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學術論文

  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我國機電產品的出口額也實現了穩步、快速增長,機電產業已經成為中國工業和外貿的支柱產業。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謝謝你的閱讀。

  篇一

  論機電裝置安裝

  [摘 要]本文根據作者多年工作經驗,通過對機電安裝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簡要闡述,並對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僅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機電裝置;安裝;措施

  中圖分類號:TU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10-0086-01

  1 機電裝置安裝常見性技術問題

  1.1 螺栓聯接問題

  螺栓、螺母聯接是機電行業的一種最基本的裝配,聯接過緊時,螺栓在機械力與電磁力的長期作用下容易產生金屬疲勞。發生剪下或螺牙滑絲等聯接過鬆的情況,使部件之間的裝配鬆動,引發事故。對於電氣工程傳導電流的螺栓、螺母聯接,不僅要注意其機械效應,更應注意其電熱效應,壓接不緊,接觸電阻增大,通電時產生髮熱一接觸面氧化一電阻增大的惡性迴圈,直至嚴重過熱,燒熔聯接處,造成接地短路、斷開事故。對於一次裝置及母線,聯接線的並溝線夾、T型線夾、裝置線夾、接線相等都可能因此產生程度不同的事故。

  1.2 振動問題

  ***1***泵:轉子不平衡,軸承間隙大,轉子和定子相磨擦,轉子與殼體同心度差等,這些都是機械方面的問題。

  ***2***電機:轉子不平衡,軸承間隙大,轉子和定子氣隙不均勻。

  ***3***操作:主要是工藝操作引數偏離泵的額定引數太多,引起泵的執行不平穩,例如:出口閥控制的流量太小引起的震動等,這要求工藝儘量接近泵的額定引數進行操作。

  1.3 超電流問題

  ***1***泵:軸承損壞,轉子與殼體相磨擦,泵內有異物等。

  ***2***電機:功率偏小,過載電流整定偏小,線路電阻偏高,電源缺相等。

  ***3***工藝操作:所送介質超過泵的設計能力,如密度大、粘度高、需求量高等。

  1.4 電氣裝置問題

  ***1***安裝隔離開關時動、靜觸頭的接觸壓力與接觸面積不夠或操作不當,可能導致接觸面的電熱氧化,使接觸電阻增大,灼傷、燒蝕觸頭,造成事故。

  ***2***斷路器弧觸指及觸頭裝配不正確,插入行程、接觸壓力、同期性、分合閘速度達不到要求,將使觸頭過熱、熄弧時間延民,導致絕緣介質分解,壓力驟增,引發斷路器爆炸事故。

  ***3***電流互感器因安裝檢修不慎,使一次繞組開路,將產生很高的過電壓,危及人身與裝置安全。

  ***4***有載調壓裝置的調節裝置機構裝配錯誤,或裝配時不慎掉人雜物,卡住機構,也將發生不同程度的事故。

  ***5***主變壓器絕緣破壞或擊穿。在安裝主變吊芯和高壓管等主要工作時,不慎掉入雜物***如螺帽、鑰匙等,這些情況在工程實踐中並不罕見***,器身、套管內排水不徹底,密封裝置安裝錯誤,或者在安裝中損壞,都會使主變絕緣強度大為降低,可能導致區域性絕緣破壞或擊穿,造成惡性事故。

  ***6***主變壓器保護拒動。主變壓器內部或出線側發生短路、接地事故,而保護拒動、斷路器不跳閘,巨大的短路電流不僅使短路處事故狀態擴大,也使主變內部溫度驟升,變壓器油迅速汽化、分解,成為高爆性的可燃物質,這可能發生主變爆炸的惡性事故。主變的緊急事故油池和其他消防設施都是針對這種可能性設計的。

  2 機電裝置安裝技術加強措施

  2.1 嚴格施工組織設計及裝置、設施選擇

  施工組織設計和裝置、設施選擇是經有關科技人員共同研究商定的,通過技術計算和驗算,既有其使用價值,又可保證良好的經濟效益,不要隨便更改選用裝置,否則會影響基礎工作的進展。

  2.2 按預定計劃開展安裝工作

  每一項機電裝置安裝工作順序都有其科學性。一個安裝工程的計劃排隊是經過多方面的考慮,經過技術論證排出的,是有科學根據並有一定指導性的,不要隨便改動,以免造成背工窩工,工程進度連續不上。

  2.3 對安裝工作要總體佈置、統一安排

  對大型安裝工程,曲於裝置多,安裝環節多,因此對每一項安裝都必須有總體佈置,做到統一安排,施工隊中必須有一個統一指揮的機電隊長f或專案副經理***對各項工作進行協調處理,集思廣益,多徵求職工的工作意見。作為管理人員對各項安裝要了如指掌,對下一步該幹什麼、怎麼幹、缺什麼材料和配備件,還存在什麼問題等都要心中有數,該提前做的準備工作,必須提前到位,這樣才不至於在安裝工作中造成停工待料的被動局面。

