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成本管理論文

  伴隨經濟全球化形勢的到來,各大鋼鐵企業為了可以爭取更多的競爭優勢,紛紛開展成本管理策略。下面是小編整理了,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篇一

  鋼鐵行業成本核算管理問題探討

  摘要:當前環境下,鋼鐵企業面臨著產品價格波動下降,而原材料等成本持續上升的經營壓力,鋼鐵行業成本核算管理的水平整體不高極大的限制了鋼鐵企業應對內憂外患的能力,因此進一步分析成本核算體系的不足、改善成本管理是當前鋼鐵行業改善經營現狀的必要措施,本文就此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鋼鐵行業 成本核算 措施

  鋼鐵行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佔據著重要地位,支撐著基礎經濟的發展,其運營狀況良好與否關係面甚廣。近年來,市場競爭的激烈導致鋼鐵產品價格波動下降,而同時鋼鐵行業所需的基礎資源也日益短缺,特別是鐵礦石的成本增幅較大,使得增產不增收成為鋼鐵行業普遍的經營狀況。在這樣的經營環境下,鋼鐵企業要爭取盈利,就必須從內部成本控制出發優化經營結構,所以有必要加強成本核算管控工作。

  一、鋼鐵行業加強成本核算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只有分析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才能發現鋼鐵企業財務工作的不足,採取有效地應對措施。鋼鐵行業是能源依賴性的產業,其生產活動的進行離不開充足的鐵礦石資源、煤炭、電力、水利的供應,同時,物流成本、倉儲成本、人力成本也逐漸增加,成本可控性降低。而鋼鐵產品市場也變化不定,價格時漲時跌交替使得經營不確定性很高。所以鋼鐵行業必須要從自身完善出發,做好財務管理特別是成本管理工作,尋找成本核算與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從而提高應對外部價格風險的能力。

  其次,加強成本核算是改進鋼鐵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必要措施。成本管理是鋼鐵企業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並且與其他管理活動相互影響。成本核算的資料可以為企業計劃管理工作提供決策的相關依據,可以為生產部門評價生產效率和質量及進行生產控制提供成本依據,而且對企業財務資金管理活動也可起到借鑑與調整作用,甚至影響企業勞動人事管理,因此保障成本核算的正確與有效是保持企業整體管理效率的必要條件。

  第三,通過成本核算與管控可以促進鋼鐵企業資源和經營結構的優化,提高經濟效益。通過成本核算歸集鋼鐵企業費用,可以直觀的顯示各個作業物件所發生的耗費情況,明確企業資源的去向,從而有助於企業管理者發現企業經營的成本薄弱環節,採取相應的調整措施,以改善資源流動,使有限的資源分配到最需要和效率最高的活動中去,實現預定的經濟目標。

  二、目前鋼鐵行業成本核算管控中存在的問題

  鋼鐵企業在經濟體制轉變及長期的實踐中,成本核算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探索成果,特別是幾個大型的鋼鐵集團,分別建立起了具有自身獨特優勢的成本核算體系,但是從鋼鐵行業整體的情況來看,依然顯現出一些管理上的不足。

  ***一***成本核算管理的體系化程度不高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一切的經營活動必須在其戰略目標的指引下進行。而實際中,首先很多鋼鐵企業,特別是中小型的企業,由於自身管理水平及基礎條件的限制,其成本核算在企業管理體系中的重要性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成本管理也未被提高該有的戰略高度,因此在日常經營中成本核算更多的是作為從屬於財務會計管理的工作來執行,與企業其他管理活動的相互配合性很差,對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貢獻甚微。其次,有些鋼鐵企業成本核算缺乏科學性,他們在核算體系及核算方法的選擇上比較粗糙,主要借鑑成功企業的成果,對自身經營管理實際考慮不足,因而在操作的過程中出現很多不適宜的矛盾,降低了成本核算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第三,成本核算的職能無法充分的體現,從成本核算組織的設定來看,很多企業組織與人員配置較為簡單,達不到完善的成本管理的要求;從成本管理的執行體系來看,成本預測過程得不到重視,成本管理也缺少必要的風險識別控制過程,因而成本核算工作整體而言缺乏計劃性和實際控制能力。

  ***二***成本核算基礎工作不規範,影響成本核算結果

  成本資訊的真實完整是開展有效成本管理的基礎,而很多鋼鐵企業一方面由於成本核算人員的業務能力限制,一些成本核算與歸集方法的選擇與運用上會出現偏差,從而記錄的成本資訊不能真實的體現企業各部門及各成本歸集物件的資源利用情況,影響管理決策和業績評價;另一方面也由於鋼鐵企業本身業務特點決定了其成本管理工作涉及專案較多,日常業務比較繁瑣,致使一些成本管理人員採取倒擠等非核定的方式進行成本核算,這種方式直接導致某些時期企業成本較大幅度的變化,而又分析不出變化的原因,因而影響財務穩定。

