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研修班學習心得

  北京大學歷史悠久,在經過百年洗禮後現已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無論是在學科建設,還是師資隊伍建設上都取得了顯著成績。有哪些呢?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範文,供你參考。

  篇一

  目前,北京大學高階研修班國學課程已經開設了多門學科,國學高階研修班各學科在時間與學費方面都不盡相同,但是在這些課程畢業的學員,最後都受益匪淺,主要原因有:

  一:獨特的課程特色

  國學課程全部由名師點睛,幫助學員解決實際難題,提升學員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授課期間,不僅開啟的是授課模式,還將開啟學員互動模式,讓學員之間相互分享經驗,爭取做到最強企業。

  二:靈活的學習方式

  北大國學課程在全國多個城市開設培訓班,學員可以根據地點、愛好和時間來選擇課程時間。課程學習費用都是非常優惠的,學員可以利用靈活的學習方式,進行課程學習。學員在校期間全部實行卡式學習、資訊化管理教學,一張卡可以多個人使用,方便靈活。最後學員還能加入校友會,共享人脈交流平臺。

  三:巧妙的行程安排

  課程期間學員可跟學校遍訪古城,遊覽遺蹟,探尋洞窟,體驗他國文化魅力。還可以漫步陽光海灘,在海濱享受碧海藍天。

  篇二

  學習的時光總是如此之快,轉眼間,在北大研修班的學習就要結束了。依然記得,姜局長在開學典禮上給我們提出了要求和希望:近幾年,工作職能的轉變對我們的理論素養、學識水平、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我們靜下心來、認真學習,處理好工學矛盾,圓滿完成學習任務,學有所成。我們很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因為我們已經感覺到原有知識的不足,都非常渴望學習一些新的知識,我們抱著這樣的態度參加了北大研修班,可以說如飢似渴,大家遵守紀律、認真學習,通過近一年的學習確實感覺有很大收穫。,有一些感受和體會:

  一、課程裡的收穫。

  1、於洪波老師的《專案管理》課程,倡導一次把事情做成功,並且給我們分析了“一次成功”的基本要素:一次成功=正確的方向+正確的目標

  以前我們對專案管理的認識是膚淺的,通過學習使我們認識到專案管理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重複性的經營活動不叫專案,連續性、常規性的工作也不是專案。專案必須是一次性的,具有明確的目標,還要有明確的開始和結束時間。我們要把生活和工作中的事情當作專案來做,要爭取一次就把事情做成功。

  2、盧存嶽老師的《組織行為學》和《人力資源與開發管理》課程名言:

  ◆好、大、難的任務,要從大處著眼、往實處用勁;

  ◆組織是個好東西,具有天大的功能,整體遠大於部分之和;

  ◆關係是個好東西,是科學之頭、科學之首、科學之根、科學之基,關係是生產力;

  ◆生產決定今天,科技決定明天,教育決定後天,管理決定天天;決策定在高處,執行做在明處,操作落在實處,管理是在處處。

  3、王俊宜老師的《當前世界經濟形勢與科技革命》

  王老師所講的世界經濟組織的演變發展歷史,站在更高的層面分析了世界經濟形勢,給我們講述了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使我們對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出的兩個階段***高增長低通脹、低增長高通脹***和長週期理論有了初步的認識,對科技革命迅猛發展的預期驚歎不已。王老師超強的記憶力讓我們折服,精深的專業,獨特的風格,陽光的心態,充沛的精力,讓我們敬佩。其豐富精彩案例,針對世界經濟形勢的分析,引領國內經濟的視野,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和思考。

  二、作為當今社會的合格管理者,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近年來隨著忙碌的工作,我們把大量的時間用在了事務性的工作中,加之自己的惰性,很難靜下心來系統地學習知識,經常是現用現抓,照搬照學,常常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如今我們知道了在任何境遇下都不應該放棄學習和汲取知識, 用知識充實生活,每天都是一個嶄新的開始,用知識來充實頭腦,每天都是一個鮮活的自己。選擇了學習就選擇了進步,要努力學習,增強能量,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力爭轉化為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學習知識重在改變思維方式。

