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渣到學霸的人物事蹟

  學渣到學霸的距離有多遠?那就得看你的決心有多大,就算是曾經的學渣也可以有機會逆襲成為學霸,成為成功人士。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人物事蹟,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1

  童年一定要屬於農村

  1980年,張嘉佳出生在江蘇省南通市的姜灶鄉。

  這個蘇北小鎮靠海,當地方言喊作“姜灶港”。就像他在《請帶一包葡萄乾》裡描述的那樣:一條馬路橫穿鎮子,以小學和市集為中心,擴散著為數不多的街道,銜接起一片片田野。田野的深處有條運河,狹窄的小舟,陳舊的漁船,還有不那麼大的貨輪,甲板和船篷里居住著水上人家。電線劃分天空,麻雀撲稜稜飛過,全世界藍得脆生生。

  這是張嘉佳心中的童話世界。稻田,河流,村莊的炊煙,金燦燦的油菜花;抓知了,摸田螺,偷鴨子,率領300條草狗在馬路上衝鋒;瘋子,神棍,村長,叫賣的貨郎,趕集的大嬸,赤腳被拿著刀的老婆追過一條街的大叔……在張嘉佳看來,“童年一定要屬於農村”。

  這個小鎮少年覺得,最美麗的是夏天。那時候的夏天,白晝有運河的風,入夜有飛舞的螢火蟲。到黃昏,家人把飯桌搬出來,在門口庭院一邊納涼一邊吃飯。吃過飯,大人擦乾淨桌子,小孩就赤膊爬上去,躺在八仙桌上冰涼冰涼的。仰望夜空,滿天星星感覺會墜落,銀光閃閃,看著看著就旋轉起來,包裹住了自己。這些畫面,被張嘉佳印在心裡,寫成文字,告訴別人。每一次說起,細節都還是鮮活的。

  張嘉佳一家在這個小鎮都是知名人物。常見的情景是:母親捧一本書,父親拿一本雜誌,他捧一本書,各自神遊各自的世界,一度成為小鎮上的美談。原來,張嘉佳兩歲時,一次媽媽沒事在卡片上寫了個“米”字讓他認,第二天竟然還認識。於是媽媽每天教張嘉佳認一個字,這樣認了200多個字。3歲時,他就自己拿家裡的書,“大家都很震驚”。上了小學,張嘉佳“作文嚴重開竅”,還寫起了章回小說。寫完一章就全班傳閱,老師和同學一起催他寫下一章。不過,他一直都是“完全看心情”的狀態,很多小說都沒有結局。

  “學渣”與“學霸”交替出現

  整個少年時代,張嘉佳最愛做的事就是看武俠書,他覺得從武俠小說中可以獲取精神力量,可以空中轉折,可以跳崖不死,可以同生共死地談情說愛。除此,就是打遊戲,踢球,談不靠譜的戀愛。或者講求“威信”,成為某個小幫派的“幫主”,帶十幾個人出去轉悠。

  “初一我把時間都荒廢在踢足球上了。小山家開飯館,他沒有繼續讀書,徹底當了一個混混兒。他約我打檯球。鎮裡僅僅一家檯球室,檯球室僅一張球檯。我穿著球衣,他穿著人造革皮衣,跑到檯球室,幾個初中生打得正歡……”張嘉佳說,他小說裡的這些場景,就是當時真實的自己。

  張嘉佳的初一、初二等於沒怎麼上學。媽媽把他從姜灶中學轉到金樂初中,他還是不好好學,於是又轉回姜灶中學。媽媽是這個學校的副校長,她把張嘉佳安排在直對著窗戶的位置,嚴加看守。“我剛過去的時候,英語老師感慨說,從來沒見過這樣的學生,都初三了,26個英文字母還認不齊。”張嘉佳說起這些,帶著笑意。

  語文教師蘇牛一教了張嘉佳3個學期。他在《我的學生張嘉佳》裡這樣描述,“白淨臉,目光炯炯,眉眼間駐著靈性,一臉閱盡紅塵氣度”,上課時“分身有術,耳朵聽課,眼睛閱讀”,作文尤其擅長,“文字如流水一般,絕無塗改,標點與修辭叫你驚訝,語不驚人死不休”,“我試探過突襲式的提問,他也總能不假思索對答如流”。

  遇到這麼個學生,老師們也活泛起來。張嘉佳愛武俠,他的物理老師是張嘉佳的“俠義同道”,也是象棋朋友;張嘉佳不踢足球就腳癢,蘇老師牽頭成立班級足球隊,節假日“南征北戰,威震通州西南”。張嘉佳曾作一首七言長詩,描寫一場精彩的足球賽,蘇老師“驚呆了”,“同事閱讀後無不豎起大拇指”。張嘉佳說:“其實80%的老師看見我這樣的學生,都願意給我搞一點特殊,因材施教。”

