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快遞企業棄加盟而改直營

  近一年來,人人快遞一直處在風口浪尖。

  先因點對點的分享模式“一夜爆紅”,後又被不少地方郵政部門叫停。就在人人快遞幾乎快要淡出人們的視線時,創始人謝勤透露:“日前完成來自騰訊和高榕資本的1500萬美元A輪融資,而月底前就可完成A +輪融資,B輪融資也基本敲定。”

  圍繞外送服務的“最後一公里”漸成紅海,各領域創業者覬覦,同時引來無數資本。對此,謝勤認為:“眾包模式因其避開最大的配送成本更有想象空間,但誠信系統的完善與否仍是關鍵。”

  棄加盟改直營

  直營模式更適合新興的模式和網際網路企業。

  創始人謝勤近半年來幾乎很少在媒體上露面。與其說這半年他和人人快遞在尋求一種更加安全的“活法”,不如說這種“分享經濟”的眾包模式一直在試水國內的本土市場。人人快遞雖是本土原創的創業想法,但是卻與國外爆紅的Uber和Airbnb等模式異曲同工。

  這類分享式的眾包模式要嘗試本地化的切入點,也要不斷試水既有規則或者利益既得者的底線,同時還要培育新的使用者市場和使用者習慣。用謝勤的話說:“這半年其實不斷地在做調整。不過眾包模式肯定是未來的趨勢,這點毋庸置疑。”

  對於這種新興的商業模式,謝勤“以退為進”,把加盟模式改為直營模式。“當初為了快速推進市場,一度採取了加盟的模式,加盟商最多的時候達100多家,遍佈全國。”但謝勤發現,對於這種新型的眾包模式來說,加盟模式非常難保持其一致性,市場的需求和反應都會慢很多。

  謝勤分析:“做網際網路企業追求一致性,而有些地方加盟商的差異性太大,做法不太一致,比較難以把控;網際網路是沒有地域性,不同地區政策的監管其實讓這種加盟模式非常尷尬。”

  “網際網路前期主要目的是沉澱客戶,不會太追求利潤,傳統行業追求的就是效益,從這一點來講也是有衝突的。”謝勤反思道。

  於是,謝勤開始調整策略,希望找到一種適合網際網路企業的玩法。收回了以前分散在各地的加盟商,全部改為直營模式。目前人人快遞的市場重點放在了北上廣深、杭州、成都等一線城市和準一線城市。“這樣可以更容易提高服務質量和使用者體驗度,在管理上能夠做得更好。”謝勤說。

  人人快遞同時開始專注對產品進行優化,尋求更加細分的市場和需求進一步試水。

  餐送:“輕”切入 控成本

  配送服務關鍵是降低成本眾包模式有天然優勢

  曾經面對部分地方部門的叫停以及輿論的質疑,謝勤一度想把人人快遞改名,將“快遞”淡化。謝勤稱:“其實我們並非想做快遞,而更側重於包括鮮花、蛋糕等同城配送和代購服務。”

  日前人人快遞開始推出子APP“餐送”。包括生鮮電商、外賣O 2O等領域都或深或淺地參與到“最後一公里”的爭奪戰中。以眾包模式為特色的人人快遞涉入這片紅海,出於怎樣的考慮?

  謝勤告訴記者:“我們平時在做鮮花和蛋糕配送的時候,一些飯店有了這樣的合作訴求,通過資料分析發現這塊市場的確夠大。所以開始切入同城的短距離餐飲配送業務。”

  事實上,包括外賣O 2O領域的創業公司日前紛紛獲得融資。比如“餓了麼”走輕模式之路,以訂單流量平臺智取市場單量;“點我吧”、“零號線”則深耕配送環節選擇重模式。對此,謝勤認為重模式包括配送員等成本過重,導致進入燒錢大戰,而眾包模式或更有想象空間。

  也正是基於這種模式,謝勤告訴記者:“這種不需要過於比拼資本的模式其實對於投資人是挺有吸引力的。我們接洽了太多的投資人,最近完成了A輪融資,事實上B輪融資基本也到了收尾的階段。”

  信任體系做壁壘

  國內分享經濟創業者忌急功近利,沉澱下來研究誠信體系更靠譜

  除了對市場的“以守為進”、對產品的“細分落地”,這半年謝勤也一直在信用體系上下工夫。事實上,分享模式在國內落地最為詬病的也是國內的誠信系統的不完善。

  在謝勤看來,目前國內分享經濟創業者很少會“提前”考慮誠信體系,而只是問題出現時才想到去彌補誠信這一系統。人人快遞這樣一個產品其實並不難構建,最關鍵是這個誠信體系耗費精力和時間,需要資料的沉澱,但卻也是最為重要的環節。他對南都記者表示:“如果誠信系統建立起來,政策這一關並不難。”

  對此,人人快遞從三方面建立了信用體系。一是個人金融信用,比如身份證、信用卡、貸款情況等;二是利用近一年來沉澱的百萬使用者搭建信用體系管理,來判定網上交易信用情況;三是業務交易信用,比如自由快遞人是否按時送貨,每次的客戶評價都是信用的積累。這些決定了配送員可以接什麼樣的單、是否有接單的權利,甚至做出一些不同的折扣。

  另外,保證全程視覺化,發貨、取貨等各個環節都要拍照,還可以追蹤配送員的位置,讓顧客瞭解快遞的運輸狀態。再次,對商品進行保價,平臺會凍結自由快遞人銀行卡中相應商品價值的錢,只有顧客收到貨之後這部分資金才會解凍。當自由快遞人把貨送到之後,顧客與自由快遞人的資訊都會互相遮蔽,雙方資訊都會得到保護。

  謝勤認為,誠信體系仍是人人快遞的核心壁壘。他說“眾包這種模式需要足夠的時間來打基礎。如果誠信體系沒建立起來,最多就是作為一個釋出資訊的平臺,沒有一個實質性的保障。”

  風言風語

  高榕資本合夥人 高翔

  眾包模式改變傳統行業

  我們一直對網際網路改造傳統行業這一領域很感興趣。去年在媒體上得知人人快遞的模式時,其實很多做法和我們的想法比較接近,比如用眾包的方式解決傳統行業的一些問題,而且從大方向來講眾包模式的效率比公司的模式要更好,至於說最終能不能在中國真正執行起來,這個要看公司的運營和行業的發展,從大方向來講是有機會的。

  最近大家都在看好“最後一公里”,其實大家都是看到了生活服務類的市場,大家運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最終大家都會找到不同的切入點,現在大部分還在摸索當中。人人快遞屬於輕模式。但從眾包平臺來講,信用體系這一塊卻很重。信用體系的建立肯定是眾包平臺最核心的一個點,如果能夠把這塊建立起來,讓自由快遞員和這個平臺更高效地去匹配、去服務,那麼這個品牌的價值才會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