  成年人的學習,重要的不是對知識的單純記憶,而是從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形成一種思維方式,並將這種思維方式轉化為一種能力,推及到生活中、工作中、社會中,做到觸類旁通、一通百通。要學習和掌握用不同理論、角度和方法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習知識的基礎上,要善於形成自己的觀點,將知識做到為我所用,為我所長。

  一年來,我們學習了20多門課程,北大老師淵博精湛的知識,嚴謹細緻的治學精神,敢為人先的創新意識,使我們在和諧愉快的學習中對客觀世界有了一個較高層次的科學思考,通過學習,我們提高了個人素質,提交了期中和結業論文,結合實際和本職工作進行了思考,豐富了知識體系,增強了理論素養,開拓了視野,倍感受益匪淺。今後,我們將一如既往地虛心學習,用所學的公共管理知識全面認識和把握工作,把自己塑造成為具有現代管理理論和實際工作經驗的合格管理人員。

  經過學習,我們的知識從零散變得系統,對公共管理的認識從模糊變得清晰,對社會的思考從感性變得理性。今天我們結業了,但這不是學習的結束,我們已經體會到生活、工作和生命都是學習,我們有決心象MPA班的教授那樣,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

  篇三

  六月初,我有幸走進北京大學,參加株洲市國土資源局幹部綜合素質提升培訓班的學習。時間飛逝,七天的學習生活很快結束了,然而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未名湖、博雅塔仍歷歷在目,名師教誨亦聲聲在耳。

  能夠到北大深造學習是無數莘莘學子的夢想,爭取到這次學習機會也是局領導對自己的信任和關愛。此次培訓教學內容上的精心編排,體現出組織上的高度重視和良苦用心。學習機遇十分珍貴,只爭朝夕,我自覺嚴格遵守學習紀律,認真聆聽,仔細筆記,學習生活豐富充實,受益匪淺。幾天來,共聆聽了14位名家大師的講座,各位教授或幽默或儒雅的風采讓我為之傾倒,嚴謹的治學態度讓我為之震憾。授課的老師們都是其研究領域的前沿代表,他們思想觀念和意識境界推陳出新,既有引人深思的深厚學理,又有催人奮進的人生智慧。深邃的理論、跳動的思維浸潤著我們的心智,陶冶著我們的胸懷,一些獨特的新穎的觀點也給了我們心靈的啟迪,讓我感悟頻生。

  一.開闊了眼界,更新了觀念。這次我有幸融入到北大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汲取最先進的人文社會知識。感受到知識的更新、科學技術的進步、時代前進的步伐、不斷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逼著我們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吸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術,不斷地探索、創新。結合工作實際進行反思,使我深深地感到自己的不足與膚淺,自身在很多方面都還存在很多差距,深刻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必須樹立勤學習、終身學習的思想,不斷充實自己,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培訓班裡的49名學員,通過共同的學習和交流,,進一步密切了同事之間的關係,使我們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二.啟迪了思想,拓寬了創新的思路。教授們的講課使我進一步拓寬了視野,提高了認識能力,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促使自己去反思以前的思想方法和觀念,反思自己過去的工作方法,也深受啟迪與教育。清華大學張敏教授在給我們講《城市品牌形象與國際化建設》的時候提到要把工作當作事業而非職業,他講到如果只把工作當作一種職業、一種謀生的手段,就會只是滿足於完成任務和養家餬口,為了一份薪水不得不做。只有把工作當作一份事業,作為追求和奮鬥的目標,才會熱情投入全力以赴,力求完美。反思我們自己的工作中,經常缺少的就是對本職工作的熱情和熱愛,我們經常會把工作當成一種職業,認為工作就是每天必須要做,又不得不做的任務,而完成工作,就是把領導交給的任務按要求做完,至於做到什麼程度,沒有人會想,所以工作業績平平,找不到亮點。我們應該從調整自己的工作心態入手,改變自己的觀念,把本職工作作為一種事業,而並非職業。對工作懷有激情,對工作懷有崇高的責任感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