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青花玲瓏瓷介紹
景德鎮青花玲瓏瓷是漢族制瓷工藝中的珍品,是明永樂年間在鏤空工藝的基礎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鏤成點點米粒狀,被人們稱為"米通",又叫玲瓏眼,再填入玲瓏釉料,並配上青花裝飾,入窯燒製而成。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景德鎮青花玲瓏瓷簡介
景德鎮青花玲瓏瓷是明永樂年間在鏤空工藝的基礎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鏤成點點米粒狀,被人們稱為“米通”,又叫玲瓏眼,再填入玲瓏釉料,並配上青花裝飾,入窯燒製而成。它顯得靈巧、明徹、透剔,特別高雅秀潔。青花玲瓏是把青花與玲瓏在工藝製作和藝術處理上巧妙加以揉合的產物,碧綠透明的玲瓏和淡雅青翠的青花相互襯托,其釉面白裡泛青,料色青翠欲滴,玲瓏碧綠透明,釉中有釉,花裡有花,結合得天衣無縫,展示著我國古代制瓷業高度的技術成就和藝術成就。
景德鎮青花玲瓏瓷工藝特點
玲瓏瓷又稱“米花”,日本人稱為“米通”,西方人把它叫做“嵌玻璃的瓷器”。它採用鏤雕技法先在瓷器坯體上鏤出若干一定形狀的玲瓏眼,用特製的玲瓏釉把眼填平,再繪以青花,施釉後高溫燒成。青花玲瓏以其玲瓏剔透、幽靜雅緻、精巧細膩、樸素大方的藝術特色,給人以清新明快之感,為人們所推崇備至。
“缺陷”造就的奇葩
玲瓏瓷器的產生源於產品缺陷。在宋代,景德鎮瓷器中有一種叫薰爐的產品,爐蓋採用鏤空裝飾。可能由於偶然,在燒成薰爐的過程中,由於釉料的高溫流動性好,加之燒成溫度往往控制不嚴,使窯內溫度過高,從而使釉料熔融後流動而將爐蓋上的孔洞填平,出窯後對光一照,光亮透明。
這種偶然的產品缺陷卻使工匠們大受啟發,終於在明代永樂年間成功燒製出晶瑩剔透的玲瓏瓷器。
到明中期成化年間,景德鎮不僅能夠成批生產玲瓏瓷器,還把晶瑩剔透的玲瓏與青翠幽雅的青花結合,組成巧奪天工的圖案,燒造出聞名於世的青花玲瓏瓷器,成為景德鎮瓷器中的一代名品。
現代,青花玲瓏瓷主要集中在餐具、茶具等日用瓷上面。在創意陶瓷方面,景德鎮陶瓷藝人也將玲瓏瓷做到了青花瓷首飾上。結合現代美的青花玲瓏瓷器,是景德鎮創意陶瓷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