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護理的論文

  隨著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作為醫學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的護理學無論在理論概念上,還是在內容實質上近年來有了巨大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論骨科損傷的心理護理

  摘要:創傷性骨科患者大多是因車禍、外傷、工傷事故所致。不僅是一種軀體創傷,同時也是一種強烈的心理衝擊,創傷後早期肉體的傷痛與受傷時的慘痛場面,常使患者產生刻骨銘心的印象,輕者產生後怕心理,重者則誘使患者的心理活動偏離正軌,造成情感意識障礙,臨床上表現為一過性的精神情緒及語言行為的異常。

  關鍵詞:骨科損傷;心理護理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現代醫學從生物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換,心理、社會因素在骨科創傷患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本研究選擇本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75例骨科創傷患者進行心理分析,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干預,不僅有效減輕骨科創傷患者的心理壓力,而且使護患關係和諧融洽,治療順利進行,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選擇本院75例骨科創傷患者,年齡28~65歲,平均40.2歲,其中脛腓骨骨折24例,股骨頸骨折12例,肱骨骨折17例,肩胛骨骨折5例,鎖骨骨折17例。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25例,高中和初中23例,小學19例,文盲8例。治療時間為2~6個月。與患者進行溝通,分析其存在的心理問題並提出護理對策。由於患者在年齡、性格、文化層次、職業等方面有明顯的差異,故其表現出的特點各不相同。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干預,取得有效的護患溝通,改善護患關係,使患者滿意度達98.8%。

  2心理護理

  骨折創傷給患者帶來的負面心理應激中,焦慮與抑鬱是最常見的應激性情緒反應[1]。焦慮是由緊張、焦急、憂慮、擔心和恐懼等感受交織而成的一種痛苦不安的心理狀態。不同的患者焦慮的行為表現也因病情輕重而不同。因此,在護理患者時,應有針對性地對不同患者進行正確的誘導,加強心理護理。為患者創造安靜舒適的環境,有利於患者休息和睡眠。熱情主動地與患者交流,讓患者感受到來自醫護人員的理解和關懷的溫暖。平等的交流可以產生強大的精神力量,使患者減輕心理負擔。

  2.1不同受傷部位患者的心理護理安排有一定專科知識的護理人員擔任責任護士,根據患者不同的受傷部位,選擇不同的安慰性語言做好疾病相關知識指導。宣教時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力求讓患者儘快瞭解自己的病情及治療方案,以便其能更好地配合治療。

  2.2對不同治療手段患者的心理護理

  2.2.1手術治療患者***1***術前心理護理:術前患者擔心術中出現意外、術後疼痛以及擔心術後留下後遺症。護士要用自己豐富的理論知識,熟練的溝通技巧向患者講解手術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安全性。同時講解手術的名稱、麻醉方式、術前用藥的目的及配合手術的注意事項,解除患者顧慮及恐懼心理。***2***術後心理護理:術後待患者麻醉清醒後,將其送回病室並調至舒適的體位。護士應面帶微笑,用溫暖的話語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手術很順利及術後體位、引流管、飲食、切口疼痛護理的注意事項。比如術後給予鎮痛泵止痛或6h內給予藥物止痛,可以大大減輕術後全過程的疼痛。避免等患者體驗到劇烈疼痛再給鎮痛藥,就會加劇以後的疼痛[2]。此外,暗示也可以減輕疼痛,讓患者聽喜歡的音樂也能減輕疼痛。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對即將出現或已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解除患者的焦慮及恐懼感,使患者對醫護人員產生一種信任感和安全感。

  2.2.2非手術治療患者醫護人員要以嫻熟的醫療操作技術和嚴謹的工作作風,贏得時間使患者轉危為安,使患者在醫院感到可信、可敬,從而獲得安全感。並幫助患者制訂康復計劃,提高其功能鍛鍊的自覺性,使患者在最佳心理狀態下接受治療。

