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青花瓷

  是中華傳統名瓷之一,產地為江西景德鎮,被人們稱為人間瑰寶。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青花瓷簡介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青花是運用天然鈷料在白泥上進行繪畫裝飾,再罩以透明釉,然後在高溫1300攝氏度上下一次燒成,使色料充分滲透於坯釉之中,呈現青翠欲滴的藍色花紋,顯得幽倩美觀,明淨素雅。青花是中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裝飾,是釉下彩瓷的一種,也是中國陶瓷裝飾中較早發明的方法之一。

  青花瓷歷史

  青花是景德鎮的四大傳統名瓷之一,起始於唐宋,成熟於元代。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在原料,工藝,設計等等領域都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從元代青花瓷一直流傳到2012年,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唐青花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處於青花瓷的濫觴期。2012年能見到的標本有20世紀70—80年代揚州出土的青花瓷殘片二十餘片;香港馮平山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青花條紋復;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收藏的一件花卉紋碗;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魚藻紋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點彩梅朵紋器蓋。通過對揚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進行研究,並對唐代鞏縣窯的物質和技術條件進行分析,初步斷定唐青花的產地是河南鞏縣窯。2012年來在鞏縣窯窯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標本,由此進一步確認了唐青花的產地就在河南鞏縣窯。

  從揚州出土的青花瓷片來看,其青料髮色濃豔,帶結晶斑,為低錳低鐵含銅鈷料,應是從中西亞地區進口的鈷料。胎質多粗鬆,呈米灰色,燒結度較差。底釉白中泛黃,釉質較粗。胎釉之間施化妝土。器型以小件為主,有復、碗、罐、蓋等。紋飾除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收藏的魚藻紋罐以外,其餘的均為花草紋。其中花草紋又分兩大類,一類是典型的中國傳統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為多見;另一類是在菱形等幾何圖形中夾以散葉紋,為典型的阿拉伯圖案紋飾。從這一點看來,並結合唐青花出土較多的地點***揚州為唐代重要港口***,可證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銷。

  宋青花

  唐青花經過初創期以後,並沒有迅速發展起來,而是走向了衰敗。到目前為止,我們能見到的宋青花只有從兩處塔基遺址出土的十餘片瓷片。一是1957年發掘於浙江省龍泉縣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殘片。該塔的塔磚上有絕對紀年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另一處是1970年在浙江省紹興市環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殘片。該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證明此塔建於南宋鹹淳元年***1265年***。

  這十餘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殘片。胎質有的較粗,有的較細。紋飾有菊花紋、圓圈紋、弦紋、線紋等。青花髮色前一處的較濃、發黑;後一處的較淡。髮色較黑者,應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緣故。浙江省本身就有著豐富的鈷土礦,這些青花瓷應該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鈷料。它們與唐青花並無直接的延續關係。

  元青花

  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元青花瓷的胎由於採用了“瓷石+高嶺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燒成溫度提高,焙燒過程中的變形率減少。多數器物的胎體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實飽滿。胎色略帶灰、黃,胎質疏鬆。底釉分青白和卵白兩種,乳濁感強。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國產料和進口料兩種:國產料為高錳低鐵型青料,呈色青藍偏灰黑;進口料為低錳高鐵型青料,呈色青翠濃豔,有鐵鏽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國產料和進口料並用的情況。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鎮墓器等類,尤以竹節高足杯、帶座器、鎮墓器最具時代特色。除玉壺春底足蕩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無釉,見火石紅。

  元青花的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筆法以一筆點劃多見,流暢有力;勾勒渲染則粗壯沉著。主題紋飾的題材有人物、動物、植物、詩文等。人物有高士圖***四愛圖***、歷史人物等;動物有龍鳳、麒麟、鴛鴦、游魚等;植物常見的有牡丹、蓮花、蘭花、松竹梅、靈芝、花葉、瓜果等;詩文極少見。所畫牡丹的花瓣多留白邊;龍紋為小頭、細頸、長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鱗紋多為網格狀,矯健而凶猛。輔助紋飾多為卷草、蓮瓣、古錢、海水、回紋、朵雲、蕉葉等。蓮瓣紋形狀似“大括號”,蓮瓣中常繪道家雜寶;如意雲紋中常繪海八怪或折枝蓮花、纏枝花卉,繪三階雲;蕉葉中梗為實心***填滿青料***;海水紋為粗線與細線描繪相結合。

  明清青花

  明清時期是青花瓷器達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時期。明永樂、宣德時期是青花瓷器發展的一個高峰,以製作精美著稱;清康熙時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發展到了巔峰;清乾隆以後因粉彩瓷的發展而逐漸走向衰退,雖在清末***光緒***時一度中興,最終無法延續康熙朝的盛勢。總的說來,這一時期的官窯器製作嚴謹、精緻;民窯器則隨意、灑脫,畫面寫意性強。從明晚期開始,青花繪畫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國畫繪畫技法的元素。

  青花瓷分類

  青花瓷的分類有很多版本,按照器型分有很多種,按照工藝,用途等等又可以分為很多種,簡單的可以分為仿古青花瓷,和現代青花瓷。

  青花瓷工藝

  青花瓷在各時代都有其不同的特點,現代的青花瓷既傳承了古代的精巧工藝,又有創新。從功能上分,現代青花瓷大致可分為三種:日用瓷、仿古瓷、藝術瓷。在裝飾形式上,青花還經常與釉裡紅、顏色釉、粉彩、古彩、新彩、玲瓏等形式結合起來,相互襯托而形成青花鬥彩***瓷器上的藍色部分先直接在胎上施青花釉並留白,上釉燒成後再用釉上彩料彩繪其留白部分,最後再次入爐烘燒***、青花釉裡紅***以氧化銅在瓷胎上繪製圖紋後施以透明釉,並在高溫還原焰中燒成,紋飾在釉下呈現紅色***等種類。

  景德鎮陶瓷的工藝有72道工序,而青花瓷的工藝跟景德鎮普通陶瓷的工藝大體相當,青花瓷尤為珍貴源於其繪畫藝術設計的文化內涵和藝術特質,青花瓷的成功率,源於很多細節,青花的髮色,窯溫,釉面厚度,釉料的選擇等等,眾多的因素造成了青花瓷的成功率很低,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