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教育孩子學習方法
孩子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許多孩子在“學”不進去,學習成績一落千丈、一籌莫展時,往往責怪自己笨,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好好學習呢?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好好學習
第一、抓作業。
要規定孩子放學後必須用一兩個小時安靜地做作業,做完作業,家長必須檢查。口頭作業、複習、預習作業也不容草率。如果有孩子厭惡做作業,家長要耐心教育,多加督促,切不能粗暴對待,或由於家長忙而沒有持之以恆地讓孩子養成回家完成作業的習慣。
第二、抓態度。
要求學習專心、細心。勇於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書寫要工整、清潔、準確。不能"虎頭蛇尾"或"龍習鳳舞"。
第三、抓技能。
如想問題、做作業時。要求準確面迅速。在質中求快;語言表達務求清楚、生動、手工操作、口頭背誦務求熟練。
第四、抓複習。
複習是對今天學習的內容作一個溫故知新的過程,是鞏固孩子知識根基的重要環節,有些家長經常忽視,認為做完作業就可以了,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有些學習後進的孩子就是因為長期沒有沒有複習造成知識的不紮實。家長明白,複習不是單純的讀書,而是對當天學習知識點的複習。
第五、關心孩子的課外學習。
學校教育已經不能滿足一些孩子的教育,家長要改變觀念,把孩子送出去學習,讓孩子接受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拓展視野,從各方面提高學習能力。
精力過剩的孩子
孩子主要表現為愛玩,愛鬧,愛打架,難以管教,但他們較聰明好動,反應快,接受能力強。
教育的主要方法:
首先,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讓他們明白自己不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這樣他們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導。
其次,要適當放手,管教適度。管教若太嚴,與他們性格不對勁,就會適得其反。要給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動時間和空間。
再次,耐心教導:即耐心教育與疏導,通過講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見”並不那麼好,並不那麼符合社會道德與規範,從而自願放棄自己的“主見”,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長之路。
上課不專心聽講的孩子
此類孩子主要表現為上課多動、好玩、愛講話,甚至在家中學習也表現出心不在焉。
對此類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長說,“那是學校的事,不該我來管,我又不能坐在孩子旁邊。”實際上,訓練孩子專心聽講,要從日常生活入手,因為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是緊密相關的。
教育的主要方法:
首先,父母要訓練讓孩子聽一遍就馬上做到。
其次,在生活中,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聽話能力,如安排三、四件事,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最後做什麼,家長觀察孩子是否如此。
再次,家長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講話,一定要讓孩子看著你的臉聽。
第四,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一些聽講的小竅門。
第五,家長應儘量要求孩子複述課堂內容,或談上課中印象最深的問題。
追求金錢與物質享受的孩子
此類孩子主要表現為“穿要名牌,吃要精品,”講究吃穿,有的上學要坐摩托車、三輪車。
教育的主要方法:
首先,家長自己要以身作則,艱苦樸素,告訴他們自己孩子時代的生活經歷和故事。
其次,家長要把家庭收支計劃告訴孩子,並適當徵求孩子的意見。
再次,有效地教育孩子計劃用錢,並用典型事例來教育孩子。
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
1、學習負擔過重。
現在的父母都給孩子寄予極高的期望,非常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使得孩子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學習素質差的孩子,常感到完成好功課十分吃力,需要加班加點,即使如此,也還是成績平平,從而感到有思想負擔,整天心事重重的樣子。成績好一些的孩子如果稍有放鬆,處理不好日常學習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也很容易在激烈的學習競爭中掉隊,產生心理負擔。
2、學習適應能力差。
學生學習適應能力差影響情緒波動,表現為緊張、焦慮不安。引起孩子心理學習適應差的原因很多,最為主要的是心理與環境因素。
學習環境的改變是孩子不能迴避的現實問題,由於缺乏應變能力而遇到心理困難的孩子也有不少,初中學習相對於小學,老師的支配性減少,主要靠孩子的自主性,一些孩子的自主性一時沒有發揮出來,都會造成學習成績的下降。而當孩子適應了,學習成績又會上升。而有些孩子始終調整不好,成績不能提高。從而導致孩子產生心裡壓力,認為自己沒有成功的能力,他們無力避免失敗,也不去追求成功,產生失落感,無力感,這種現象稱為“習得性無助感”。在這種感覺支配下,不願再嘗試,陷入“造成失敗——缺乏能力——失落感——表現降低”的惡性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