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王維的十九種方式閱讀答案

  《閱讀王維的十九種方式》彙集了1980年以前西方對於王維《鹿柴》一詩的十六種譯文,其中包括十三種英譯、兩種法譯、一種西班牙語譯文,溫伯格對之一一作出點評。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閱讀王維的十九種方式》閱讀材料

  在很多人看來,詩歌翻譯是所得不償勞的事情。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甚至乾脆地說,詩一旦被翻譯,就面目全非。至於中國古詩西譯的艱難,就更顯得觸目驚心,由此而引發的中國古詩不能翻譯的議論,也是紛紜不已。然而這種意見顯然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對於翻譯這種文明交流的重要媒介,更需要的是對其可能性的細緻探討。作為中國讀者,我們容易讀到中國翻譯家對古詩西譯的意見,我們也更容易相信,憑藉母語和文化上的優勢,這些翻譯家更有資格來分析古詩傳譯的成功與侷限。這種認識其實很值得反思,在北美一些大學有關東亞文明的課堂上,有一本小書經常被當作重要的參考,它正為上述反思提供了有趣的視角。

  這部小書,是由美國翻譯家艾略特·溫伯格與墨西哥著名詩人帕斯合著的《閱讀王維的十九種方式》。書中彙集了1980年以前西方對於王維《鹿柴》一詩的十六種譯文,其中包括十三種英譯、兩種法譯、一種西班牙語譯文,溫伯格對之一一作出點評。此書作者溫伯格,是一位優秀的翻譯家,他曾大量翻譯過帕斯等拉美作家的作品;在中文方面,他與人合作,譯有北島的詩集。

  與堅決否定翻譯的意見不同的是,溫伯格認為詩是值得翻譯的:“偉大的詩作總是被不斷變形,不斷翻譯,一首詩倘若只能原封不動,那它就無足觀。”這不是翻譯家對自身職業的偏袒,而是出於對翻譯的獨特認識。溫伯格提出,翻譯其實是一種閱讀闡釋行為,正如任何閱讀闡釋都因為要融入闡釋者的智性與情感因而不可能產生完全相同的闡釋一樣,翻譯也將因為翻譯者本身條件的差別因而不可能產生完全相同的翻譯。任何一種翻譯,都是一種和原作交流的方式,溫伯格對自己點評的各種譯文,以並列的方式提出,其中不僅各種語種的譯文並存,佳譯與劣譯共在,甚至以漢字和拼音寫就的原作,以及用英語逐字一一對應的譯作也作為三種方式並列其中,所以此書以“十九種方式”命名。將翻譯視為闡釋與交流,而不是對原作的存真復原,是溫伯格異常鮮明的看法,這也許就是他身為西方人,而自信可以點評古詩西譯之得失的重要原因。在溫伯格看來,翻譯中重要的是譯者與原作進行闡釋與交流的能力,而單純文化背景與語言習慣的熟稔,倘若不能融貫於生動的交流之中,就未必是可稱道的優勢。

  《閱讀王維的十九種方式》閱讀題目

  小題1:作者說“這種意見顯然是不可取的”對“這種意見”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

  A.中國古詩不能翻譯。 B.因為翻譯工作太難而不願進行。

  C詩歌翻譯是所得不償勞的事情。 D.因為交流之艱難而否定交流之可能。

  小題2:.對第一、二自然段內容的理解或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過去一直有人認為,憑藉母語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優勢,中國翻譯家實現中國古詩西譯,效果肯定會更好一些。

  B.溫伯格遴選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比較典型的《鹿柴》的十九種文字作為例子,來說明自己的古詩西譯認識。

  C.第二段中提及溫伯格包括中詩西譯的翻譯成果,實際上是從側面來表明,溫伯格的認識有其深厚的實踐基礎。

  D.溫伯格站在一個西方翻譯家的角度對中國古詩西譯所作的獨特觀察,已經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和積極迴應。

  小題3:對第三自然段內容的理解或分析,不符合溫伯格認識的一項是*** ***

  A.一首或一部詩作只有在被不斷變形、不斷翻譯之中,才可以見出其真正意義所在。

  B.正如“有一千個讀者,便會有一千個哈姆萊特”所揭示的一樣,同一部作品的翻譯也會因翻譯家不同而面貌不同。

  C.《閱讀王維的十九種方式》的命名以及付諸出版,不僅僅是一種翻譯實踐的總結,更是一種翻譯思想的昭示。

  D.文化背景以及語言習慣的熟稔,對於翻譯行為的完成及翻譯成果的質量保證而言,當然是可以發揮積極作用的。

  《閱讀王維的十九種方式》閱讀答案

  小題1:C

  小題1:D

  小題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