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學校企合作研究論文

  校企合作就是充分利用職業學校和行業企業的不同教育資源,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一種辦學模式。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徵,也是當今國內外中等職業學校的主要辦學模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臺灣大學校企合作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臺灣大學校企合作研究全文如下:

  摘要:以臺灣醒吾科技大學為例,並對臺灣地區校企合作制度建設,在專案參與人員,科研獎勵,課程設定,合作成效,具體實施經驗和成效進行探討。得出結論為臺灣地區校企合作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嚴格的管理制度,良好的社會效益,積極務實的合作精神。

  關鍵詞:校企合作;專案;必要性

  校企合作是大中專院校謀求自身發展,實現與市場接軌,大力提高育人質量,培養實用型技術人才的重要手段。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是學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參與人才培訓的過程,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或訓練緊密結合,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綜合能力和就業創業能力為重點,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應用性專門人才。本文試圖以臺灣醒吾科技大學為例,通過創新校企合作體制機制,推進校企合作的持續健康發展。

  制度建設方面

  1955年臺灣地區教育部門就成立了“中央建教合作委員會”負責規劃與推動建教合作,1969年在臺灣地區行政部門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人力發展小組下專門成立了“建教合作推動小組”。臺灣地區為結合島內技術與研發人力之資源,有效整合教育部門、“科技部門”與經濟部門等相關門產學合作資源,以協助各部門擴大產學合作相關計劃之資源投入,2007年7月經濟部下設“整合型產學合作推動辦公室”。此辦公室成立主要宗旨為整合相關部門產學合作資源,扮演強化跨部門資源聯結,以有效推動大專院校進行研發、技轉、孵化組織整合,成功激發產學合作能量的智庫角色,協助規劃現行各部門產、學、研合作機制與作法,將培育、研發、產業發展不同面向加以整合,以促成資源運用效益最大化。在這樣大的環境下,每個學院結合自身的條件以不同的形式進行校企合作。

  學校管理方面

  校企管理部是負責運作校企合作的一個專門機構。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指導學校開發符合企業用工要求貼近市場的專業,對學校現有課程提出改革意見,核心課程有企業或行業的專家、技術骨幹參與教學,其教學效果由校企管理部進行評價。結合企業及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專業教師下企業鍛鍊計劃或企業骨幹到學校授課、專業指導、講座等計劃,讓教師成為‘專家型職業人’,教師在企業中瞭解新技術,新工藝,改進教學,培養更貼近企業人才。

  專案來源方面

  一般專案來源可以通過企業競標、校企合作、協會聯絡、個人專案。藝術設計學院每個系在不同的時間聘請一些社會有影響力的名人到學校舉辦講座,邀請一些企業到學校參觀他們的教學成果,積極的宣傳學院取得的成果等方式吸引一些專案。很多專案都是通過行業協會的來組織協商的,因此通過協會獲得專案也是重要的途徑。

  課程設定方面

  臺灣大學要求每位學生四年共修128學分。每門課程2學分,18周36課時。由於醒吾科技大學的學生生源多為中專畢業生,在課程設定上,從大一到大三上專業課,大四一年到公司實習,並在這段時間完成畢業設計,可以是實體專案也可以是虛擬專案。一年級多為專業必修課較多,專業選修課較少,二三年級課程多為專業選修課。一般參與專案的同學多為大二和大三的同學,有一定理論與實踐基礎。由於所修的學分不是很高,充足的業餘時間確保可以參與到專案中來。

  人員選拔方面

  學校主要通過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的專案中得到鍛鍊,為今後的工作打下基礎。因此在專案參與人員的選拔上,先在三年級選拔一分部能力強的學生參與到專案中,經過一段的時間確立一些能力好、態度好的同學為專案核心成員,同時也照顧家庭困難和有殘疾的同學,一個學期後再到二年級中選拔一批優秀的同學加入到專案中,在大三同學的帶動下大二同學進步很快。一般在專案中待到三年級第二學期結束,大二的同學進入到三年級開始帶大二的新成員,總之重點培養大三同學,通過大三帶動大二同學。

  學生待遇方面

  學生參與工作室實際專案中,在以鍛鍊能力為主同時下也得到一些生活補貼。一是,主要用於生活開支,如提供工作餐,通話費用,來回路費的費用等。二是,專案完成後的補貼,在專案費用中提取5%-10%作為學生的補助,然後根據每位同學在工作中完成分任務量的多少再進行分配。

  教師報酬方面

  教師個體或者教師團體加入到專案中獲得的報酬的計算方法。教師報酬等於專案總體金額減去學校管理費用、專案平時開支與學生的補貼。學校的管理費用5000元以內是5%超過5000元的免除管理費用,專案的平時開支包括;購買資料費用,調研差旅費用,各種會議費用等,學生補貼佔5%-10%。由於專案是利用課外時間完成的因此並不影響正常的課時酬金。

  專案獎勵方面

  為鼓勵積極教師從事學術研究與產學合作以提振研究風氣及有效爭取校外計劃,特訂定本獎勵辦法。也就是說橫向專案也能得到學校額外的獎金補助,獎勵金額依資助機構補助經費額度訂定如下:

  學校的獎勵制度促使教師主動參與到校企合作專案中來,2013年校企合作專案獎勵資金到達25元。另外他們每年都有考證認定獎金補貼,根據證書的不同級別、不同層次補貼1000到5000元不等。

  裝置管理方面

  醒吾科技大學藝術學院在硬體配備上提供了較好的支援,大部分科研專案涉及使用的硬體裝置學校基本配備齊全,如攝影室,蘋果機房,印刷室等硬體裝置,一些特殊裝置在科研專案經費中出資購買。

  產學合作的成效

  產學合作是多方共贏。對學校來說,開展校企合作能有效的使學校瞭解企業對人才使用需求的數量與質量的要求,從而確定人才培養目標,確立服務企業的辦學理念,明確人才培養的質量要求,創新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變革人才培養的途徑與方法,使之滿足企業對技能緊缺型人才的需求。在招生宣傳方面,注重突出訂單企業及其合作的成效,讓學生與家長更多地瞭解企業發展前景與崗位要求,努力使他們對自身發展做到“心中有數”,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為學生髮展考慮”的辦學理念。

  對學生而言,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習內容與企業的需求零距離、使實踐鍛鍊與職業崗位零距離,必將促進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還能使學生親身領略企業文化並更好的融入其中,培養學生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讓學生更多地瞭解企業發展前景與崗位要求,從而對自身發展做到“心中有數”,提高就業水平與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