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大專畢業論文範文
計算機技術作為科學技術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為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需要,需要不斷的發展與進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計算機大專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計算機病毒對抗策略
摘要:在計算機技術不斷進步的情況下,病毒這一問題也隨之嚴重起來。病毒和計算機技術一樣,保持著高速的發展和變異,給電腦保安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基於此,必須加強對計算機病毒對抗的研究,以確保計算機資訊保安。文章探討了計算機病毒對抗的內涵,最後從病毒攻擊和病毒防禦兩個方面分析了計算機病毒對抗的策略方法。
關鍵詞:計算機病毒;作用機理;病毒攻擊;病毒防禦
計算機不僅是在民用領域發揮作用,在軍事領域起到的作用更大,其對於防護國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甚至有軍事專家認為,計算機戰爭在未來將成為最主要的戰場,其重要作用將超過真槍實彈的戰場。病毒作為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的核心,可以使用病毒發起網路攻擊,也必須加強防禦來自外部的病毒攻擊,病毒對抗已經成為計算機戰爭的關鍵。因此,必須對計算機病毒形成深刻的認識,並對其對抗方法充分掌握,才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掌握主動權。
1計算機病毒對抗簡析
1.1對抗內涵
所謂計算機病毒對抗,其實質就是計算機病毒攻防技術,對其可以從三個層面進行理解分析。第一個層面,對計算機病毒進行描述,其主要涉及到計算機病毒的破壞、隱蔽和傳播等方面。第二個層面是對計算機病毒進行防禦的技術,其主要涉及到計算機病毒的防禦、檢測和消除等。第三個層面是計算機病毒對抗,其主要涉及到計算機病毒製造和發展的交替過程。在計算機病毒的對抗當中,抵禦計算機病毒是其核心關鍵,其主要內容就是對計算機病毒的傳播、發展和破壞等進行抵抗,進而起到阻止計算機病毒進一步傳播和發展的步伐。但是,製造計算機病毒的人為了確保病毒可以跨過一系列抵禦措施,而不斷開發計算機病毒的傳播和隱蔽技術。這一系列針鋒相對的互動活動,就被稱為計算機病毒對抗。
1.2特點分析
計算機病毒對抗表現出的特點和計算機病毒自身存在一定的聯絡,首先,計算機病毒對抗具有隱蔽性的特點,由於計算機病毒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導致計算機病毒對抗也是在看不見的地方進行的,其隱蔽性很高,不同於其他形式的對抗。其次,計算機病毒對抗具有互動性,計算機病毒對抗主要是兩個不同群體之間的相互對抗,一方主要是進行計算機病毒的製造,一方是對計算機病毒的攻擊進行防禦。在某些情況下,防禦方也可以利用計算機病毒進行反擊,從而迫使計算機病毒製造者進行防禦。所以,計算機病毒的製造和防禦是同時存在的,並且一方技術的提高也會促進另一方技術的提高。最後,計算機病毒對抗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其具有明確的目的,據此設計計算機病毒。而計算機病毒的防禦也具有明確的目的,能夠根據設想或真實存在的物件展開防禦工作。比如在國家安全或是戰爭中,利用計算機病毒獲取敵方資訊機密,用以破解敵方的核心計劃,從而對敵人實施精準打擊。不僅如此,也可以利用計算機病毒使敵方的通訊網路癱瘓,不能及時傳遞資訊,從而確保己方能夠佔到足夠的優勢。
2計算機病毒對抗的策略方法
2.1利用計算機病毒進行攻擊
利用計算機病毒進行攻擊是計算機病毒對抗的一個重要方面,可以憑藉病毒所具備的各項功能作用,實現對敵方計算機系統的潛入,從而達到入侵、竊取、破壞和摧毀的功能。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說來,利用計算機病毒發起攻擊已經成為網路戰的常用手段,其核心實質就是利用計算機病毒對敵方網路系統、指揮系統、通訊系統、控制系統以及武器系統等進行控制,通過閘道器網橋、感測器和控制器等途徑侵入敵方計算機系統當中。在計算機病毒攻擊當中,常用的攻擊手段主要有五種,分別是無線電方式、固化式侵入、遊戲方式、後門攻擊以及資料控制鏈侵入。無線電方式主要是通過無線電傳播的方式將計算機病毒傳輸除去,通過一定的偽裝使敵方對其進行攔截,從而達到侵入的目的。無線電的侵入方式雖然優點比較明顯,但是技術難度也非常大。一般,可以通過電子系統直接將計算機病毒傳送給敵方,也可以冒充合法資料進行傳輸,混入合法資料當中進入到敵方的計算機網路系統。此外,還可以對敵方資訊保護最為薄弱的地方直接進行投放,從沒有設定保護的資料鏈路進行侵入。固化式主要是將計算機病毒儲存在某些硬體裝置當中,再通過某些特定的渠道將這些硬體裝置送入敵方,在敵方使用這些硬體裝置的時候,儲存在其中的病毒就會對計算機軟體系統進行侵入,實現竊取資料資料或是破壞系統等功能作用。但是,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來,我國計算機硬體裝置的質量水平還比較低,各種硬體裝置的核心技術還被其他國家牢牢掌握,所以利用這一方式進行計算機病毒對抗存在一定的侷限性。遊戲方式就是在某些遊戲程式中附加計算機病毒程式,在遊戲執行到一定節點或是觸發某類事件的時候,就可以啟用這些病毒。不僅如此,在遊戲的過程中,比較難以發現這些病毒的存在和活動,可以增加這些病毒進行相關破壞活動的時間和效用。後門攻擊就是利用計算機系統自身預留的安全後門,將病毒從這一安全後門中直接注入到計算機系統當中。常用的後門攻擊方式主要有可控制電測脈衝,其能夠將攜帶的病毒通過脈衝形式從計算機系統預留的後門進行注入。資料控制鏈侵入主要是利用因特網技術從C4KISR系統資料控制鏈將計算機病毒進行注入,不僅如此,通過遠端修改技術也可以十分便捷地修改這些資料鏈的路徑,使其更加容易成為計算機病毒的侵入渠道。
