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知識管理論文

  知識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類對物質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結果總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篇一

  知識管理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影響研究

  作者簡介:王子南***1989-***,女,漢族,河北省石家莊市,雲南民族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周望德***1990-***,男,漢族,雲南省廣南縣,雲南民族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嚴久欣***1991-***,女,漢族,內蒙古海拉爾市,雲南民族大學會計學碩士。

  宣芳敏***1989-***,女,漢族,河南新鄭市,雲南民族大學會計學碩士。

  摘要:本文結合知識管理理論探討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問題,首先,對知識管理相關概念、就業能力的概念以及知識管理和大學生就業能力的關係進行分析,然後,以雲南民族大學為例分析了知識管理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因素,最後,提出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知識管理;大學生;就業能力

  一、知識管理相關概念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知識顯現出了尤為重要的地位。不少學者著手進行知識管理的研究,出現了過多的資料。接下來對知識管理研究中出現的相關概念進行分析。

  對知識管理的研究,人們已經把知識管理理論與技術應用於各種行業。對各個行業中的知識管理進行分析如下。知識管理在圖書館研究中中是指,圖書館中和知識相關的一切活動及其規律的管理與研究,其中,包含知識在圖書館中運營的管理和資本的管理。政府知識管理,是指政府對組織集體知識的最大化利用,可以提高政府的創新服務能力,使政府的執政能力和競爭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並且使知識的資本價值得到提升。大學知識管理,是大學管理者通過對大學內部和大學外部知識的管理和利用,以達到提高大學創造價值的能力這一目的的一種手段和過程。企業知識管理是指,對企業中有關的知識的活動進行歸納總結,尋找規律,同時構建出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來實現企業的各種管理職能。個人對於知識管理的應用也極其重要,它是指,個人在對資訊進行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在現代化的資訊科技的輔助下,使自己能夠有效地對資訊進行管理、整合、利用和評價,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個人的競爭力。

  總結以上知識管理的含義,得出知識管理,是指在組織的發展過程中或者是某個個人的發展過程中,依靠現代化的資訊科技對資料和資訊進行處理,通過創新來增強人的創造能力與這種資訊科技的創造能力,從而實現組織和個人的更好的發展。它是一個對人和資訊資源進行動態管理的過程。

  二、就業能力的概念

  關於就業能力的概念,不同的學者和社會組織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希拉吉和波拉德從綜合視角認為,就業能力是“獲得最初就業、維持就業和必要時獲取新的就業所需要的能力”。

  也有學者從個人展示視角把就業稱為“尋找和維持不同就業的相對機會”,帕特麗夏・威奈爾特等在《就業能力――從理論到實踐》一書中提出就業能力是“個人獲得有意義就業的相對能力,在個人特徵和勞動力市場之間互動”。

  本文認為就業能力是大學生通過在校期間的知識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最終能夠利用自身的知識和能力,實現成功就業也可以簡單概括為大學生可以從事某類職業所需要的能力。

  三、大學生就業現狀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資料顯示,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727萬人。相比2013年699萬畢業生增長28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被冠以“更難就業季”稱號。2015年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複雜,也將更為嚴峻。根據官方的資料顯示,今年的高校畢業生將達到749萬人,創下了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在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以及過剩產能化解過程中,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也將更加突出。雲南民族大學 2014 屆大學畢業生人數4927人,2014 屆畢業生中共有 34 個少數民族,其中漢族2471人,少數民族 2456人,其他***摩梭人等***2 人,少數民族佔畢業生總數的 49.85%。面對龐大的畢業生群體,如何通過知識管理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能力成為我們需要重視的研究內容。

  四、知識管理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關係

  對於知識管理國內外的學者都有較深的研究,大學生就業這個當下熱門的話題也是學者們研究的重點,但是將知識管理與大學生就業結合起來研究的成果卻比較少。

  分析學者們對知識管理與大學生就業的相關研究,得出以下幾點:

  張穎瑞指出,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需要不斷的提升知識的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運用知識管理來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

  譚詠琳認為,大學生不斷的對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知識管理,可以促進知識的利用效率的提升,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提高就業競爭力。同時,個人知識管理對知識創新和提升品質也有指導作用。

  張舉正指出,在資訊時代,知識的豐富與更新的速度前所未有。因此,個人知識管理已經成為人們必備的一項基本能力。對於大學生而言,其所處的人生階段與所接受的人才培養方式決定了其更加需要加強個人知識管理能力的培養。

  總結以上學者的觀點為,知識管理能夠幫助大學生在就業中更加明確自己所需求的就業知識,能夠更好的制定獲取就業知識的方案,根據自身的需求情況設定就業知識的優先等級,更有效的對繁多的就業知識進行取捨,將需要儲存的知識歸類,建立就業知識的知識庫,大學生要善於通過知識管理來提升自身的就業能力,在未來的職場和社會競爭中取得優勢。

  五、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建議和對策

  ***一***大學生需要構建知識管理體系

  構建個人知識體系的目的在於提升個人的競爭力。知識管理應該緊緊圍繞個人的價值觀、性格、愛好、優勢,以及與用人單位所匹配的知識儲備,進而有目的地進行。

  ***二***強化知識交流、實現知識共享與創新

  強化知識交流需要大學生不斷的進行知識共享。知識不同於其他有形的物品容易損耗,知識具有不易損耗性。這種特性決定了知識在共享過程中不但沒有損耗,還可以得到增值。因此,如果我們經常把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與他人分享,不但會加深我們對知識的理解,也有助於我們獲得更多的知識。   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對知識進行創新顯得越來越重要,擁有的知識越多相當於擁有的財富越多。大學生需要不斷地接受新事物,不斷地將知識進行改進,創造出新的知識以適應新環境的發展。知識創新是大學生知識管理過程中最為關鍵的環節,它直接影響著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最終效果。

  ***三***加速教育教學改革

  要加速教育教學的改革,就要從學生的基礎能力抓起,將教育和教學的模式進行創新。學生在進行專業課程學習、參加學生活動、開展社會實踐等的過程中,會有大量的知識創新,其中包括個人的論文、作品設計、活動方案、調查報告、各種活動的音像資料等,這些內容是學生獨立思考的個性化的成果,其中孕育了大量未來進一步創新的萌芽。學校應該對這些寶貴的資料進行妥善管理,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

  ***四***加強職業生涯規劃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指標對個人職業選擇的主觀和客觀因素進行分析和測定,確定個人的奮鬥目標並努力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換句話說,職業生涯規劃要求根據自身的興趣、特點,將自己定位在一個最能發揮自己長處的位置,選擇最適合自己能力的事業。職業定位是決定職業生涯成敗的最關鍵的一步,同時也是職業生涯規劃的起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做得好,相應的知識管理能力也就越強。知識管理能力的增強,有助於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設計與實施,以提高就業能力,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作者單位:雲南民族大學***

  基金專案:本文為2014年雲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科研專案部分研究成果,專案編號2014YJY06

  參考文獻:

  [1] 鄭婷.影響就業的個人知識管理技能培養[J].黑龍江科技息,2013,07:187.

  [2] 鍾凱雄,劉奕濤.知識管理與大學生就業核心競爭力[J].教育發展研究,2013,11:57-62.

  [3] 馬眾,張健.知識管理視角下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的對策研究[J].電子世界,2013,16:193-194.

  [4] 譚詠琳.基於個人知識管理的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提升對策――以山東工商學院為例[J].經營與管理,2013,11:140-143.

  [5] 張舉正.加強學生個人知識管理能力培養探析――以高職生就業為視角[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13,04:76-78.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