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寫學習報告

  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學習的,不管你是到了哪個崗位都還是要學習,那麼你們知道嗎?下面是為大家帶來的學習報告怎麼寫範文,僅供參考。

  範文1:

  一、手術室

  1.概況

  手術室擁有潔淨手術間***27個***、術前準備間***床位27張***和麻醉恢復間***床位22張***,另新建6臺雜交手術間現未使用,較早實行了術前準備、手術護理、麻醉恢復護理三位一體的科學管理。手術室護理人員100名左右,麻醉恢復室11名護士,除局麻和進重症監護病房的病人外其餘所有病人進麻醉恢復室。年手術量3萬左右,其中50%以上為微創手術,今年估計能達到60%以上。

  手術室佈局合理,環境優雅。手術室共兩層,位於三樓和四樓,中心供應室位於二樓,兩個科室內有內部電梯相連,方便汙染物品與無菌物品的運送,且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汙染環節。手術室與血庫、病理科、重症醫學科及部分影像科室毗近,可快速滿足手術需要。手術室內設有兩部手術病人專用電梯,電梯常規停靠在手術室,電梯門為開啟備用狀態。非手術病人不得使用。

  手術病人家屬等候區為單獨設定區域,與手術室臨近,配有電話及顯示器,可方便呼叫患者家屬,手術進展情況通過顯示器向家屬告知。手術室設有專門的病人家屬談話視窗,用於手術期間病理標本的展示及特殊情況下和患者的溝通。

  手術室設有醫生休息室,裡面配有沙發、電視、飲水機、自助飲料機等設施方便手術醫師在手術的間歇休息。副主任醫生擁有獨立的格子間,可放置私人物品。

  手術室內設有手術員工餐廳,配有專門的售餐處,出售瓶裝飲料及內容豐富的盒飯。就餐人員刷卡就餐,並提供點餐服務。

  更衣室和洗浴間:更衣室內設有衣鏡、木凳,洗浴間配有吹風機和木凳及放置洗漱用品的小櫥。為方便僅需沖洗腳的員工還專門配了洗腳池。

  手術室內配有醫生專用電腦,外科醫生可以在手術室完成下達醫囑等工作。

  2. 護理實行垂直管理,手術室組織結構圖如下:

  3. 人員管理:

  手術室護士分專業,6年以上護士有亞專業組,設有組長和組員,人員相對固定。

  設總務班、器械班、領班、祕書崗位,職責及工作標準明確,1年一輪轉。其中領班負責日常手術質量管理,護士長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科室發展和細節管理上。

  手術室衛生工人屬於傳送部管理,人員相對固定,由護士長監管。手術室外送工人也由傳送部管理,共有7個工人,其中一名為管理者,負責協調及統計工作。

  4.手術室質量管理:

  由領班負責日常的質量管理工作及基礎資料的收集工作,定期進行敏感指標的分析評價和管理質量的評估工作,通過pdca模式進行持續質量改進。

  每個輔助崗位都有明確的崗位職責及工作標準,以崗設人,定期輪轉。

  護士長每月組織科室質量總結工作,內容包括各項質量指標、現存安全隱患、不良事件上報情況等內容。

  5.績效管理

  每月獎金髮放依據崗位係數、工作時間、護士級別等標準進行。如係數依次分為夜班護士、領班護士、帶教護士、白班護士等,護士長除領取科室獎金外,還有職務補助。護士級別作為獎金分配的一項內容。每名護士每天記錄自己的工作時間,領班每天核查後統計,每月彙總按時間作為其中一個因素分配將獎金。

  二、麻醉科管理

  1.概括 麻醉科有59名麻醉醫生、2名麻醉護士、5名技師。2名麻醉護士負責術後急性疼痛的服務,服務範圍包括圍手術期疼痛、無痛人流、無痛介入檢查。急性疼痛服務是由麻醉科醫生、專職疼痛護士和兼職疼痛護士組成。技師分別負責麻醉藥品的管理、麻醉收費、麻醉耗材的管理等工作。設有術前準備室和術後恢復恢復室。術前準備間有27個手術準備床位 ,接受除局麻和急診以外的手術患者。患者提前40分鐘入手術準備間,護士完成患者交接核對、建立靜脈通路、輸注抗生素等。麻醉恢復室有22個恢復床位,配備11名護理人員,負責收住區域麻醉和全身麻醉的患者,所有全麻患者術後均不拔除氣管導管,患者在麻醉恢復室恢復,達標準後拔出氣管導管。達轉出恢復室標準後,轉出。手術準備間和麻醉恢復室由手術室科護士長管理,人員配置合理,裝置先進。麻醉恢復室和手術準備間的設立對圍手術患者進行集中管理,最大限度地縮短手術等候時間,使手術室高效運轉,保障手術患者醫療安全發揮了巨大作用。

