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論文精選

  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狀態是當代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正常生活、學習和成長的基本保證和前提。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90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 要】針對“90後”大學生群體主要心理問題表現的研究極具現實意義。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關注和了解“90後”大學生的心理動態和特徵,掌握大學生心理問題應對策略和教育方法,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進行必要的教育幫扶,為國家輸送健康、積極、樂觀、向上的優秀人才意義重大,是高校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面臨的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90後;大學生;心理健康

  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心理狀態是當代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正常生活、學習和成長的基本保證和前提。瞭解和把握大學生心理髮展的規律及其特點,學習和掌握幫助大學生處理心理問題、提高心理素質以及應對心理危機事件的工作方法,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面對的一項不容迴避的現實問題,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項基本功。

  一、“90後”大學生主要心理問題表現

  ***一***難以適應大學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每年的大學新生來自全國各地,生活環境、家庭背景、教育情況、成長經歷、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不盡相同。特別是“90後”大學生普遍生活自理能力差,適應環境能力弱、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差。而當他們面臨學業、生活、感情等方面的挫折時,一些人就會顯得無所適從,進而對生活失去信心。

  ***二***學習狀態消極,對所學專業興趣不高。有一部分同學在高考填寫個人志願時,沒有進行細緻的瞭解,對所報考專業只停留在字面,沒有進行深層次的認知。進入大學後,學習的模式較高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些同學甚至放鬆了自我,學習懈怠,導致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不喜歡,缺乏學習興趣,因而照成情緒低落和煩躁,進而使一部分學生對大學期間的學習產生了厭煩和牴觸心理,成為影響“90後”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心理壓力。

  ***三***處理人際交往問題困難。“90後”大學生出生在改革開放之後,且多為獨生子女,在相對優越的社會大環境中,他們往往是整個家庭的中心,在自己的家庭中往往“說一不二”,造成了他們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點。而大學校園裡聚集了四面八方的學子,性格、背景、習慣各有不同,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可能以某一個人為中心,使他們在人際交往中不可避免的遇到困惑、問題和困難。“90後”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問題上如果處理不好,就容易使人際關係緊張,造成“不合群”甚至被“邊緣化”,從而導致其心理壓力加大,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甚至抑鬱。

  ***四***受情感問題困擾。大學生處在青年期,性發育成熟是他們的重要特徵。況且“90後”大學生普遍早熟,特別對於一些在外求學的學生來說,精神上的空虛和寂寞,形成了他們對感情生活的嚮往以及對異性的渴求。但由於經驗的缺乏和處理戀愛問題能力的不足,常使他們為感情問題困惑。有時,他們處在感情漩渦中面對一些情感的挫折而難以釋懷,容易導致心理問題。

  ***五***性格與情緒障礙。性格障礙是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與成長經歷有關,原因也比較複雜,個別“90後”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和困惑,主要表現在自卑、怯懦、依賴、猜疑、偏激、敵對、孤僻和抑鬱等,非常值得關注和重視。

  二、“90後”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應對策略和教育方法

  ***一***正確對待“90後”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問題。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們不能過多地去批評和指責“90後”大學生種種我們看不慣的行為和性格特點。我們應首先承認他們的個性特點,應該抱著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他們的個性特徵和行為表現,並適當地利用這些特點對他們採取因勢利導的教育方法和幫扶措施,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高校應開展積極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諮詢工作。高校應高度重視“90後”大學生心理問題,從不同側面及時準確地瞭解和掌握“90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做到心中有數,建立綜合檔案,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工作。要以預防為主,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讓學生接受全面的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諮詢,經常舉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諮詢活動,通過個別詢問、團體輔導、心理行為訓練、網路諮詢、電話諮詢等形式,有的放矢地向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心理輔導。通過心理諮詢引導“90後”大學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質。

  ***三***高校學生思想政治輔導員、班主任應加強“90後”大學生幫扶工作。高校學生思想政治輔導員、班主任應經常與“90後”大學生談心,及時疏導,瞭解他們學習、生活、思想狀況,使他們對生活、學習和情感等方面的困難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並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同時對他們的進步予以肯定和鼓勵,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力所能及地為“90後”大學生排憂解難;鼓勵他們踴躍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以增強他們的集體觀念,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健康的心態。

  ***四***幫助“90後”大學生確立遠大的人生理想,塑造獨立健全的人格。高校教育工作者應引導和幫助“90後”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教育他們理性地對待各種問題和困難,樹立起自強自立的精神,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去面對大學的生活和學習。

  參考文獻

  [1] 周仲瑜.“90後”大學生心理特點調查[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3***10***.

  [2] 包斯日古冷.“90後”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其教育對策[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4***.

  [3] 李寧.“90後”大學生心理特點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科教文匯,2012***6***.

  [4] 斯琴格日樂.淺析“90後”大學生心理特點及教育對策[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1,17***3***.

  作者簡介:陳峰,男,安徽省淮南市人,碩士,講師,安徽理工大學土木建築學院團委書記,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