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教學方法概述

  體育課程標準充分注意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保證絕大多數學生能完成課程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以滿足自我發展的需要,實現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的“教”服務於學生的“學”,教師由“教”到“不教”,學生由“學會”到“會學”進而“樂學”“愛學”。要達到這些目標,我認為應該在教學中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做到以下幾點:

  一、創設情景

  著名教育學家皮亞傑指出:“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動必須某種興趣做為先決條件。”所以,我們必須在課的整個部分***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中創設情景,讓學生的積極性在引入情景後被啟用。

  1、在課的開始部分創設情景

  在課的開始部分先做個集中注意力遊戲或就所要學習的專案追溯其起源或其輝煌成績。如在教學乒乓球時,我先向學生介紹了乒乓球中國的國球,在中國幾代乒乓球運動員的艱苦訓練,頑強拼搏下處於世界霸主的地位,為我國取得了許多榮譽。並問:“我們應不應該向他們學習呢?”在這種情景下,學生們個個躍躍欲試,學習興趣有了,學習效果相對的也就提高了。

  2、在課的準備部分創設情景

  在準備部分改變以往慢跑、做操千篇一律的準備式,我們可以回收資源,找一些我們生活中不要的隨處可見的東西加以利用,豐富我們的體育課。如利用礦泉水瓶打“保齡球”。在瓶子裡裝上沙子,隨著音樂做韻律操,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起到做準備活動的作用。

  3、在課的基本部分創設情景

  根據課的主要內容創設情景,充分發揮體育的競賽性和娛樂性。在完成教學大綱的前提下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興趣和個性得到充分發揮。

  ①、自主探究式

  讓學生自己動手規劃場地,在課中設定不同難度的各種練習,讓學生根據自己能力選擇運動難度,在不斷克服運動難度的過程中增強自信心。如在教學障礙跑時,我設定了四種難度不同的障礙區,然後讓學生自由選擇想向哪種難度挑戰,讓他們享受破障礙的喜悅,並對征服更高難度的障礙有了充分的信心。

  ②、合作研討式

  這種方法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合作研討學習能讓學生在獨立探索的基礎上,彼此互通獨立見解,展示個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讓學生相互觀察、相互糾正。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氣氛中提高發現錯誤和改正錯誤的能力,不斷提高動作質量,並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社會交往能力。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可以在討論的基礎上總結出一條通過障礙既快速又便捷的方法。

  ③、遊戲式

  把遊戲和教學內容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進行學習,掌握運動技術。例如在教學靈敏素質時,我設計了反向遊戲、躲避球、攻關、智取這幾個遊戲,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發展靈敏素質,提高快速反應能力。

  4、在課的結束部分創設情境

  發揚民主教學,聽取學生意見,與學生一起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以適當的方式對教學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採用學生互評、學生自評、教師評的方法,最後在輕柔歡快的樂曲中同唱同舞,放鬆身體,消除疲勞。或利用教具放鬆,如在教學花樣跳繩中,我利用繩子與學生跳起了“竹竿舞”。

  二、 善於運用評價

  體育課有別於其他學科的顯著特點是在教與學雙邊在課堂所表現出的明顯而又頻繁的應答關係??學生以動作應答教師的施教,教師則立即給予評價。我們可以運用語言“很好”、“比較好”、“好”、“不好”、“對”、“不對”、“有進步”、“退步”、“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來評價學生動作的完成程度,也可以運用暗示評價,如“點頭”、“搖頭”、“聲音高低”、“拍拍學生的肩膀”、“微笑”、“皺眉”、“沉默”、“沉思”等方法來表示我們對學生完成動作技術的滿意程度。例如在教學跳遠時,有一位學生自恃跳遠成績好,助跑時放慢速度,跳完後我搖了搖頭,他臉一紅,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再也不敢掉以輕心,跳出了全班最好的成績,這時我對他笑了笑並且點了點頭,他也開心地笑了。有一位彈跳力較差的學生,跳出的成績不是很好,但他已經盡力了,這時我微笑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使這位學生提高學習興趣,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

  三、分層次教學

  教學中,在尊重學生差異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和情況區別對待,避免那種不管學生已經掌握學習內容,只按計劃安排上課的機械做法。要提高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為學生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的創造力、競爭力以及迎接挑戰的能力。在學習跳遠起跳這一項內容中,有的學生已較好地掌握了這項內容的動作,那麼他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練習跳遠空中技術,或協助教師指導別的同學練習,以便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分層次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身體素質好的學生掌握和提高運動技術、技能,也有利於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增強體質,激發上進心,還能夠化被動為主動,享受上體育課的樂趣,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標準中因材施教、區別對待原則。

  只有在體育課中創設情景,採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區別對待,才能使每節體育課成為育體、育心、育人的過程,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