  到了中考,滿分130分的語文,張嘉佳考了123分,在全縣1.6萬多名學生中是第一名。正如張嘉佳總結的那樣,從應試教育的角度看,自己是“學渣”,也是“學霸”。

  初中的最後半個學期,張嘉佳迎頭趕上,考取了當地最好的高中。到了高中,他又成了“學渣”:高一地理只考了6分,政治和歷史兩門課對他來說是“巨大的困難”,只能改上理科班。1998年第一次高考,張嘉佳化學考試的答題卡沒填塗准考證號,這一科沒有成績,只能上二本。次年他復讀,啃完厚厚幾大本題典,考上了南京大學,學資訊工程。在南大,他被稱為“第一才子”,自創社團,排演話劇,是不折不扣的“風雲人物”。到畢業的時候,英語四級、計算機二級都沒過,連學士學位也沒拿到……

  以前,他覺得高考是“神經病”,“一群傻子折磨另外一群傻子”。回過頭看,他覺得人生經歷的這一切都可以看作一種磨鍊:“回憶起來,你只覺得苦,可難道人生都不能吃點苦嗎?一點苦都吃不了,那還混什麼?”

  一個具備寫作才能的普通人

  青春的更多滋味,給張嘉佳的記憶編織出另一條線索。

  張嘉佳復讀那一年,是寂寞的一年,也是成為“文藝青年”的開端。復讀的環境中沒有相熟的朋友,每天靠很多信件往來,“老師都恨不得沒收那些信”。復讀時,學校教師樓邊上有一棟兩層小土房,樓上住著他,樓下住的是退休老校長;他常常考第二,校花考第一;和校花之間,有種朦朦朧朧的美好情感;最後,他考上南京大學,而校花遠在天津大學。這些,他又寫進了《初戀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

  青春和愛,是這個80後作家筆下最常見的主題。2013年7月,他開始在微博上發“睡前故事”,許多80後、90後不讀他的“睡前故事”就睡不著覺。11月,這些故事結整合《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書中收錄了33個故事,而今5篇故事已成功售出影視改編權。這本書上架當天,噹噹網和亞馬遜相繼斷貨。

  人們覺得他不一般,是“才子”,而在他看來,自己只是一個恰好具備寫作才能的普通人,自己的優勢是,“用劇本講故事的模式,來套小說講故事的核心。所以作品節奏快、結構完整、人物鮮明,所有內容三四千字裡統統完成”。

  他講的故事,是這一代人或許都多少經歷過的青春和愛。“可能學習成績一般,還被留堂過。可能戀愛經歷一般,還被劈腿過。可能工作職位一般,還被咆哮過。可能身材長相一般,還被忽略過。就因為還活著,按自己方式活著,能哭能笑能吃能睡能玩命,所以,我們不是末等生,我們是一等兵。”他寫道。

  2014年8月,他的最新力作《讓我留在你身邊》上市,書中講述了金毛狗子梅茜和老爹張嘉佳之間的逗趣生活。有37個從梅茜角度創作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溫暖過數百萬人疲憊的心靈,在讓人嬉笑間轟然催淚。

  張嘉佳說,《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寫的是我的世界觀,於我而言,只有照顧好自己,才能愛別人。如果你壓抑、痛苦、憂傷、不自由,又怎麼可能在心裡騰出溫暖的房間給重要的人住在其中?如果一顆心千瘡百孔,住在裡面的人就會被雨水打溼。他把《讓我留在你身邊》當作一張專輯,把幾年來的人生全部打散了,依次燒錄、鑲嵌,每一篇都是自己想說的話。

  2

  屌絲出生:一個沒錢的學渣

  吳天勝出生在廣東廉江市河脣鎮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他小時候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異於常人的天賦,反而被視為“差生”。他的學習成績卻一直徘徊在班級中下游水平,語文、英語更是常常不及格。中考的時候,他沒考上高中,補習一年之後他才考上高中。

  之後,他的成績依然沒有轉機,高考的時候他都認為自己考不上大學,最後卻意外被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錄取。因為家裡沒錢,他交不起學費,大一開學的時候,他帶著借來的一千多塊生活費獨自去大學報到。雖然吳天勝一直努力學習,但他依然跟不上其他同學的節奏,由於底子差,加上記性不好,第一學期他竟有三門功課“亮紅燈”,只好參加補考。

