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調人格與境界的天成現代文閱讀原文附答案

  當格調論涉及古今之爭、情理之爭、內容與形式之爭時,道德與審美、人格與文風的關係問題就凸顯出來。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格調:人格與境界的天成》現代文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格調:人格與境界的天成》現代文閱讀原文

  格調作為詩論術語,是要求詩歌既具有美的形式,又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前者是調的審美含義決定的,後者是格的人格、道德含義決定的。這兩個字起初是並舉而非連用的,連用之後,有時也還分而論之。

  皎然《詩式》中說謝靈運的詩其格高,其調逸,這裡的格是就內容整體而言的,是謝靈運特立獨行的人格轉化成的精神境界;調不單指音調,是就形式整體而言的,指英音調和諧而自由,遣詞造句縱心任情。歐陽修的《六一詩話》論格而不論調,如說鄭谷詩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此格指的是詩的境界。又說晚唐詩人無復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務以精意相高。此格是詩人胸懷、境界賦予作品的總體風格。嚴羽《滄浪詩話詩辨》中說:詩之法有五,體制、格力、氣象、興趣、音節。前三者大體對應于格,後二者則是對應調。嚴羽系統地探討詩法,後世詩法及文法的基本問題大多不出照;範圍。寬泛意義上的格調論,包括思想要求和藝木要求、內容與形式關係以及整體上效法古典還是重視新變的古今之爭問題,而這些問題在《滄浪詩話》中都有所涉及,故而嚴羽被視為開後世格調論先河之人。

  格調在詩文評中的連用標誌著格調論正式出現,但其含意不固定,有時偏於格的含義,是就內容而言的思想境界:有時偏於調的含義,是就形式而言的審美性。因為格指詩歌體制、是觀作品整體,所以就有了格局、境界的意思。概括明代的格調論,格是詩歌體制、整體格局,是知覺層面的詩歌內容,指代作品的境界和思想價值:調則是聽覺層面的音節聲調,與視覺層西的詩體四、五、七言、長短句等相應,關乎情緒和感覺:不一一定涉及意義。二者的結舍,是形式美與或高遠或深沉境界的一體,只是在具體.的詩文評論申可能偏於採一方面的意義。

  格調論除討論詩歌的形式與境界外,還展開了兩個具有一般性的文論問題,一是崇古還是創新;二是重內容還是重形式,主情還是主理。

  值得重視的是,當格調論涉及古今之爭、情理之爭、內容與形式之爭時,道德與審美、人格與文風的關係問題就凸顯出來。從孔子、劉勰到韓愈,都注重傳統道德的永恆價值,要求文章傳播正確思想,培育健全情志,同時也對作者的思想境界和藝術品位提出了高要求。明清學者繼承了這一思想傳統:將人格與文章、藝術風格統一起來。作為格調論的總結者的沈德潛在《說詩啐語》中說,六朝發揮了秦漢樂府的形式美、音樂美,至唐詩格律工整,興寄和詩教則有所缺失,他要求不僅學習唐詩的聲律美,更要追溯古詩的思想境界。現當代學者論及格調時,同樣是:腎人格和文風統一起來。評說一個人、一部書,一件藝術作品及其他審美物件之格調有無、高低,可能是道德評判,也可能是審美評判,可能是就內在精神境界而言,也可能是就外在風範而言,當然更可能是兼而有之。

  ***選自《文史知識格調:人格與境界的天成》,2016年7期***

  《格調:人格與境界的天成》現代文閱讀題目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格調要求詩既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又具有美的形式,前者由格的人格、道德含義決定。後者由調的審美含義決定。

  B.論述詩歌時,剛開始格調是分開用的,後來兩個字連用正式出現了格調論,但其含義不同定,有時偏於格,有時偏於調。

  C.歐陌修論述鄭谷詩格不甚高的格是指詩歌的境界,論述晚唐詩人無復李、杜豪放之鉻的格指詩的總體風格。

  D.嚴羽在《滄浪詩話》中對詩歌思想和藝術、內容和形式的關係以及整體效法古典還是重視新變等進行了比較粗疏寬泛的論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格調連起來用是詩形式美與高遠或深沉的境界的結合,標誌著格調論的正式出現,自此論詩就要偏重於境界方面。

  B.明代用格調論評論詩歌時,格指詩的格局、體制問題,指代詩的境界和思想價值;調是音節聲調,關乎情緒和感覺。

  C.沈德潛認為不僅要學唐詩的聲律美,更要學六朝的古詩,因為其不僅具有形式美、音樂美,而且在興寄、詩教上要唐詩好。

  D.現當代學者論述格調時,把人格和文風統一起來,可能是道德評判也可能是審美評判,可能涉及精神境界、外在風範等。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皎然《詩式》中從格調角度討論了謝靈運詩的內容和形式,從內容上討論其詩歌的精神境界,從形式上體會詩人的隨性。

  B.嚴羽把詩法概括為五類,體制、榜力、氣象對應格、興趣、音,節對應調,後世探討詩、文法都在此範疇。

  C.格調論討論的崇古與創新、重內容與重形式、主情與主理的問題,涉及到道德與審美、人格和文風的關係等問題。

  D.古代很多人重視文章的傳統道德與藝術品位,要求文章不僅要有正確思想、健全情志,而且要使人格與文章、藝術風格統一。

  《格調:人格與境界的天成》現代文閱讀答案

  1.D【解析】本題考查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的能力。進行了比較粗疏寬泛的論述錯誤,原文嚴羽系統地探討詩法,後世詩法及文法的基本問題大多不出此範圍。寬泛意義上的格調論,

  2.A【解析】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自此論詩就要偏重於境界方面於文無據。

  3.B【解析】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後世探討詩、文法都在此範疇錯誤,說法絕對,原文是嚴羽系統地探討詩法,後世詩法及文法的基本問題大多不出此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