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米衛星閱讀答案

  奈米衛星突破了傳統的“一星多用,長久工作”的設計思想,奈米衛星將成為未來衛星發展的主要趨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奈米衛星》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奈米衛星》原文閱讀

  奈米的概念,是由美國科學家於1995年首先提出的。科學家們把衛星按重量分為好多類,1000千克以上的為大型衛星,100千克一500千克的為小型衛星,10千克~100千克的為微型衛星,10千克以下的為奈米衛星。奈米衛星體積很小,僅僅比麻雀略大一點。

  首先,奈米衛星的研製成本低。目前,平均每l千克衛星的研製費用為8萬~10萬美元;每千克衛星的發射費用為2萬一4萬美元。研製發射一顆質量為1000千克的衛星,其費用至少需要l億美元,而一顆奈米衛星的造價不互’門00萬美元。其次,奈米衛星的研製週期短。目前,研製一顆大型衛星的週期為10年左右,而一顆奈米衛星的研製僅僅需要兩三年即可,這樣更適應快速發展的科技時代。第三,奈米衛星不僅僅節約了發射、回收成本,而且還節約了軌道空間。第四,奈米衛星可以發揮群體優勢。科學家正在設計由小衛星組成的星座,其功能使不少的大衛星甘拜下風。發展高頻段的、高速寬頻的低高軌道星座系統,構築太空資訊高速公路,將成為21世紀的熱點。因為它比光纖通訊成本低、建造容易,是資訊時代的主力軍。若在地球同步軌道上,等間隔地佈置648顆功能不同的奈米衛星,就可以保證對地球上任何一點進行全天候、全天時的監視。

  奈米衛星突破了傳統的“一星多用,長久工作”的設計思想,不追求全面、綜合、完美,而主張簡化設計,採用成熟技術和模組化、標準化的硬體,所以,它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將廣泛用於通訊、遙感、天文等許多方面。這樣就使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可以介入奈米衛星的研製領域,從而擴大了衛星研製和應用範圍。奈米衛星將成為未來衛星發展的主要趨勢,而且,它的研製會給空間技術的發展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我們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奈米衛星》閱讀習題

  13.概括回答奈米衛星具有哪些優勢?***2分***

  ***1***

  ***2***

  ***3***

  ***4***

  14.比較文中劃線句和下面的改句,你認為哪個句子好,談談理由。***2分***

  原句:而一顆奈米衛星的研製僅僅需要兩三年即可。

  改句:而一顆奈米衛星的研製需要兩三年即可。

  15.文中多處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請任選一例,並說說運用這種方法的作用。

  ***3分***

  例子:

  作用:

  16.請在文中劃橫線處補寫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句。***2分***

  17.現代社會已離不開人造衛星,請列舉人造衛星應用於生活的兩個例子。***2分***

  ***1***

  ***2***

  《奈米衛星》參考答案:

  13.***1***成本低***造價低***;***2***研製週期短;***3***不僅節約發射、回收成本,而且節約空間軌道;***4***可以發揮群體優勢。***2分,每小題0.5分***

  14,原句好。因為原句中“僅僅”一詞更進一步強調了研製一顆奈米衛星的時間短。***2分,只答原句好不給分***

  15.參考示例:“奈米衛星體積很小,僅僅比麻雀略大一點。”作用:將奈米衛星與生活中常見的麻雀作比較,直觀形象地說明奈米衛星體積很小。***3分,例子1分1,作用分析2分。若舉其他相關例子,作用分析表述清楚即可。***

  16.參考示例:為什麼科學家想把衛星做得這麼小呢?***2分,句子完整並能承上啟下即可***

  17.參考示例:①利用衛星觀測天氣情況;②利用衛星轉播電視節目;⑧利用衛星航天育種。***2分,每例1分,若能舉出其他相關的例子亦可***

  《奈米衛星》閱讀拓展

  奈米衛星採用MEMS***微型機電一體化系統***中的多重整合技術,利用大規模積體電路的設計思想和製造工藝,不僅把機械部件像電子電路一樣整合起來,而且把感測器、執行器、微處理器以及其他電學和光學系統都集成於一個極小的幾何空間內,形成機電一體化的、具有特定功能的衛星部件或分系統。

  2014年2月,部分墨西哥科學家及相關工作人員在墨西哥普埃布拉州進行研究,希望實現將一奈米衛星發射至太空的目標。如果進展順利的話,三個月內,該奈米衛星將在300公里外高空中的極地軌道上向地球播放音樂。

  從軍事的角度來看,微型衛星作為武器的可愛之處是,敵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它們就潛伏在本國衛星的身旁,一旦有需要,它就可以根據地面指令對目標衛星發動伏擊。 由於重量很輕,微型衛星可以搭乘民用太空發射任務的便車悄悄進入太空。將來,重量和體積都將更小的衛星--重量只有10公斤的"奈米衛星"--也可承擔類似的接近和貼靠任務,這些衛星將在距離地球3.2萬公里以上的同步軌道上執行,在同一軌道上,還有許多

  商業和民用衛星在執行,地面上的人想發現奈米衛星的威脅將非常困難,這種情況使奈米衛星如同具有了隱身術,更適合打伏擊戰。 研究小型衛星技術的國家不只美國,被美國視為優勢的技術也一樣能被其他國家所用,而人類不可能從地面甄別科研微型衛星和"太空雷"之間的區別,因此,要展開有效的太空戰,發現這種威脅是至關重要的。

  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卡特賴特曾在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聽證會上稱,航天器小型化發展趨勢,可能會對美國軌道情報偵察行動構成威脅,美國在20世紀下半期研製的裝備無法搜尋或跟蹤今日更新、更小型的目標,包括微型衛星,這些小型目標和新型微型衛星在軌道上的出現將威脅到美國載人航天飛行計劃,使敵方突然攻擊美國衛星成為可能,限制了美國的太空裝置防護能力。

  正因為如此,美國空軍計劃最早在2008年發射一顆名叫"探路者"的衛星。跟其他間諜衛星一樣,"探路者"基本上是一臺功能強大的高倍望遠鏡。但是,普通的間諜衛星主要用來掃描地面的物體,而"探路者"則只用來追蹤將太空中的其他物體,以此識別對美國航天器構成危險的太空垃圾或他國衛星。最終,由一批間諜衛星組成的天基空間偵察系統將同"探路者"一起收集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