  當年,作為這樣一個各方面都很“屌絲”的學生,吳天勝的理想是“順利畢業,賺錢養家”。他說:“我希望能養活自己以及父母,因為讀大學的時候,姐姐也在讀大學,三個小孩同時讀書,這對於一個農村的家庭來說,實在是不堪重負。”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他不得不“思變”。

  改變人生:自學記憶法成為冠軍

  大二的時候,他在在圖書館看到一則新聞,瞭解到世界上有一種運動叫做腦力運動。他開始有意識地鍛鍊自己的大腦。“當時我連學費都出不起,哪有錢去參加腦力培訓班啊?所以,我就自己找各種方法來訓練。”吳天勝並未透露自己當時到底採用了什麼樣的方法,但他透露:“這個訓練的過程十分快樂,讓我覺得每一天都特別有意義。”漸漸的,原來的“學渣”變成了“學霸”,他可以兩天記1000個大學英語四級單詞;4天記住《孫子兵法》,並倒背如流;一天閱讀並且理解掌握5到10本書。

  之後,他得到一個偶然的機會,參加了一場由電視臺舉辦的記憶王大賽,他沒想到自己竟打敗很多名牌大學的學生,贏取了人生中第一個第一名。他一下子成了學校的名人。2007年,他參加了素有“大腦運動的奧林匹克”之稱的世界腦力錦標賽,在眾多世界選手脫穎而出,成為當時全球最年輕的世界記憶冠軍,***後來此項年齡記錄被鄭才千重新整理***,也是當時亞洲唯一一名拿到“世界記憶大師”稱號的在校學生,也是中國第一位世界記憶冠軍。一時間,吳天勝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

  回憶當時,吳天勝說:“我曾經的同學、朋友、鄰居大都覺得不可思議,一個往日沒有任何天賦的差生,怎麼就成了中國第一位世界記憶冠軍了呢?”他認為自己的超強記憶力完全是後天訓練出來的:“我的家族裡沒有記憶力特別好的人,如果有,也是我掌握了記憶法以後,通過方法把他們訓練出來的!”

  第一桶金:一個暑假賺了一百萬

  成名後,吳天勝多次到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開設講座,也是多檔電視節目的特邀專家,更是歐洲知名雜誌《FOCUS 新知客》多期專訪人物。

  榮耀在身,聲名在外,但此時,吳天勝的經濟條件卻並沒有太大的改善。他雖是“世界冠軍”,但一樣面臨著就業壓力。吳天勝說:“一時間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所以我就想到了自己創業。之前比賽的時候我得到了一些獎金。但是交了大學學費的助學貸款和生活費以後剩下的兩萬多塊錢了。這些錢就是我的啟動資金了。”

  吳天勝在上海創立了自己的“復勝教育”,剛剛創業的他沒錢沒經驗,只能依靠到街上發傳單這樣的方法宣傳。他回憶:“前幾個月,我這裡是虧本的。我很擔心,怕兩萬塊一下子就全花掉了。”不過,熬過了這段時間以後,狀況漸漸地好了起來:“我教了幾個小孩,效果都很好。家長的口碑漸漸做出來了,來學習的人也越來越多。那個暑假,我一下子賺了將近一百萬。”

  生意輝煌:得意門生是各行各業的第一

  之後,吳天勝的事業影響越來越大,很多學生家長感謝他讓自己的孩子成績突飛猛進。外地的家長都帶著孩子慕名而來。吳天勝告訴記者:“我的培訓班裡有些學生是外地的,他們覺得我的記憶方法挺好,市場也很好,所以就找我跟他們合作,在他們當地開班。另外也有一些看過電視或者新聞的教育行業的朋友,也找到了我們,想與我們進行合作,所以,我挑選了一些比較合適的人進行了合作,這樣慢慢地在全國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很多地方都開班了。”

  他的得意門生非常多,其中包括“魔方盲擰的世界紀錄保持者”莊海燕等。吳天勝說:“我的學生有些在哈佛,北京大學,有些是上市公司的老總,有些是博士,大學教授,還有些是其它世界比賽的冠軍,從這個意義上說,他們已經是各行各業的第一!應該說他們都比我要強。”

  人生贏家:打算把生意做到美國

  與此同時,吳天勝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2010年,吳天勝被知名網站推薦為年度教育影響力人物候選人。2011被特聘為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專家顧問。2012年被推選為廣東省湛江市政協委員。去年,他考上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全日制研究生,並把自己的生意也帶到了新加坡,他說:“我感覺,研究生的課程還是比較輕鬆的,平時花在學習的時間還是比較少,因為除了學習,還得處理一些公司的重要事情,學習工作要兩不誤。”今年4月,他將到美國斯坦福大學進行交流學習。他笑著說:“如果有條件,我可以教一下美國人,,美國在腦力競技這一領域,好像落後於歐洲。”

  外傳,吳天勝現在是身家千萬的富翁,眾人苦等其指導的大師,絕對的人生贏家。吳天勝說:“我相信:方法+堅持訓練+靈感=成功!”