  2.培訓 麻醉科是院級重點專科,是全國吸入麻醉藥、靜脈麻醉藥靶控輸注的全國培訓基地。科室十分重視年輕醫師培養和再教育工作,對住院醫師按照衛生部要求進行規範化培訓,規定輪轉的科室及具體要求並定期考核。每日晨7:00-8:00常規進行業務學習,提高麻醉基礎知識水平、英語的讀寫能力和閱讀專業期刊,培養科研能力。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努力與國際接軌,邵逸夫醫院與美國羅馬琳娜大學自建院就保持長期合作,麻醉科定期派出人員交流學習,先後有十餘名醫師從國外培訓歸來。

  3.藥品管理 麻醉科由專人進行普通藥品、貴重藥品及毒麻藥品的分類嚴格管理。毒麻藥品實行基數管理,五專管理。實行麻醉記賬單,術畢由麻醉醫師按實際用藥情況計數,然後由專門人員負責記賬。藥劑科每月對麻醉科的庫存、效期進行核查,對超過庫存的藥品和過期的藥品回收。

  4.合理用藥 麻醉科藥品齊備,能根據不同病情不同患者選擇不同的藥物。術後鎮痛藥物配方和鎮痛模式規範,制定了常規鎮痛處方,規定了用藥的種類、劑量和用法。

  5.亞麻醉專業的建立:麻醉技術的進步促進了學科的發展。由於手術量快速增長,日平均手術百餘例,麻醉科相繼建立了心臟、腔鏡等麻醉亞專業,麻醉人員相對固定。優點是能形成一個長期穩定的手術團隊。手術醫師、麻醉醫師、手術室護理人員長期合作,關係融洽,配合默契,技術嫻熟,能更好地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

  6.術前麻醉訪視於術前一日由麻醉醫師完成訪視,告知並簽寫知情同意書。

  三、手術患者轉運

  1.術前交接:

  病房擇期手術患者的術前交接:

  病房護士把患者病歷和術前用藥交給傳送部工人,病情穩定患者由傳送部工人護送患者至術前準備室;危重患者由護士和傳送部工人一起護送至術前準備室;

  局麻、急診手術患者的術前交接:

  此類手術患者術前不經術前準備室,所在科室護士核對患者身份並根據醫囑做好相應的術前準備和術前用藥;

  局麻患者由主管醫生/責任護士/傳送部工人送至手術室。

  急診手術患者由患者的主管醫生/護士送至手術室門口並與麻醉醫生進行交接,麻醉醫生核對患者姓名、病歷號、床號、術前用藥、術前準備情況等,並直接把患者推入手術間。

  2.術後交接

  經pacu觀察的術後患者交接:

  患者符合出pacu患者,由麻醉醫生開出轉病房醫囑;

  術後復甦室護士電話通知患者所在病房,告知患者回病房時間及需準備的物品;

  pacu護士與傳送部工人一起將患者護送至病房。

  局麻患者術後交接:術後由手術醫生/傳送部工人***根據需要***護送至病房並與病情責任護士交代術後注意事項及用藥。

  術後直接轉icu患者:

  手術結束後,巡迴護士電話通知icu責任護士患者達到時間及需要準備物品;

  麻醉醫生、手術醫生與傳送部工人一起護送患者至icu

  icu醫生、護士及呼吸治療師分別評估患者後與麻醉醫生進行交接。

  四、手術安全核查

  嚴格按相關制度和流程進行。麻醉科主持,護士打鉤,三方按規定的專案進行復述核查。

  五、手術安排

  1.手術室手術檯按科室、日期進行規範安排。

  2.手術檯次由科室住院總安排好後將通知單上傳到手術室。

  六、後勤服務

  1.手術室設有專門的售餐視窗,在此吃飯的人員在此刷卡買飯。食品品種多樣,且價格低廉。

  2.全部物品由傳送部人員下收下送。

  ***七***連臺手術

  1.每月統計外科醫生每日首臺手術定點開臺率,並公佈

  2.提高接臺手術工作效率,前一臺手術結束出手術室到第二臺能夠控制在45分鐘左右,下一個工作目標為控制在35分鐘到40分鐘。

  範文2:

