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態度自我評價問卷

  這個問卷主要是對包括社會科和理科在內的各種學習活動的興趣之有無進行診斷。所用的肯定,部分肯定,否定的回答方式同上。

  1、查閱地圖、表、圖等。 ***喜歡 既不喜歡也不討厭 討厭***

  2、查閱歷史性書籍。 ***喜歡 既不喜歡也不討厭 討厭***

  3、到商店、工廠等社會環境中去,對社會問題進行調查。 ***喜歡 既不喜歡也不討厭 討厭***

  4、讀報紙瞭解社會的變化。 ***喜歡 既不喜歡也不討厭 討厭***

  5、就社會問題寫文章。 ***喜歡 既不喜歡也不討厭 討厭***

  6、讀科學常識的書。 ***喜歡 既不喜歡也不討厭 討厭***

  7、動手參加理科的實驗活動。 ***喜歡 既不喜歡也不討厭 討厭***

  8、讀著名社會活動家的傳記。 ***喜歡 既不喜歡也不討厭 討厭***

  9、採集動植物標本。 ***喜歡 既不喜歡也不討厭 討厭***

  10、擺弄各種機械製品。 ***喜歡 既不喜歡也不討厭 討厭***

  ***三***對學習態度、習慣、興趣的相互評價法

  就學習態度、習慣、興趣讓學生進行評價的另一種方法是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這種評價即使是學生之間完全對等的評價,就其強調自我確認與反饋的功能,以及減少他律的評價的弱點而言,還是不如學生的自我評價。但是,如果把對班上其他人進行評價的過程當做自我反省的機會的話,它就具有了自我評價的性質。而且,與自我評價易受主觀因素影響的欠缺相比,相互評價更具有客觀性和可信賴性。如果能成功運用這一方法,可望得到比教師的觀察評價更具有可信賴性的結果。

  相互評價最常見、最簡便的方法是通過班級之間、小組之間的討論進行評價。例如,就小組的理科實驗或小組的體育活動的協作性、積極性、責任感、認真程度等學習態度相互交流意見、反省,就是一種相互評價。如果採用較具有技術性的辦法的話,目前最好的辦法是“猜猜他是誰測試法”。

  “猜猜他是誰測試法”是由Hartshorre,H等人提出的,為了評價學生的態度、行動、能力,綜合相互瞭解的同班同學的意見而作出判斷的方法。根據橋本重治教授的研究,這種方法的可信賴度達到0.7-0.8,對於這些難於測定的態度、行動、能力的評價,應該說是比較高的。

  下面是一個運用“猜猜他是誰測試法”評價學習態度的例子。這是一個為調查學生在社會科討論活動中的態度而設計的測試。

  以下各問,是班級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誰與問題相近,寫出3個人的姓名來。如果認為實在沒有相符的人,可以不寫,但要求儘可能地寫出來。

  1、 A:在班上的討論活動中,總是靜靜地認真地聽取他人意見的是誰?

  B:相反,根本不想聽別人意見的是誰?

  2、 A:在班上的討論活動中,能夠經常發表個人意見的是誰?

  B:相反,基本上不發表意見的是誰?

  3、 A:認真思考歸納之後發表意見的是誰?

  B:相反,想到事情馬上就說出來的是誰?

  4、 A:即使自己的意見遭到了反對,也積極主張尋找共同點的是誰?

  B:被別人反對後,就馬上不說話的人是誰?

  這樣,從正反兩個方面讓學生去評價,在正的方面被一個同學寫上名字時得1分,在反的方面被一個同學寫上名字時得-1分,其代數和就是這個學生的得分。

  下面是一個運用“猜猜他是誰測試法”評價學習習慣的例子。在此省去有關的說明。仍然是寫出2—3名同學的名字。

  1、A:如果有不明白的問題,總是請教老師和同學的是誰?

  B:相反,不明白也不問的是誰?

  2、A:記筆記總是非常認真和整齊的是誰?

  B:相反,根本不作筆記的是誰?

  3、A:在家裡,堅持按計劃複習的是誰?

  B:相反,在家裡沒有複習習慣的是誰?

  4、A:每天都能準備好必備的學習用品的是誰?

  B:相反,經常忘記帶學習用品的是誰?

  最後是關於理科的學習興趣的“猜猜他是誰”的例子。讓學生回答誰最符合下面的敘述,最多寫出3人。

  1、喜歡採集並調查植物、昆蟲標本的是誰?

  2、喜歡收集並研究各種奇形怪石的是誰?

  3、喜歡飼養並研究小魚、小鳥等小動物的是誰?

  4、喜歡製作、擺弄各種機械器具的是誰?

  5、有不明白的問題,自己動手作實驗,並進行研究的是誰?

  6、對天文等感興趣,經常在夜晚觀測星星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