  2.3不同年齡段的患者心理護理

  2.3.1老年患者多數老年人不適應病房環境,因此對老年人的心理護理應從入院開始,醫護人員主動自我介紹,並介紹環境、管床醫生、同病室病友,以消除其陌生感和孤獨感。對喪偶或無兒女的老人,護士應倍加關心,格外尊重。老年的生活方式刻板[3],看問題有時也固執,除治療飲食的需要以外,要儘量照顧他們的習慣。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護理,增強老年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2.3.2兒童患者對於患兒要多加鼓勵,不要訓斥,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要成為患兒的貼心人。給患兒打針治療時要利用其注意力易被分散及喜歡被表揚、鼓勵等特點,儘量減輕他們的疼痛感。同時要與患兒家長進行正確的溝通,取得患兒家長的配合和正確的教育、鼓勵患兒,增強患兒克服病痛的勇氣和信心。

  2.3.3青年患者最好把他們安排在同一病室。他們在一起可激發生活的樂趣,並消除孤獨感。及時給予恰當的鼓勵,對克服困難與疾病作鬥爭都能起良好的作用。所以,護理人員對青年患者要注意多給予心理支援,要多關懷、同情,要循循善誘,耐心疏導。2.3.4中年患者一要勸導他們真正接納疾病並認真對待疾病。使其認識到治療疾病是當務之急,身體恢復健康是家庭和事業的根本。在日常交談中,也可給他們介紹一些不耐心治病而使疾病長期遷延的例項。同時還要動員其家庭和工作單位妥善安排患者所牽掛的人和事,儘量減少他在養病治病時的後顧之憂。鼓勵他們配合醫護人員儘快地把病治好,早日恢復正常的工作生活。

  2.4文化背景不同的患者心理護理文化水平高的患者對宣教解釋容易理解,對於自身的疾病容易有正確的認識,易於接受並配合護理治療;對於文化知識偏低的患者,其醫療資訊不足,思想相對比較保守,創傷後對住院環境陌生,生活方式改變,傷痛成為患者心理應激源,使部分患者容易產生抑鬱、冷漠、悲觀、甚至絕望的負面心理,表現出暴躁、發怒、不配合治療,甚至抵制正常醫療行為[4]。護士要同情和尊重患者,以飽滿的工作熱情,細微的觀察,嫻熟的護理技術操作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感受到被理解、被關住。順利完成對疾病的治療,使其早日康復。

  3討論

  創傷性骨科患者大多是因車禍、外傷、工傷事故所致。不僅是一種軀體創傷,同時也是一種強烈的心理衝擊,創傷後早期肉體的傷痛與受傷時的慘痛場面,常使患者產生刻骨銘心的印象,輕者產生後怕心理,重者則誘使患者的心理活動偏離正軌,造成情感意識障礙,臨床上表現為一過性的精神情緒及語言行為的異常。醫學心理學認為,不僅藥物起到治療的作用,而且良好的心理因素和積極的心理狀態也會對創傷起到治療作用。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在臨床工作必須重視對患者平素心理狀態的詢問,並採取相應的措施,防止心理障礙的發生、發展,並及時給予正確的心理護理。要求護理人員必須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穩定的情緒、良好的素質,有效的溝通,從而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改善護患關係,提高患者滿意度,同時也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肝硬化患者心理特徵和心理護理的系統評價王瑞; 張宗霞; 駱歐; 張銘光世界華人消化雜誌2012-11-08

  2、心理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術後輔助化療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潘偉琴; 葉新青; 蔣奕中國現代醫生2014-01-28

  範文二:論患者的環境心理護理

  摘要:護士應重視協調患者之間的關係,幫助建立有利於患者康復的心理環境,使病房內充滿友好的氣氛,防止患者之間的不良刺激和干擾。

  關鍵詞:患者;環境;心理護理

  大量的臨床實踐已充分證明,心理護理作為一種具體的工作方法,在護理工作中是極其重要的,它貫穿於臨床護理的全過程。既可以獨立進行,又可以與其他護理工作同步進行,為患者的身心健康營造適宜的人際氛圍。通常工作中,心理護理的實施形式包括個別心理護理、集體心理護理和環境心理護理。環境對人的心理活動有著直接的影響,這裡所指的環境包括住院患者所處的客觀環境、患者的精神生活環境和患者的人際關係環境。而這些都有賴於護士及醫生、其他工作人員共同去創造、發展和具體實施。現將幾年的工作經驗總結如下:

