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素材名人勵志故事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好的作文要有好的素材。我們寫作文是可用的名人素材又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365天,每天一個馬拉松,可行嗎?對於32歲的英國人羅博·揚而言,還好吧,擁有“英國馬拉松先生”稱號的他有份體面的特種車輛工程師的工作,和未婚妻帶著21個月大的兒子安靜度日。忽一日,童年的苦澀泛起,催促他要用奔跑募捐,救助那些生活在恐懼中的孩子。

  雖然職業體面,但收入不過小康,並無多餘的錢財接濟貧苦,但他擁有無盡的生命力,以生命之勃發,匯聚愛心,達成心願。

  當然,故事遠不止於此,“英國馬拉松先生”一段悲苦的童年歲月讓這心願更有質感,他不願如今的孩子重複他的不幸。

  直到六歲,羅博·揚與媽媽和妹妹一道生活在父親家暴恐懼的陰霾中。他能抓起手邊任何東西抽打在兒子的身上,如今羅博·揚的身上還有兒時留下的傷疤。

  瘋子般的父親,有一天回家後,一把揪住兒子的衣領,隨手抄起一截繩子,纏繞在他的脖頸上,繩子的一頭掛在衣架上,六歲的羅博·揚就像受了絞刑一般,滿臉漲成紫紅色。媽媽終於意識到,恐怖的日子必須結束了,否則母子三人遲早會喪命在這瘋子手裡。

  逃出噩夢般的日子,好日子並沒有隨即而至。媽媽沒有能力養育一雙兒女,將女兒寄養在姨媽家裡,羅博·揚被送到一家兒童撫養中心,艱難的環境逼迫他必須贏得眾人的注意才能有繼續生存下去的可能,而唯一能達成這一目的辦法就是挑起打架,哪怕頭破血流也比默默承受要好。

  八九歲時,羅博·揚聽到了一句話,由此開始徹底改變他的一生。“你啊!遲早就會像是你爸爸,一樣的下場。” 揚雖小,但他內心瘋狂地拒絕自己成為殘暴父親的翻版,拒絕血液中流淌的基因將他引向邪惡。

  從那一刻開始,羅博·揚將自己投入功課和體育運動中,希望可以洗刷沾染的陋習,體育課讓他異常著迷。

  11歲時,人生的轉折發生了,一位高階私立學校的副校長走進了揚的生活中,他教會了一個近乎孤兒的男孩子一切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在他的幫助下,揚才得以在決定未來學業的兩個重要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學校的圍牆終於阻擋住了頑劣少年奔向不堪人生的道路。

  從學生時代,揚就展現了強大的運動能力,但是唯有跑步才最自然、最隨性,還有個紀錄可供衝擊。在此之前,已經有人在365天內每天至少完成一個馬拉松,若想引人注目完成善舉,只有完成366個,多一個就好。

  說跑就跑,從四月份開始,揚踏上征程,每天02:45醒來,三點鐘披星戴月跑出家門,七點鐘完成指標——一個完整的馬拉松,洗完澡出發上班,日子一切如常。每天一個馬拉松,揚的努力並不止於此,他還抽工夫跑了26個超級馬拉松呢。那些只有在超級馬拉松賽中才能實現滿足感的超級跑者給羅博·揚印象至深,配速12公里還能談笑風生,連續跑400公里不用睡覺。

  能力再強的人興許也會撞到傷病的牆上,羅博·揚在連續奔跑了221天,終於難以忍受膝蓋傷痛,走進了醫院。B超結果顯示,如果今後還想跑,現在最好停下來,幾經內心掙扎,他終於宣佈,暫停衝擊紀錄,其官網上淡淡地寫道,“只是暫停,不是停止”,求助募捐的標識還在閃耀,我查了一下,截止到目前,慈善捐款總計30112.94英鎊。

  一己之力,求得眾籌,實在不易。但這並不妨礙奔跑繼續。羅博·揚告訴我們,心中總有些念頭值得喚醒並執著,沒錢不可怕,只要還有澎湃的生命力,一切都不是問題。

  二

  在英國福特方程式惠靈頓賽車競技中,她一舉獲得冠軍,在開香檳酒慶祝的時候,激動得淚花閃爍。

  在後來的一次活動中,楊瀾問她:“你最高時速能開到多少?”

  她說:“其實,賽車比的不是誰開得快,而是過彎時誰的技術最高,過彎的速度決定了整個賽事的速度。”

  她還說:“過彎的速度就是人生的速度,掌握好了,才會輝煌,才會擁有自己的快樂。”

  這番話,正好詮釋了她對快樂幸福的理解。她就是出生于山東省濟寧市的張巖。

  大學畢業後,張巖以過硬的綜合素質與姣好的形象被山東電視臺錄用。正在做主持人做得風生水起時,她卻辭職了。原來,她有一個夢。

  那還是八歲時,一天,母親帶她去公園玩,公園有好多好玩的,她卻都不感興趣,直嚷嚷要媽媽讓她去開卡丁車。

  坐上車,只經過幾分鐘的磨合,從沒開過車的她卻比好多成年人都開得快、開得好。那些成年人讚歎說,這孩子將來一定是名好賽車手。由此她播下了夢的種子。

  辭職前不久,她又偶然在北京觀看了一場F1場地賽,那賽車的引擎聲,在她聽來就是世界上最動聽的音樂;那車每過一個彎,在她看來就是天底下最美妙的圖景。她兒時的夢想由此又迸發了出來。