  2.4 安裝工作要有主有次

  一個工程具備開工條件,首先得有電源,其次要有動力源,有提升裝備***包括井架、提升絞車***。要想達到短期開工之目的,安裝工作必須有主有次,分輕重緩急。只有對安裝變電所、壓風機,井架、提升絞車工作有一個合理的安排,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安裝工作,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2.5 嚴格按設計要求施工

  每一種裝置的安裝,都有很嚴格的技術要求,只有按設計技術要求施工,才能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流失和材料消耗。一種裝置的基礎是經過設計部門的計算設計出來的,按要求施工,才能保證質量,保證安全。

  2.6 按常規安裝方式對裝置進行安裝

  每種裝置的安裝,都有一定的作業方式和工作順序,不能急於求成,工序顛倒。例如:井架安裝,常規作業方法是一層組裝起後,進行初操平找正,然後逐層安裝。井架安裝完後,各連線部位必須一條不少地穿上螺栓,擰緊所有連線螺栓,進行整體操平找正。最後才是井架四腳二次灌灰。切不可一層安裝完後不進行初操平找正,整體安裝完後不精確操平找正,連線部位缺件,就二次灌灰,給上層安裝工作帶來困難,造成不好安、對不上、穿不上螺栓等尾工量多的現象,結果造成安裝質量低,不合乎安裝質量標準要求。

  2.7 提高機電工人整體素質

  機電工素質低是造成安裝速度和安裝質量低的人為因素。機電工在安裝時,必須經過崗前培訓,掌握一般安裝知識,熟知安裝標準,該找平的必須找平,該連線的部位螺栓必須一條不少,該穿地腳螺栓的部位必須一條不少;電工在裝置供配電上應做到按規程規範接電,對供電裝置開關、控制盤應做到提前檢修,接好電後必須對裝置進行試運轉。

  3 通電除錯

  工程實體安裝完畢,必須清潔場地經過仔細的檢查和準備後進入除錯步驟。筆者摸索出除錯過程需要注意的事項:

  3.1 必須遵循“五先五後”原則

  先單機後聯調;先手動後自動;先就地後遠方***遙控***;先空載後負載;先點動後聯動。

  3.2 要以“安全第一”為準則

  包括人身安全和裝置安全。不能急於求成而忽視安全的重要性。所有配電屏、櫃和裝置的送***受***電必須嚴格按規程操作,實行“送***受***電令”制度。送電單位由專人負責、統籌安排;不論是送電還是受電,都要在雙方監理的監督下完成。

  3.3 形成有關工程除錯資料資料

  要求施工單位提交的資料真實、準確、完整。有的監理人員只是用巡視的方法簡單地介入除錯過程,不熟悉除錯情況和除錯結果,對除錯資料中的資料持懷疑態度,往往不及時簽署或要求重新安排除錯,造成資料延遲、失真或浪費人力、物力,也不能體現監理在關鍵工序的旁站監理作用。

  4 驗收

  施工承包單位在工程具備竣工驗收條件時,應在自評、自查工作完成後,向專案監理部提交竣工驗收報驗單及竣工報告;總監理工程師組織各專業監理工程師對工程竣工資料及工程實體質量完成情況進行預驗收對檢查出的問題,督促施工單位及時整改,經專案監理部對竣工資料和工程實體全面檢查、驗收合格後,由總監理工程師簽署工程竣工報驗單,並向建設單位提出資料評估報告。對一些竣工驗收後工程移交前未來得及完成整改的問題,可徵得安裝單位的同意,做甩項處理,在監理的督促和跟蹤下可以在工程移交後繼續完善。

  篇二

  淺論機電安全管理

  【摘 要】安全在各個領域的生產過程中都是放在首位的,尤其是在與電有關的行業,責任生產,安全第一。但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由於安全問題而引發的責任事故不在少數。為更好地對機電進行安全管理,將著重分析機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原因以及應對的措施。

  【關鍵詞】機電管理;現狀;原因;措施

  安全生產關係到每個人的生命,不僅如此,還與國家的利益息息相關。因為安全事故可大可小,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是在現階段,由於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機電的在管理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機電安全管理的突出現狀主要變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機電管理的現狀

  1.1 安全檢查不全面,潛在隱患難以查出

  在機械工程中,機電的檢查是一個重要的專案。其中機電的檢查專案主要包括:1***檢查各種開關的整定是否合格;2***檢查皮帶的各種保護安裝位置及是否齊全,保護是否起作用;3***檢查各種通訊、訊號裝置是否靈敏可靠;4***檢查機器力偶合器是否有防爆片和易熔塞;5***檢查機器的急停裝置是否起作用;6***檢查各種運輸裝置的防護裝置是否完整齊全,安全裝置是否可靠;7***檢查支架是否有串漏液現象等。由於檢查的專案較多,所涉及到的範圍也很廣泛,在實際的工作中,由於安全檢查不全面而存在的問題時有發生,加上檢查時工作不到位等個人原因,對於一些潛在的隱患難以查出。