  1住院患者所處的客觀環境心理護理

  患者入院後常難以適應新的醫院環境,表現為對陌生環境的不熟悉而引起的恐懼、焦慮等,同時,病房的色調、光線、空氣、聲響及病房周圍的佈局環境無不影響患者的情緒。如:紅色易產生興奮、緊張的情緒,淺綠、淺藍色則使人心情舒暢,嘈雜的聲音、特殊的氣味、單調的刺激、視覺上的髒亂及不可口的飯菜均能使人產生焦慮和煩躁,尤其是長期住院的患者,更易煩躁不安。因此,營造一個整潔美觀、色調和諧、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無各種氣味及噪聲的病房環境就顯得特別重要。首先要及時介紹規章制度,使患者儘快熟悉醫院環境及主治醫生和主管護士。其次是病房的設施應儘量齊全方便,物品擺放整潔、固定位置。床鋪保持平整、清潔舒適。室內根據條件可擺放鮮花、插花和綠色植物等,每日定時開窗通風,良好的通風能增加患者的舒適感。協助營養師為患者準備可口的飯菜,並保證營養充足。護士在操作時要做到“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關門輕”,夜間護士應儘量做到避免出現噪音及強烈的光線刺激,以免影響患者休息。住院期間,根據病情需要合理安排探視時間及探視人員,避免不良刺激。協助能下床的患者到戶外晒太陽、散步或欣賞病房周圍的花草樹木等。總之,優美的環境使人心曠神怡、精神愉快,也可以使緊張、焦慮抑鬱情緒得到緩解,能使患者身心儘快康復。

  2住院患者的精神生活環境護理

  患者入院後,生活單調刻板,從早到晚進餐、查房、服藥、治療、睡眠,日復一日,易產生煩躁焦慮、心慌等,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由於長期住院易情緒低落,感到孤獨、淒涼,急性患者由於住院突然,病情複雜,來勢凶猛,易產生恐懼心理,表現為緊張、不安、不思飲食等,晚期癌症患者由於悲觀絕望,易產生自殺心理等。因此護士應幫助患者消除這些不良情緒,採取合理的心理護理措施,幫助患者走出陰影。首先要幫助患者科學地安排作息時間,保持合理的生活秩序和動靜結合的休養生活,同時,適宜的文化生活也不容忽視,由於患者來自不同的社會環境,從事不同的職業,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及業餘愛好等,因此,護士應充分掌握患者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的因人而異如:手術後的患者根據情況可適當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慢性長期臥床的患者可以根據個人愛好安排聽音樂、看電視、聽收音機、讀書看報等,對普通生活能自理的患者可以組織起來集中進行晨練、氣功、打太極拳、下棋、打撲克,甚至可以開小型座談會,文藝活動等。這樣,既可以分散患者對疾病的注意力,又可以調動其生活情趣,既可以消除長期臥床引起的肌肉緊張帶來的不良情緒,又可以藉此鼓勵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3住院患者的人際關係心理護理

  3.1建立良好的醫患、護患關係:醫患關係和護患關係都是教育與被教育的關係,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基礎上,主要是通過醫護人員的言行神態去影響患者。護士真誠的交談、安慰、疏導、鼓勵,都可以幫助患者正確對待疾病,減輕和消除不良情緒,使患者精神上得到支援與鼓勵,護士的行動對患者有著直接的影響,散漫、懈怠、輕佻使人厭惡,慌亂和冒失可使人疑慮,因此,護士在操作時應輕柔鎮定、認真嚴謹,讓患者產生信任感、安全感,與患者接觸時應和藹可親,熱情有禮,端莊大方。良好的護患關係一旦建立,護士就可以深入細緻地瞭解患者的內心世界,及時發現異常,及時給予正確地心理支援。

  3.2家屬和親友的良好情緒都給人以安慰支援,因此,護士要做好家屬、親友的工作,與家屬保持密切的聯絡,給家屬講解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識,穩定家屬的情緒,讓家屬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和顏悅色地給患者以支援和安慰。另外,病房是個小集體,營造一個和諧的群體氣氛有助於患者之間的相互關心、相互照料、相互鼓勵、消除孤獨、減輕疾病帶來的苦惱。因此,護士應重視協調患者之間的關係,幫助建立有利於患者康復的心理環境,使病房內充滿友好的氣氛,防止患者之間的不良刺激和干擾。

  參考文獻

  1、心理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張振香; 鄭蔚護士進修雜誌2009-01-22

  2、心理護理結合生物反饋促進焦慮症病人康復楊麗明; 劉秀勤中華護理雜誌2004-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