  可當她說辭職要做一名賽車手時,父母堅決反對。在父母眼中,賽車就是玩命。

  不說父母反對,就在她去一家賽車培訓學校報名時,連負責報名的老師也一再勸阻:賽車運動不適合女孩子,尤其不適合斯文娟秀的她。

  但所有這些都沒能讓張巖退縮,在她看來,人生就在於敢挑戰自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她一定要過好人生中這一彎道。

  選擇了追夢也就選擇了艱難的生命搏擊,別看賽車手呼嘯來呼嘯去的神氣勁兒,車內沒有空調,為減少風的阻力車窗要緊閉,高溫時車內溫度會達到60℃,這對賽車手的體能和心臟的承受力要求非常高。而且只要有0.01秒的失誤,就有可能釀成一起重大事故。

  一個冬天,張巖在北京金港賽道訓練。通過一號彎時,由於天冷風大,她自身的體重偏輕,剎車又有點兒失靈,按以往的做法,她一踩剎車,賽車一下子飛出賽道。只因有著過硬的技術,且遇事不驚、處理得當,她才得以化險為夷。

  除了在腦力上絲毫不能含糊,經濟上的壓力也接二連三地襲來。訓練結束,得考試以取得賽車駕照,可一萬多元的費用她再也拿不出來了。

  但她相信沒有過不去的坎,可不,那時正好有一家企業舉行大型慶典活動,由於她曾是一名出色的主持人,經人介紹,她並不太費力地就接下了這個活兒。

  後來,她索性成立了一家廣告公司。隨著她在賽車方面的知名度不斷提升,除了承攬大型慶典活動外,她還有選擇性地參加知名汽車廠商的試駕、推廣等。

  你的夢有多高遠,你的人生舞臺就會有多大。6年來,張巖這位80後女孩不僅先後獲得泛渤海挑戰賽優勝獎、御車杯宙斯方程式公開賽北京站第三名、英國福特方程式女子比賽組冠軍、馬來西亞拉力賽第三名,她還成了京城車界知名度頗高的廣告公司CEO。

  張巖用她的青春靚麗、智慧、執著,譜寫了精彩的人生。她說,也許和一些人比,她的人生天空並不算最寬廣的,但她相信自己生命的藍天一定是最明媚、最美麗的。

  人生要過好彎道,彎道對於人們來說,往往會是一種更大的挑戰,也就需要人們更好地去把握,而一份真正的快樂幸福,就在對彎道的把握與對人生的挑戰中。

  三

  在德國,有一名叫安格拉的小姑娘,從小身體協調性就很差,學走路、跑步都比同齡的孩子晚得多。

  5歲的時候,她下坡還會經常摔倒,甚至一度對下樓梯都有恐懼心理,根本沒有生活的自信。

  上小學後,安格拉最怕上體育課了,她總擔心自己笨拙的動作會被同學譏笑,於是經常逃課。

  老師發現後,對她說:“你這樣長期逃避,只會導致你更差啊!”

  安格拉沒法,只好硬著頭皮練習,可是她總是拖延到快下課的時候再練。因為她認為,這個時間來練,同學們就很少有機會看她的笑話了。

  12歲那年,體育老師教跳水。老師講完跳水的動作要領後,同學們都急不可耐地衝上跳板,往泳池裡跳。

  安格拉磨蹭地跟在最後,眼看著同學們一個個完美入池,心裡越發惶恐。身旁不斷有同學擦肩而過,他們已往返跳板數次。

  有同學嘲諷她:“你怎麼還不跳?準是被跳板嚇破了膽吧!”

  安格拉故作平靜地回答:“我正在努力領悟。”

  她足足站了45分鐘,大家都以為她要放棄時,她徑直衝上跳板,果敢地躍起,縱身跳入泳池深處。她的動作雖然算不上十分優美,但她的壓軸一跳,還是吸引了眾人,贏得了喝彩。

  這一跳,讓安格拉找回了自信。她這才明白,拖延到最後,其實能給自己留下足夠的時間來平緩心情,並從他人身上汲取經驗。

  誰也想不到的是,安格拉大學畢業後,選擇了從政,後來竟然成了德國曆史上第一位女,也就是現在的安格拉·默克爾。

  默克爾接受媒體採訪,回憶起這個童年小插曲時說:“我就在那一刻有了勇氣,後來遇到什麼事都沒有畏縮過。”

  她說自己是那種“需要很多準備時間,儘量想得多一些的人,而不是天生勇敢的人”。

  默克爾成為德國後,仍告誡自己,辦事要沉穩。即使面對國內外的各種危機,默克爾也一次次地選擇了慢半拍再決策,多次力挽狂瀾。

  她曾坦言,自己並非無所不能的女強人,所以需要更多的時間思考,在慢中取勝。

  現在的默克爾身材有些微胖,她稱自己是“一個行動遲緩的笨瓜”,甚至有人批評她膽小和不夠鼓舞人。但是默克爾已經從一個普通物理學家,變身為令人生畏的“政治黑豹”,成為了深受德國民眾愛戴的“德國人的媽咪”。

  默克爾的經歷表明,內心的膽怯是每個人都有的障礙,鼓足勇氣,突破自我,你的人生就會大放異彩。還有就是:慢,並不是一種缺陷。相反,如果你能理智冷靜地對待慢,你將會從慢中收穫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