  1.2 安檢人員責任意識不強,存有漏報謊報現象

  在機電的安全檢查中,不僅關係到檢察人員的技術問題,還與他們的素質密切相關。調查顯示,在機電工程的領域,每年由於安檢人員責任意識不強而導致的安全事故佔到了總事故發生率的50%以上,也就是說,只要我們的安檢人員在檢查的過程中能夠本著“生命為貴,安全第一”的原則,那麼這些意外的責任故事就完全可以避免。但是由於他們的個人素質不高,在檢查過程中沒有做到步步檢核,就算是預測到問題的存在,由於責任意識不強也會出現漏報謊報的現象,使得機電車間存在安全的隱患。

  1.3 超前應對能力不足,出現問題再整改現象突出

  在我國的很多領域,都存在超前應對能力不足的現象。一些諸如地震以及海嘯預測的不嚴謹性給國家以及社會造成了重大的損失。在機電領域,超前應對能力更加重要。但是在實際的生產中,很多時候都是問題發生後再去尋找解決的方法,一些小問題的發生得不到相關人員的重視,日積月累,小問題就演變成了大禍害。但還是有很多人選擇等到問題突出或者已經造成了一定的損失時再去解決。這就導致了在事故發生時,因為沒有做好提前的應急工作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2、安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

  2.1 基礎層管理者的問題

  機電安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中,基礎層的管理者佔了很大的一部分因素。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其中一個方面是管理者的技術問題。技術貫穿於整個生產過程,沒有技術,那麼再好的裝置也不能正常執行,在基礎管理層中,由於管理者的技術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而不能及時地檢查出故障的現象十分常見;另一個方面則是管理者的素質問題。相對於技術而言,素質更加重要,如果沒有素質,對出現的問題視而不見,那麼縱使有再好的技術也是徒勞。只有具備了良好的素質,配合以專業的技術,那麼才能對於出現的故障做到及時發現,儘早預防,在問題的處理過程中才可以如魚得水。

  2.2 安全管理投入不足

  在機電管理上,除了管理者個人的因素之外,安全管理的投入也至關重要。機電的投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分別是人員的投放和裝置的配備。在車間中,有的單位為了節省勞動力成本,沒有根據相應的程式來進行人員的投放,使得在相應的崗位上造成“缺席”的現象。這就導致了在生產過程中由於人員的調動力不足而對機電的管理不夠周全,經常會出現少量的人力難以應付複雜的資訊的現象。此外,裝置的配備關係到企業的生產效率,很多企業都會選擇一些進口的機械裝置,以求得效率的最大化。在安全責任管理中,這個原則同樣適用,由於裝置不足,技術不夠先進,造成一些隱藏的問題不能及時的查出而引發安全事故。

  2.3 安全事故懲處機制不健全

  在機電管理中,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對企業和社會造成的損失不在少數,儘管如此,機電安全責任事故還是頻頻發生,主要是和事故的懲處機制不健全有關。這個問題的根源還得追溯到上層管理者。對於基層管理者中出現的問題以及事故,上層是主要的稽核物件。基層管理者是直屬上司就是這些上層管理者,他們掌握著企業的命脈,控制著企業的執行機制,對於安全管理也有重要的責任。但是很多上層管理者對於出現的問題都沒有做到嚴加懲治,這就導致了基層管理者放鬆了懈怠,甚至為所欲為,因為上層管理者不會追究責任,所以即使犯錯,懲罰還是可以承受的。一旦存在著這樣的心理,安全責任事故的發生也是意料之中的。所以說,問題的根源還是由於上層的失職導致了懲處機制的缺失。

  3、機電安全管理的措施

  3.1 完善管理制度,落實管理責任

  在機電管理中,主要的突出點還是“管理”二字。而良好的管理系統需要相應的機制來對人們的行為進行規範。所以我們需要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此外還需要落實管理責任。對於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都要做到分工明確,將責任具體落實到每一個員工的身上。只有做到這樣,才可以讓員工意識到責任的重要性,才能在管理過程中做到兢兢業業,負責到底。

  3.2 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安全意識

  針對安全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很多事由於管理者安全意識不強而引起的。為了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還應該到基層大力宣傳安全的重要性。讓每一個員工在工作之前就有安全的意識,只有做到這樣,才可以在工作中時刻記得安全二字,在安全管理時才不會放鬆警惕。

  3.3 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應急能力

  時代在進步,技術在更新,機電管理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為了讓員工掌握更多的技術,能夠在遇到問題時及時處理,作為企業,還應該加大對員工的培訓力度,在培訓中掌握更多的技術,從而提高他們的應急能力。對於安全隱患能夠做到早發現,早預防,避免企業以及社會造成重大的損失。

  4、小結

  機電的安全管理是一項綜合治理的工作,由於現階段的人員、技術以及裝置等各個方面的原因,機電的安全管理還不成熟,為了讓安全的觀念深入人心,讓每一個人都意識到責任的重要性,還需要繼續努力。相信對於產生的問題能夠做到對症下藥後,機電安全管理的市場將會進步一完善。

  參考文獻:

  [1]王全效,簡析機電裝置的維修與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9.

  [2]陳槐,淺述機電裝置管理[J].2007.

  [3]錢,簡析機電裝置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
 

  ""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