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文言文閱讀原文附答案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論證嚴密、雄辯有力的說理散文。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文言文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文言文閱讀原文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文言文閱讀題目

  【小題1】下列劃線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入則無法家拂士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B.人恆過,然後能改然則何時而樂耶

  C.舜發於畎畝之中皆以美於徐公

  D.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小題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

  ***1***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小題3】閱讀全文,回答下列問題。***3分***

  ***1***文章開頭列舉了六位古代聖君賢臣,他們經歷艱苦磨難後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業。在歷史長河中,這樣的事例還很多,請你用簡潔的語言再列舉一例。***2分***

  ***2***“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一句論證了論點中的“”。

  【小題4】結合自身經歷,談談你對“人恆過,然後能改”這句話的理解與認識。***3分***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文言文閱讀答案

  【小題1】B

  【小題2】***1***用這些辦法來使他的心驚動,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增加他過去所沒有的才能。

  ***2***這樣人們才會明白憂患激勵人奮起,使人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使人委靡,必將導致滅亡。

  【小題3】示例:***1***司馬遷在遭受腐刑後,忍辱負重,發憤著書,最後完成了驚世之作《史記》。***2***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洲離退後獨守荒山20多年,離世前把價值3億多元的林場無償捐獻給國家。***寫出人名、成就1分;寫出磨難經歷1分***

  ***2***死於安樂

  【小題4】示例:“人恆過,然後能改”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常常會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錯誤***1分***。我認為一個人犯錯是難免的,但犯錯後並不可怕,只要知錯、認錯,就能改錯。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進步,不斷完善自我***2分***。

  解析

  【小題1】A項中“則”的意思分別是“如果”,“就是”;C項中“於”的意思分別是“在、從”,“比”;D項中的“而”分別表順接、轉接。

  【小題2】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注意對句子中關鍵詞的理解和重點句式的調整。

  【小題3】所舉事例必須具有典型性,概括性,針對性,這樣的事例才具有說服力。

  【小題4】只要觀點正確,有理有據,文通句順,書寫認真即可。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文言文閱讀參考譯文

  舜從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築牆的勞作之中被任用,膠鬲從販魚賣鹽中被任用,管夷吾被從獄官手裡救出來並受到任用,孫叔敖從海濱隱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從奴隸市場裡贖買回來並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這個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使他筋骨勞累,使他忍飢挨餓,使他受盡貧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顛倒錯亂,用來使他的內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堅韌起來,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原來沒有的才能。

  一個人,常常發生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在內心裡困惑,思慮阻塞.然後才能知道有所作為;別人憤怒表現在臉色上,怨恨吐發在言語中,然後才能被人所知曉。***如果***一個國家,在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實力相當、足以抗衡的國家和來自國外的禍患,這樣的國家就常常會走向滅亡。

  這樣以後才知道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的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