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文化大散文的理由閱讀答案

  “文化大散文”的普遍特點是,大規模地涉足歷史的後花園,力圖通過對舊文化、舊人物的緬懷和追思,建立起一種豪放的、有史學力度的、比較大氣的新散文路徑。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不讀文化大散文的理由》閱讀材料

  ①“文化大散文”盛行了多年。這種散文的普遍特點是,大規模地涉足歷史的後花園,力圖通過對舊文化、舊人物的緬懷和追思,建立起一種豪放的、有史學力度的、比較大氣的新散文路徑。這個潮流的倡導者,以前有餘秋雨,以後有王充閭、卞毓方、費振鍾、朱鴻等人,他們所出示的話語風度,滿足了許多人的文化期待,也使許多人覺得在散文中建構大話語模式的夢想正在實現——或者說,已經初步實現。

  ②“文化大散文”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它的遺留問題卻一直沒有得到必要的清理。據我有限的閱讀,我發現,文化大散文有一個普遍而深刻的匱乏,那就是在自己的心靈和精神觸角無法到達的地方,作家們幾乎無一例外地請求歷史史料的援助。甚至,在一些人的筆下,那些本應是背景的史料,因著作者的轉述,反而成了文章的主體,留給個人的想象空間就顯得非常狹窄,自由心性的抒發和心靈力度的展示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我不說這些歷史史料許多都有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的侷限,我只想探討,作為一個文化歷史散文作者,如何能夠不像歷史學家那樣忙於對史料下結論,而儘可能多地去發現歷史中的人性和精神碎片。也就是說,對於散文而言,歷史這個闊大命題的誘人之處,並不在於訴諸史料的歷史傳奇和歷史苦難的演義,而是在於那些長年沉潛在民間的獨特段落和瞬間。這些段落和瞬間裡面所蘊含的精神訊息,往往才是巨大的、震撼人心的,它與在野的文明、異質的文化、民間的傳統一脈相承。我以為,如何更多地發現這些段落和瞬間,併為這些段落和瞬間找到合適的心靈形式,使之縫合到一個大的精神氣場之中,是歷史文化散文作者急需共同解決的難題。

  ③歷史是什麼?對於歷史學家來說,歷史是知識和材料,是鐵的事實,所以他們有理由尋求歷史的正解;而如果一個散文作者也像歷史學家那樣試圖以史料說話、並求歷史的正解的話,那除了留下一堆漏洞和笑柄之外,我想不會有其他的收穫。

  ④因此,我認為,歷史的力量,對於散文作者來說,恰恰是以非歷史的方式達到的;它不是為了尋求歷史的正解,而是為了接通曆史中祕密的心靈通道。可是,當下的文化散文作者在進入歷史的時候,往往表露出一種試圖糾正歷史的文化態度,他們的行文中,似乎總是在辨白,在澄清,在告訴讀者歷史是這樣的,不是那樣的,而恰恰忘記了他們手中那些有限的材料,並不足以做這樣正統的事情。結果,多數的歷史文化散文,都落到了整體主義和社會公論的舊話語制度中,它無非是專注於王朝、權力、知識分子、氣節、人格、忠誠與反抗、悲情與滄桑之類,並無多少新鮮的發現。

  ⑤這樣的歷史文化散文可以休矣!散文是個人的,獨立的,它最怕落入整體主義和社會公論之中。可困境恰恰就在這裡,當歷史在為散文作者提供有力的支援的同時,也為他們設下了陷阱:由於歷史的陰影過於強大,作家往往無法掙脫它的圈套和邏輯,最終只好臣服於它。在最需要作家發表史識,最需要作家表現出人性的洞察力的時候,作家的身影卻淹沒在歷史那闊大的陰影裡,這與文學所需要的獨立和創造的品質顯然是背道而馳的。因此,我以為只有歷史文化散文作者的寫作不是受制於歷史***更不是簡單地轉述歷史***,而是以非歷史的方式來面對歷史本身,他的寫作才會貫徹出真正有價值的個人眼光和精神敏感。

  ⑥如果說,歷史研究主要是材料發現,那麼,散文寫作則應該是一種精神發現;這種精神發現又往往是非歷史的,是在野的、異質的、民間的——只有它能有效地聯結歷史和作家之間的精神通道,也只有它能到達歷史的人性深處。

  ⑦因此,歷史文化散文的困境,不在於作家們缺乏歷史知識,而在於他們缺乏史識,缺乏深邃的精神識見。沒有“史識”,作家就無法超越材料,獲得洞見;沒有“史識”,作家就不可能真正地與歷史、文化發生精神對話,反而容易被史料所左右和矇蔽。

  《不讀文化大散文的理由》閱讀題目

  1.下列對本文內容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留下一堆漏洞和笑柄”這句話諷刺了某些歷史文化大散文作者越俎代庖,只能貽笑大方。

  B.這篇文章不否認文化大散文成就,成就在於作品中有作者自己的心靈和精神觸角。

  C.本文批評了文化大散文作者“試圖用史料說話並求歷史的正確”的做法,落到了整體主義和社會公論的舊話語制度中。

  D.文章認為文學需要的獨立和創造的品質,文化散文作者的寫作應該以非歷史的方式來面對歷史本身。

  2.聯絡全文,概括“不讀文化大散文”的理由。

  3.作者認為,文化散文作者應該以怎樣的方式面對歷史來進行創作?

  《不讀文化大散文的理由》閱讀答案

  1.B***“成就在於作品中有作者自己的心靈和精神觸角”錯***

  2.因為不值得一讀的文化大散文普遍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①以史料代替自己的深刻見解;②把背景的史料當作文章的主體;③尋求歷史的正解;④落到整體主義和社會公論的舊話語制度中。

  3.不是受制於歷史,而是擺脫歷史的陰影,以文學的、獨立的、個人的和創造性的品質***或自由心性的抒發,心靈力度的展示***來儘可能多地發現歷史中的人性和精神碎片。***圍繞“非歷史的方式”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