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作文選材技巧

  作文選材也是初中語文寫作中的重要一點,一篇作文寫得好與不好與作文的選材有著密切的聯絡。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們整理的關於的相關內容,希望你們會喜歡!

  

  1、選材要著眼於新

  選材新而立意深,著眼於新鮮材料,對深化中心效果明顯。以“20年後的我”為題,全班60名同學,除了少數學生選擇當教師等職業外,絕大多數學生選擇當縣長、市長、經理、老闆,為的是“自己擁有高檔小汽車,住高級別墅,把父母接到城裡好好享受,把兄弟姐妹的工作安排好等等。這顯然落入了選材俗的窠臼。有一位同學則以一位水利專家為人們尋找淡水四處奔波,從而喚起人們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的危機意識。這樣寫就深刻多了。選材要新,材料選得好,作文就成功了一半。這裡的“選得好”,除了指有意義以外,很大程度上是指新穎。可是,有的同學選材,老是步人後塵,把別人寫了又寫的陳舊材料拿來寫。比如給別人讓座,幫人家推車,把拾到的錢包還給失主,扶盲人過馬路,為同學補課等等。試想這種材料怎麼會給人以新的感受?

  2、選材要兼顧細節

  細節對錶現人物思想往往有獨特效果。俗語云“細節決定成敗”,這話有一定的道理。選材時選擇那些突出中心的細節,著意刻畫會使人物思想性格更加明顯。如一篇中考作文《那一聲聲寶貝》,反映的內容是師生之間的真誠的相待。文章字裡行間滲透著師生深情,從而深深打動了閱卷教師。該文制勝之處就是選用典型細節表現人物。一是教師對小作者那一聲聲“寶貝”親切呼喚,表現出調皮學生的真誠;二是老師端上“一碗香噴噴的雞蛋麵”的細節溫暖了學生的心房,從而立起了一個理解尊重學生的良師形象。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

  初中作文1:秋天的圖畫

  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在十一假期裡,我畫了一幅關於秋天的圖畫。

  看,遠處的天邊,一群大雁正往南飛,它們有的排成整齊的“一”字,有的排成“人” 字,飛翔的大雁把湛藍高遠的天空裝扮得更加美麗。秋天讓樹葉變黃了,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熱;秋天把楓葉染紅了,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郵來了秋天的涼爽。我愛這多彩的秋天!

  近處,我畫了幾棵大松樹,樹上有幾隻活潑可愛的小松鼠,它們有的在懶洋洋地晒太陽,有的在大樹中間跳來跳去,還有的在樹上摘松果吃。秋天讓小動物們變得格外忙碌,地上的小螞蟻正在抓緊時間運糧食,為度過漫長的冬天做準備。

  小夥伴們在金色的田野上放風箏。他們牽著線飛快地奔跑著,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田野裡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和孩子們快樂的笑聲。

  秋天真是太美了,我喜歡這幅秋天的圖畫。

  初中作文2:青春隨想

  靜夜詩,驅不散,風聲細碎雲影亂;童真無價,一天清輝,霞影照進水晶

  童真,一個很孩子氣的話題,卻又是一個在這燈紅酒綠的世界,過往匆匆的話題。童真像鄰家的男孩遺落的風箏,它承載著太多夢想起航,見證蒼天!

  記憶童真,留念我那可愛的青春。

  情綿綿,心有相思弦;指纖纖,曲終人相見。從來夜宵短,只恨青思長,坐看月中天。

  青春,永遠屬於雨季,這個青澀的季節。

  風,沒有方向地吹來,我不知青春何時到來。雨把淚水灑向大海,我不知青春何時離開。

  青春的長笛吹響我人生的樂曲,青春的故事講述所有的回憶!

  記憶雨季,留念我那青澀的青春。

  也許不久後,我的青春會慢慢地逝去。我知道,我不能阻止青春的逝去。我知道,我不能阻止時光匆匆的腳步,我也不能阻止青春的逝去!

  我會一直會心會意的去收藏我那夢幻的青春!

  誰與誰錯肩,誰與誰永遠,誰在殘陽如血的時光中,等待風起,誰又在紀念夢幻的青春,紀念誰的唏噓……

  初中作文3:登白雲山記

  白雲山,屹於廣州城區,國家5A級景區,常有白雲冉冉升起,猶如面紗籠罩,因而得名。五月十八日,我和網友十餘人相約,舍大道走小路從北部攀登白雲山。

  是日九時半在山北集合,五女六男合影留念。

  穿過秀麗雲錦公園,在一偏僻處進山。山腳溼潤,小路泥濘,正行走間,前面網友提醒繞行,見一米餘長花蛇盤纏於路邊草地,呈睡眠狀;繞山腳行走一段,一路草木碧綠,青翠可滴;欣賞奇花異草,與友人談笑風生,初嘗登山之樂趣;後逐向縱深發展,崎嶇山路,夾於灌木之間,不時有枝葉佛面;翻過一個山坡,一片較為平坦的小樹林呈現眼前,此處搭有幾條長橙,已有登山客在此歇息,眾人喝水吃點心,稍事休息繼續向前。

  此刻已進入深山,山巒之間是被草木掩蓋的峽谷,一條小路沿著山邊蜿蜒向前,放眼望去,層層林木如綠色波濤一浪高一浪;寧靜的山間偶爾能聽見山谷對面遊客的說話聲,我們高喊“哎——我來了——”,餘音在山間久久迴盪!

  山路彎彎,峰迴路轉,在一僻靜處,一股山泉水飛流而下,沿著水溝湍湍流去,可惜連日暴雨怕有汙染不敢多飲;路邊有商販搭建木棚賣些飲料、食品,也有遊人帶有茶具圍坐石桌以山泉泡茶,好不愜意。往前走一陣,眼前豁然開朗,一片光明呈現在眼前,原來我們已直到面臨山外的一面,一塊大岩石飛懸而出,象是掛在石壁上;陽光下,山上輕霧繚繞,朝山下眺望,城區如煙雨中的海市蜃樓一般,讓人感到胸懷寬闊,心情舒暢。

  最後一段路倍覺吃力,也算品味登山之苦。這條小道不但曲折,還非常陡峭,爬行時後人的面頰幾乎貼近前人的腳跟,我不時地用毛巾擦拭汗水,水壺已喝乾,看看同伴,都是面紅耳赤,喘著粗氣。但此時已無退路,只有奮勇向前,到達山頂才是勝利,何況同行中比我年長年少的都有,還有幾位女性,這也就是集體的力量所支配。

  前頭有人歡呼:“到達山頂了!”仰頭望去,前面不遠是一排石頭臺階,再往上就是平坦的公路了。一行人沿路走到山頂廣場,這裡遊人如織,我想他們大多是坐遊覽車、或是正常的旅遊路線上來的,沒有我們這麼辛苦,當然也體會不到我們成功的喜悅。

  下山是沿著石階走下去的,快到山腳時遇暴雨,在出口處躲避一陣後,出去找了一家飯館吃飯,算是大家在一起慶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