2.2計算機病毒防禦措施
計算機病毒對抗分為了攻擊和防禦兩個部分,所以在對計算機病毒進行防禦時,就應該結合計算機病毒的具體攻擊手段,制定相應的防禦措施。目前,最為常用計算機病毒防禦手段可以分為四種形式。第一種形式是病毒防護體系。病毒雖然種類繁多,作用機理也不相同,但是其對計算機系統造成的破壞性確實存在共同點的。基於此,就可以從病毒對計算機系統的破壞作用出發,構建全面的病毒防護體系,切實將計算機病毒擋在系統之外。計算機病毒防護體系在構建過程中應該包括對訪問控制層、病毒檢測層、病毒遏制層、病毒清除層、系統恢復層和應急層這六個方面。第二種形式是硬體安防體系。計算機硬體可以成為眾多病毒的載體,所以,在進行計算機病毒防禦時,必須加強硬體安放體系的構建,從根源上斷絕病毒入侵計算機系統的途徑。首先應該對計算機硬體加強把關,嚴格質量安全檢測。其次需要加大力度實現計算機硬體的自主化,減少對外界產品的依賴。第三種形式是構建電磁輻射防護體系。由於電磁脈衝可以成為計算機病毒傳播的渠道,因此在進行病毒防禦時,就必須構建對應的防護體系。可以通過電磁遮蔽對電磁波的傳播進行阻隔,將其隔絕在計算機系統之外。第四種形式是構建安防機構,這既要對計算機系統正常安全的執行進行嚴格的管理,還需對計算機軟體和硬體進行監控。不僅如此,還需加大力度對計算機病毒的防護措施進行研究,提升計算機系統的綜合防禦能力。
3結語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計算機領域取得的發展令人矚目。計算機病毒對抗已經成為了新時期國防安全的重點內容,因此,必須對計算機病毒形成深刻的認識,對其對抗內涵和特點深入分析,從計算機病毒攻擊和防禦兩個層面,加強對計算機病毒對抗的研究,不斷提升計算機病毒對抗的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賀朝暉.計算機病毒對抗檢測高階技術分析[J].電腦保安,2010***10***
2楊玉新.計算機鬼影病毒及其與之對抗的分析思考[J].科技傳播,2012***1***
3易需躍.淺談艦載指揮控制系統電子對抗中計算機病毒的防治[J].科技經濟市場,2009***5***
4張海燕,肖冬榮,李詩平.計算機病毒入侵及對抗技術[J].微計算機資訊,2008***9***
5那巍.談計算機病毒的發展趨勢[J].科技創業家,2014***8***
二:計算機課程輔助教學研究
摘要:通過研究當前資訊環境下,計算機基礎課程存在的問題和制約條件,結合移動學習理論,提煉移動終端輔助教學構成因素,形成輔助教學結構框架及實施程式。探討利用移動終端***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將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形成對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
關鍵詞:計算機課程輔助教學;移動學習;優勢
1概述
隨著計算機學科與各學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密,計算機公共課程的基礎性地位不言而喻。我們注意到教學中如基礎課程大班授課的教學管理實施難、教學物件層次差距大、計算機教學內容更新滯後、教學方法陳舊等問題,如何利用資訊科技,提高公共課程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形成,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工作仍任重而道遠。當前,基於智慧移動終端的移動學習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成為傳統學習方式的重要補充。智慧終端的移動性、智慧化、多媒體呈現等特性為開展移動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加課程學習維度、方便教學反饋方面提供了有效支援。研究基於智慧終端的輔助教學系統,形成完整的體系模型與實施方法,可有效解決高校基礎課程開課密度低,大班授課導致的教學管理不到位,幫助教師擴充套件課堂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幫助學生形成利用移動終端進行移動學習的意識,使學生有效利用碎片時間學習,進而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在高校教學方面,移動學習作為網路線上學習的延伸,利用移動終端的優勢,使得網路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得以進一步的推廣和發展。另一方面,當前發展迅速的微課由於其靈活特點與移動學習高度契合,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使得移動學習的擴充套件性得到極大提升,教學實施難度與成本大大降低,更容易被高校師生接受。
2移動學習的界定
作為一個新興的發展中的研究領域,移動學習的概念目前還沒有形成較為統一的共識。我們認為,移動學習是在非固定的、非預先規劃的時間和地點的,利用移動裝置,通過行動網路發生的個人的、協作的或者混合方式的任何學習。
3指導實踐的初步設想
