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科實習心得體會

  神經內科學是內科系統最抽象和最複雜的學科。你知道是什麼嗎?接下來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供大家閱讀!

  篇【1】

  2017年6月13日,懷著彷徨與嚮往的心情踏進了慶陽市人民醫院,這是人生的轉折點,是實現理想的開始,是人生航程的起點。

  結束了為期兩天的實習前培訓教育,很榮幸,我的第一個實習站是神經內科。在第一天的上班期間,面對老師很壓抑,很害怕,害怕老師的提問,更害怕老師的責備;面對病人,很緊張,不知該如何去做。也許是帶教老師看出了我的心理,也許這是每個第一次走上工作崗位的共同所有吧。她首先給我介紹了神經內科的總體情況,其次,介紹了由老師自己所負責的病人的具體情況,最後給我吩咐了我該做的一些事情和跟病人交流,詳細瞭解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她是那樣的和藹可親藹,她是那樣的熱情,她是那樣的負責。因此,我感到很溫暖,也很快就適應了新的環境,在第三天的上班中我就可以獨立的去了解病史,完成體格檢查。這使我更加堅信了我的信念,堅信了我的選擇。

  時光易逝,二十天的神經內科生活就這樣悄然無聲的結束了。在神內的二十天生活中,雖然過得很累,但我卻學到了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臨床經驗,使我的學生身份的轉變,習慣醫生的生活。早晨交班前我拿著血壓表先於老師去查一遍房,抱病歷,然後檢視前一天病人的化驗檢查結果。在正式查房之前把這些情況都報告給老師,老師很相信我,查房之前跟據我說的開好一部分醫囑,然後帶著我去查房,詳細的給我講解每個疾病的病因、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治療及預防。

  在這有限的實習期間,我掌握了“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腦梗死和腦出血”、“癲癇”、“格林-巴利綜合症”、“癔病”、“過度換氣”等常見病的診治,能夠簡單的看化驗單,在老師的指導下做過兩次腰穿,參觀過十多次的腰穿,參加全院級的報告會三次,疑難病例討論兩例,會診五次,每週星期一和星期五早晨由神經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姚志瑞帶領全科人員大查房,然後他給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經驗。

  在這裡每個醫務人員之間的關係都很融洽,並不像我我所聽到的勾心鬥角;每位醫務人員都很熱情,只要有時間,他們都會給實習生講一些看似簡單但很實用的臨床經驗。我很感謝平涼醫專的每位領導和老師對我的教育。以前,我總覺得這並不是大學生活,我很討厭這樣的生活,以致不能正確的理解,我很慚愧。直到現在,我才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我因我的母校而驕傲。我一定會努力拼搏,踏實學習,完成我的實習,為我校爭取良好的榮譽。

  篇【2】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在神經內科的一個月實習已經結束了,今天轉到了呼吸消化內科。

  在神經內科的一個月裡最大的感觸就是臨床和理論有太大的出入,可能是實習的第一個科室對一切還是很陌生。平時覺得那些病離我們很遠,但是在這個科室腦梗,腦栓,腦出血很常見,長期臥床的病人也很多,氣管切開的病人,picc的病人也有,特別是昏迷的病人。覺得他們很痛苦,所以一開始不敢給他們打針,害怕沒有一針見效,讓他們更加痛苦。後來11床陪護叔叔說:“小范,實習就是要練,如果害怕,那就學不到什麼,你現在可以在他們身上練習,反正打疼了他也沒有感覺”。我克服自己的恐懼去給他們打針,終於從一開始每天給周明明打針一針見血,到現在可以給他們都可以打了,不在恐懼害怕,那麼的沒有信心。老師說這是第一步,做一個護士如果不會打針就什麼都不要做了,靜脈留置針還不會,一直不明白那個像蝴蝶翅膀的東西怎麼可以到靜脈然後慢慢退出來。每次看老師做自己不敢動。

  21床陪護阿姨一直笑我第一次肌注針時整個人抖的厲害,手一直抖,全身出汗把護士服都打溼了。現在已經克服了給病人做護理時內心的緊張,因為知道如果我緊張,病人會更加緊張,這樣子只會讓他們更加痛苦。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安全的需要是很重要的。馬斯洛的層次需要理論認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依次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人們滿足較低層次需要的活動基本相同,各需要層次之間可相互影響,當基本需要被滿足的程度與健康狀況成正比,所有的需要被滿足後就可以達到最佳的健康。在臨床上很難做到滿足病人所有的需要,但是作為醫護工作者我們可以儘自己最大努力去滿足他們的需要,以促進生命健康。

  在臨床上工作會發現自己所學的知識是那麼的有限,生命醫學是永遠沒有止境的,每個病人都是不同的,一樣的疾病在每個人身上都是不一樣現在有那麼一點點後悔當初選擇這個專業,因為害怕自己很冷血。每天面對的都是這些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的人,從一開始害怕去傷害他們,到現在每天在他們身上練習,給11床測血壓的時候他突然眼睛一翻,發出一個聲音,那一刻我真的感覺到了死亡的氣息,整個人都快要倒下了,還是堅持把血壓測完平靜的離開;當3床奶奶對我說:“孩子啊!我要死了,你不要哭啊!”那一刻其實我好想哭,但是我不能哭,我還要很平靜的去安慰她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莫過於此。也許明天或者下一個班哪個床就空了,會失落,會難過,但是沒有眼淚,也不能有眼淚。生命不相信眼淚。

  一個月基本的護理從打針配藥,口腔護理、會陰護理、氣管切開護理、骨牽引護理、膀胱沖洗護理、picc護理等都學會了,但是需要學習的還有許多,生命不止,永不停息。我無法保證自己是否可以在這個崗位堅持多久,但是可以保證對待每個病人用12分的熱情和真誠,不再恐懼,不再充滿激情,用平常心對待每個病人,生命存在的每一秒讓我們攜手前進。

  篇【3】

  神經內科是我們在病房的第一站,剛進入病房,總有一種茫然的感覺,但是老師很快讓我們熟悉適應了環境,使我們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病房實習中來。雖然內四科是個很忙的科室,但每次我們做護理操作時,老師都會陪在一旁,為我們的成功高興,我們失敗了會鼓勵我們。老師的認真負責,像朋友般的和我們交流,讓我們在溫馨的環境中度過了這段時光。同時老師還會經常結合病例給我們安排小講課,讓我們形象深刻的記住所學的東西。有時老師怕我們記不住,還利用下班時間給我們開小灶。

  從手術室到病房,要求我們更多地與病人及其家屬交流,這很大程度決定了病人對於我們實習生的態度。有時病人會因我們是實習生而有些意見,老師總會教我們換位思考,理解同情病人,消除我們的負面情緒,讓我們更加細心耐心的對待病人,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更加平和的去和病人交流。

  在帶教老師的悉心指導與耐心帶教下,我們嚴格遵守醫院規章制度,認真履行實習護士職責,關心病人,努力做到護理工作規範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護理工作有措施,有記錄。實習期間,始終以“愛心,細心,耐心“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腳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

  在這段短暫的實習時間裡,我們的收穫很多很多,如果用簡單的詞彙來概括就顯得言語蒼白無力,至少不能很準確和清晰的表達我們受益匪淺。

  總之,謝謝老師對我們點點滴滴的培養,常說“護士要有一顆同情的心,要有一雙願意工作的手。”我們將會以更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來面對接下來的實習,努力紮實我們的操作技能,學習豐富深厚的理論知識,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