、固定結構在山西省太原市電視臺新聞頻道試開播,節目針對當前全市農業生產和農作物病蟲發生情況,每日播放5次,首播在當日18時54分,重播在當日22時47分,次日6時48分、7時59分、12時29分,每次播出時間30 s。據統計,2007年7月23日至年底成功播放161天、46期、805次。內容包括:番茄病毒病、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高粱蚜、紅蜘蛛、茄子黃萎病、小菜蛾、白粉病、大白菜病蟲***趨勢預報、白菜霜黴病、軟腐病、黑腐病、病毒病、蚜蟲、小菜蛾、菜青蟲、甘藍夜蛾***、小麥秋播病蟲防治、秋季溫室病蟲***趨勢預報、綠葉蔬菜根結線蟲病、軟腐病、芹菜斑枯病、葉菜類霜黴病、野蛞蝓***,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治技術***頻振式殺蟲燈誘殺農林害蟲、捕蟲板誘殺微小害蟲、性誘劑誘殺害蟲、防蟲網阻止外界成蟲進入溫室大棚***等。此項工作的開展,標誌著山西省太原市農作物病蟲電視預報工作上升到一個新臺階,固定欄目資訊傳播快、覆蓋廣、容量大,其播出提升了太原市植保植檢站的影響力,生動有效地向群眾傳播了植保資訊。

  2.5多媒體

  優點:通過計算機把文字、圖形、影像、聲音、動畫等合成處理並組成的互動系統,最大限度地發揮各種媒體的優勢。其資訊儲存量大、讀取簡便、通俗易懂、形象生動。

  缺點:要求播放硬體高,成為其傳播的制約因素。

  應用情況:在各類植保技術培訓班授課時應用較多,能夠全面生動的介紹培訓內容。

  2.6網際網路 優點:網際網路集中影像、聲音、文字等媒體優勢,傳播速度快,複製容易。時效性強、速度快、具互動性,實現資訊釋出者與受眾實時互動溝通。

  缺點:硬體要求高。

  應用情況:各級農業網站第一時間快速傳播農業資訊、農業專家系統實現專家與農民的面對面植保資訊交流。

  3、結束語

  農業植保資訊化發展應當是多元化,不能是一個模式、一刀切,應有針對性地選擇傳播手段,對於經濟發達地區,農村植保資訊建設應以網路為主,著重拓寬資訊提供的範圍與提高資訊的質量等方面。經濟欠發達地區以有線廣播、小冊子、村喇叭等渠道將植保資訊送到農戶,應用不同方式傳播植保資訊,促進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及成果的推廣和普及。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