近年來,網路中的微課、大規模線上課程***慕課***的興起使得人們對於碎片學習和終身學習產生了極大的熱情,國家教育部門也在積極開展微課、慕課、線上視訊公開課的建設工作。利用高校學生移動終端高普及率的優勢,將移動學習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引導教師採用混合學習、反轉課堂等多種教學手段,勢必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並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良好意識。高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均為全校性質的基礎課,不同程度的存在著教學內容鬆散龐雜、教學班級人數較多、學生能力參差不齊等問題,嚴重影響課程教學質量。本文著眼於具體的教學問題,利用移動終端***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將移動學習、碎片化學習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形成對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首先通過研究移動學習設計規律,結合計算機課程具體特點,設計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實施方案;然後將方案模組化,並融入多種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翻轉課堂等***,使用移動終端及其軟體平臺為載體,將輔助學習內容以互動、自動回覆、群發、自選選單等形式,根據教學設計需要,在課前、課後等時間節點推送給學習者,做為傳統課堂教學時間、空間上的補充和擴充套件,增加教學維度,保持學生學習連貫性、最主要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方便教師進行教學管理,進而提高教學效果與質量。其次將方案模組化;在輔助教學實施問題中,經過對比分析論證,創造性的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擴充套件性進行輔助教學平臺的搭建。節約了大量的軟體開發成本並有效規避當今兩大智慧移動終端作業系統“IOS”與“Android”由於商業競爭而產生的資料資訊遮蔽問題。其中微信公眾平臺輔助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應包括前期分析、常規課堂教學、輔助課堂教學過程及評價反饋四個部分。
3.1前期分析。前期分析包括學習條件分析和學習主題的確定。通過對授課班級學生的問卷調查顯示,手機已成為所有學生最主要的移動終端,持有率達100%。其中智慧手機擁有率達到91.4%。80%的學生表示願意使用手機進行移動學習。這樣就可以根據學生已有知識情況及興趣愛好,根據教學大綱及教學目標,確定微信公眾平臺群發訊息的內容。在課前預習階段,傳送簡單的例項供學生練習;課後提升階段,依據課堂講授內容,著重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及知識的擴充套件。
3.2輔助課堂教學內容。經過前期分析,學生較願意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接收學習資料。教師上課前兩天傳送關於課堂講授內容的基礎知識,提供課堂內容的簡單講義,供學生預習;課堂講授時,教師再對學生預習的內容進行詳細講解,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課後提升階段,通過傳送相關內容以鞏固和提升學生所學知識。
3.3執行控制階段。根據微信公眾平臺數據統計功能中的“圖文轉化率”,瞭解閱讀每條訊息的人數及閱讀次數,大致掌握學生對每條訊息的熟悉程度。同時根據學生課堂中的反應,適當調整各知識點的講解時間,或調整教學方式。教師除了每天群發一些訊息外,還能通過繫結個人微信賬號,與學生一對一的溝通交流。對學習超前學生適當引導,解答個別學生的疑問,幫助學生掌握某一知識點。
3.4評價反饋。評價是檢驗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對教學過程有監控和控制作用,而對教師和學生則是一種促進與強化。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注重結果,而微信公眾平臺提供的是群體參與的“形成性評價”,學生的意見能在一個公眾的視覺化的平臺上得以呈現,相對於傳統式教師主導的“暗箱化操作”,更透明,也更能有效地敦促教師重視學生的觀感。教師通過與學生交流及時瞭解教學效果,以及瞭解在課後提升階段學生對所發內容的意見及最想接收什麼內容的訊息,及時調整教學。
4微信公眾平臺輔助課堂教學的優勢
4.1加強溝通,拓展師生交流空間。高校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僅限於課程教學過程中,而且這種交流往往是單向的“教師講,學生聽”。微信公眾平臺不僅延伸了課堂的空間和時間,而且增加了師生間交流的方式。
4.2幫助學生遴選學習資源。網路上的學習資料林林總總,數不勝數。為避免學生盲目地上網搜尋相關的學習資料,教師根據學生已有基礎知識,圍繞課程教學大綱遴選合適的知識點和資源傳送給學生,作為預習階段和課後提升階段的學習內容,可以為學生節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4.3提供移動學習資源,整合碎片時間學習。微信公眾平臺編輯模式中可以設定關鍵字自動回覆。學生只要擁有移動裝置並安裝了微信,就可以抓住指尖流逝的時間,在車上、機場或者某一個特定的地點,實現隨時隨地學習。因此,微信公眾平臺為實現移動學習提供了條件。隨著專案研究的開展,將實施方案模組化還會極大提高輔助教學方案的普適性,可以根據教學特點、加以修改後推廣到其他課程甚至不同學科的教學活動中,讓移動學習真正為教學服務,切實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