  在新形勢下,怎麼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為支部的發展服務,這一直是我們支部關注的問題。根據黨委、宣傳部年初的工作安排,按照黨委的部署並結合我們的實際情況,我們積極進行準備,就全面開展“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大討論活動作了具體安排和組織落實。層層動員發動,分階段分步驟地進行了宣傳、學習、討論、評價。現將“大討論”中我們支部具體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認清形勢,轉變觀念,責任明確,落實到人。

  市場經濟飛速發展,不破不立,立而求新,這或許就是市場經濟一條遊戲規則。在此情況下,個人的思想要跟得上形勢發展的需要,才能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因此,我們黨支部一接到“大討論”檔案,就召開了支委會和班組長骨幹會,向大家傳達了檔案精神,大家經過討論,達成了共識,認為思想觀念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影響全域性、統率全域性,對迎接新挑戰、促進新發展具有先導作用。思想觀念是個總開關,觀念一變,地闊天寬,觀念不發生轉變,其他各項工作都直接受到制約和影響。

  二、上下一心,團結一致,努力轉變,力求更好。

  團結是一個班子、一支隊伍有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前提,是發揮整體功能不可或缺的基礎。支部書記萬滿珍在原來開展“大討論”的基礎上,狠抓落實,務求實效。在她的領導下,我們黨支部更著重地強調“團隊精神”。經過學習,大家思想更新了,也充分認識到了實際工作中團結的重要性。並且,支部各位領導幹部率先垂範,在工作中體現出了“團結、高效、求實、創新、拼搏”的財政精神,把講原則、講紀律、講制度基礎上的團結放在了第一位。

  同志們在領導幹部的表率作用下,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圍和學習氛圍,相互加強了溝通,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研究。

  對於幹部,支部改變說教為主的工作方式,通過組織他們參加“拓展訓練”,提高了個人解決問題的能力,樹立了相互配合,相互支援的團隊精神和整體意識,改進了內部的溝通和資訊交流工作。

  而幹部在領導幹部的表率作用下,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圍和學習氛圍,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研究。在換位思考中意識到自己有哪些舊觀念是需要拋棄的,哪些新觀念是需要樹立的,擺正了自己與單位的關係、明確了勞動與報酬之間的關係,樹立了新的財政觀念。願意努力去學習新的東西,自我充實,自我提高,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努力創新,力求更好。表現在具體工作中就是找藉口的少了,發牢騷的少了,責任感增強了,都力爭成為一個勤奮敬業的人,一個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

  三、工作紮實,作風嚴謹,形式多樣,宣教全面

  為了使幹部的思想從根本上改變,而不是流於形式,支部結合“學習型組織”的活動,對職工進行全方位的“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宣教,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讓幹部觀念的改變成為自身的一種本能。為了讓幹部易於接受,支部採用了多種方式進行工作。為此,先後組織了寫心得,參加“科學發展放光芒”演講比賽和“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問卷調查等活動。在活動中,演講比賽共評出了獲獎者8名。彙總心得47份,問卷調查78份。最後,支部對心得及問卷調查得來的結果進行彙總分析,正是通過這些活動,支部掌握了職工對“大討論”活動的認識水平,知曉了職工思想觀念的真切動態。因面能針對從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教育內容,以便讓思想工作做到實處,能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黨支部在這些活動的基礎上,還組織開展了學習“工作中的三個標點符號”、“盡力而為和全力以赴”、《沒有任何藉口》和《細節決定成敗》等書籍內容。以期提高職工的思想理念和文化品位,增強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以人為本,促進幹部的全面發展。

  人是一切活動的主體,所有的一切最終還得通過幹部自身的工作起作用。因此,在工作中我們支部堅持了以人為本的方式,從幾個方面加強了工作。

  1、感情的含量。就是要有包容性,善解人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讓幹部感到可親可信,這樣所講的道理才易讓他們接受。

  2、民主的含量。即是在民主氛圍上下功夫,努力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統一意至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局面,不能用粗暴的方式對待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