  3

  我在臺灣還沒有讀完小學就跟著父親舉家搬遷到了美國。進入中學後,我開始叛逆;然後就變成了一個讓老師頭痛的孩子:調皮、厭學、愛做白日夢,每天憧憬的就是變成一個像舒馬赫那樣的賽車手。所以,我的成績很糟糕,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雷打不動的“C”,這讓教過我的所有老師都無計可施。

  劉墉終於忍不住找我談話了,現在他要就我的學習成績與我展開討論,我的心情就開始不好了。他先是衝我意味深長地笑了笑,這個笑容在我看來很陰險。他對我說:“你的老師告訴我,你現在整天夢想著當舒馬赫那樣的賽車手,變得不愛學習了,對嗎?”

  “是的。”我感覺他的話裡有一些鄙視的成分,這是對一個14歲少年尊嚴的莫大侮辱。我有點挑釁地說:“舒馬赫是我的偶像,他像我這麼大時成績也很糟糕,他還考過零分,現在不照樣當了世界頂級賽車手?”

  劉墉突然爽朗地笑了起來,那笑聲讓我覺得有點陰險的味道:“他考了零分,當了賽車手。可是,你從來就沒有考過零分啊,每次都是‘C’。”說完,他的手從背後亮出來,衝我揚了揚手中那張成績單。

  他竟然笑話我沒有考過零分?我真的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我嚥了一口唾沫,從喉嚨裡發出低沉的聲音:“那麼,你希望我考個零分給你看看嗎?”他往椅背上一靠,擺出一個坐得很舒服的姿勢,笑了:“好啊,你這個主意很不錯!那就讓我們打個賭吧,你要是考了零分,那麼以後你的學業一切自便,我絕不干涉;可是,你一天沒有考到零分,就必須服從我的管理,按照我的規定去好好學習。如何?”

  我們很認真地擊掌為盟,我在心裡已經開始竊笑不已了,我覺得自己遇到了一個天底下最可愛也最愚蠢的父親。

  “但是,既然是‘考’,那就得遵守必要的考試規則:試卷必須答完,不能一字不填交白卷,也不能留著題目不答,更不能離場逃脫,如果那樣的話即視為違約,好不好?”這還不簡單?我的心裡發出快樂的鳴叫,不假思索地答道:“沒問題!”

  很快便迎來了考試。發下試卷後,我快速地填好自己的名字,開始答卷。反正這些該死的試題我平時就有五分之三不會,考個零分不是什麼難題吧?

  試卷結果出來了,是可惡的“C”,而不是可愛的“0”!我灰頭土臉地帶著試卷回家,劉墉笑眯眯地走過來,提醒我:“咱們可是有約在先哦,如果你沒有考到零分,你必須聽從我的指揮和安排。”我低下頭,暗罵自己不爭氣,竟然連個零分都考不到。同時也在心裡做好了最壞的準備,他還能怎麼指揮我?無非是讓我好好努力早日考到A而已嘛!

  劉墉煞有介事地清了清嗓子,說出了他對我的命令:“現在,我拜託你早一天考到零分,或者說,你近期的學習目標是向零分衝刺!哪一天考到了零分,哪一天你就獲得自由!”我差點以為我的耳朵壞掉了,或者差點以為劉墉的腦子壞掉了;這樣的大好機會送到他手上,他竟然將我輕輕放過,並且無限制地給我補救的機會?考零分和考A,我覺得還是前者更容易一些。於是,我看到了一絲曙光。

  一年後,我成功地考到了第一個零分!也就是說,試卷上所有的題目我都會做,每一題我都能判斷出哪個答案正確,哪個答案是錯誤的。劉墉那天很高興,親自下廚做了一桌子菜,端起酒杯大聲宣佈:“劉軒,祝賀你,終於考到了零分!”他衝我眨眨眼,加了一句話:“有能力考到A的學生,才有本事考出零分。這個道理你現在應該已經知道,不過我是早就計劃好了,你被我耍了,哈哈哈……”

  後來,我考上了哈佛,讀完碩士,正在讀博士;譯了書寫了書,拿了音樂獎,獲得了表演獎;似乎在18歲以後,我就再也不想去做舒馬赫第二了。我覺得我完全可以做到劉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