  ***三***成本核算重點把握不恰當

  首先,有些企業對成本核算內容缺乏全面的認識,對有形成本、現有成本核算比較及時,而對無形成本、機會成本等非現時的成本則很少涉及,致使企業面臨一定的成本風險因素。其次,對生產過程中成本的發生較為關注,而對物流、採購等環節較為忽視,而實際中鋼鐵生產各階段都會存在運輸或材料進出,因此會形成集聚效應而成為大的影響因素。第三,對主要資源的重視遠超過對次要資源的重視,比如就原材料成本核算來說,企業一般對新近材料的成本記錄與管理較為全面,而對那些年數較長、價值減損或涉及人員交替時就會形成一些沒有在成本資料中詳細說明的專案,又如生產過程產生的一些副產品,有些管理人員就認為其對成本影響很小,所以不重視管理,在企業內部部門或公司之間進行轉移時隨意的設定轉移價格,導致在企業合併計算成本與利潤時出現較大的問題。

  ***四***成本專案缺少精耕細作的核算

  精細化不夠一直是很多企業成本管理的共同弱點,由於成本專案的數目眾多,管理工作又繁重,因此精細化並不意味著所有成本專案都在核算報表中反映,而是要求按照成本作業物件進行細分到成本歸集的最末項,所以成本歸集物件的選擇是很關鍵的,企業對成本發生過程及成本作業的動因分析不徹底就很難最大限度的把成本分配到各部門及人員中去。

  三、改善鋼鐵行業成本核算管理的措施

  綜上所述,經營環境的考驗和成本管理的不足使得鋼鐵行業要保持盈利就必須加強內涵管理,完善成本核算體系和提升成本管理水平。

  ***一***完善成本核算體系,強化戰略成本管理

  健全的管理體系是成本核算與控制開展的條件,指導企業成本管理過程的有序進行。鋼鐵企業首先要賦予成本管理戰略性的重要地位,提高成本核算的統籌層次,在管理中強調成本核算對於企業戰略目標實現的重要意義,從而引起全體員工的重視和參與,並要注意成本核算與企業計劃管理、生產管理、質量管理、財務管理及人事管理等其他各項管理活動的相互配合與協同,共同為企業戰略計劃的實施服務。其次,要設定必要的成本核算與管理組織與人力,企業至少要建立成本核算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組織及人員的責任,劃分好與會計財務工作的範圍和界限,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第三,要保證全面的成本管理程式的執行。全面的成本管理應該包括預測、計劃、分析、考核、改進等管理活動所具備的要素,鋼鐵企業也要從這幾個方面規範成本核算執行程式,制定期間的成本管理計劃,特別重視成本預測過程和成本考核過程,提高成本核算工作的管控力度。

  ***二***規範成本核算基礎工作,加強日常成本管控

  良好的成本管理以首要的是保障成本資料的真實有用,因此加強鋼鐵企業成本核算基礎工作顯得格外重要。首先,保障會計核算程式的規範是成本核算的前提,成本的預測與計劃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對上期企業經營實際的分析,成本分析也要根據日常的會計資料進行,因此必須對會計人員的操作能力與職業素質進行嚴格要求,提高基礎工作的正規化。其次,科學的選擇成本核算方法,一方面,對成本管理人員的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使其必須對品種法、分步法、作業成本法等各種成本核算方法有大致的瞭解及相關的運用,然後能根據企業生產組織形式來選擇適合自身的最優的核算方法,另一方面要提高成本核算專案的精細化程度,詳細分析企業成本發生動因並進行分類,確定出各車間、部門成本分配、歸集的標準和相應的計算方法,以便真實的體現各部門車間的成本效率,進行公平的績效評價,從而更激勵員工參與成本管理,為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努力。

  ***三***圍繞重點成本專案建立全面成本核算體系

  全面成本管理要求鋼鐵企業對所有成本專案進行預測、記錄與分析,從鋼鐵企業經營來看,其成本發生集中於原材料、物流運輸、動力、人力等幾個方面,同時較長的生產過程中又會出現新的成本,要想窮盡難度較大且不利於管理效率的提高,因此把握成本管控重點進行主次有序的核算管理是必要的。首先,以必須成本為主進行重點核算,對於材料採購成本、動力成本需要根據生產工時、產品數量等標準進行在產品與產成本、主產品與副產品之間的分配,對於內部物資轉移所發生的物流運輸成本要依據市場及部門利益制定科學的內部轉移價格,將轉移物資的成本資料及時傳遞,以保證成本核算的連續性。其次,對非現時的成本或可能的成本要做好預測,成本管理機構要加強日常風險觀測,定月對各成本分配物件的成本資料進行梳理,分析現時成本效益及額外成本發生的可能,並及時報告管理層,從而提高成本核算管理的日常監控作用。

  參考文獻:

  [1]呂曼.對鋼鐵企業成本管理的思考[J].冶金財會.2009

  [2]鐵梅.提升鋼鐵企業成本競爭力的對策思考[J].冶金財會.2009

  [3]孟維潮.淺析鋼鐵企業成本管理問題[J].現代經濟資訊.2010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