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德育教案

  德育滲透是指教育者根據教育目標和培養要求通過藉助載體、建構氛圍薰陶、引導教育物件,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依據]

  1、上課內容:高一《經濟常識》第四課第二節第一框題“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

  2、可滲透的法制內容:***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的“第四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

  1、知識目標:識記社會保障制度的含義、內容和作用,理解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則和重要意義。

  2、能力目標:通過本框知識的學習,提高閱讀理解、綜合分析和認識問題以及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

  3、覺悟目標:通過學習逐步增強權利和義務意識、改革意識和國家觀念。 教學重點:

  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則和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 :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內容

  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閱讀歸納出本框所要學習和掌握的主要內容或知識結構,聯絡實際綜合分析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情況,在此基礎上深刻理解我國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原則和意義。

  教學手段:多媒體、實物***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手冊和磁卡***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

  ***新課匯入 ***:

  作為勞動者,在其一生中會遇到一些風險:如生、老、病、死、傷以及失業等風險。那麼承擔這些風險,除了依靠個人和家庭的力量外,還必須依靠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制度既涉及每一個勞動者的切身利益,也關係到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因此,我們黨和國家非常重視社會保障工作。在十六大報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在最近召開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又進一步提出要加快建設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那麼今天我們就學習一些與社會保障相關的基本知識。

  ***講授新課***:

  三、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

  ***一***社會保障制度的含義

  即:由國家依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保證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權利而提供救助和補貼的一種制度。這裡就可以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的“第四十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學習這一觀念,要把握其以下幾個要素***特點***:

  ①社會保障的主體:國家或政府

  ②社會保障的物件:全體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權利

  ③社會保障的實施方式:國家通過法律強制實施

  ④社會保障的物質基礎:一定時期的國民收入

  ⑤社會保障的主要功能:保證社會穩定

  ***二***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內容

  1、社會保險:

  ①含義:P124,請同學們在書上劃出來。②內容:③地位:核心。④實施情況:國家、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與實現,覆蓋面逐步擴大***看圖表***。截至2002年6月,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事業保險的參保人員分別達10567萬、10095萬和7920萬。我國部分農村地區的社會保險制度也依據一定的條件在逐步地建立。

  2、社會救濟:

  ①含義:P125,請同學們在書上劃出來。②內容: ③地位:社會救濟屬於低層次的保障。④實施情況:截至2001年底,有677個城市、1638個縣城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開發式扶貧。災民救助。

  3、社會福利:①含義:P125,請同學們在書上劃出來。②內容:③地位:社會福利屬於較高層次保障。

  4、社會優撫:①含義:P125,請同學們在書上劃出來。②內容:③地位:社會優撫是一種特殊的社會保障形式。

  5、總體上看***畫出知識結構圖***,社會保障制度中,社會保險是核心內容;而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和社會優撫則是輔助形式。其中,社會救濟屬於低層次的保障,社會福利屬於較高層次保障,社會優撫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保障。

  ***三***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則:

  1、既要有利於生產,又要保障基本生活。

  為什麼?

  過高的社會保障水平會使政府負擔過重,不利於生產的發展;過低的社會保障水平則會損害勞動者的積極性。因此,要把我國社會保障的基點放在現有的生產力水平上,從我國目前生產力水平低、人口多且老齡化速度加快的國情出發,兼顧勞動者基本生活的保障和生產的發展。

  2、權利與義務相統一。

  為什麼?***這裡就可以滲透《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型別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現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

  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社會保障是由國家、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與實現的。因此,每個勞動者都應該在履行規定義務的前提下,去享受社會保障待遇的權利。

  ***四***我國建立新型社會保障制度的意義:

  1、是深化企業改革,充分發揮市場作用的必要條件。

  隨著改革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要調整機構和崗位,有的企業還要實行兼併和破產,這就必然出現人員流動和失業。而只有對失業者進行必要的培訓和給予適當的生活保障,才能保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

  領取失業救濟金和接受再就業培訓是有期限的,勞動者要徹底保障自己的物質生活,就必須通過就業來實現。

  就業是最大的社會保障。“議一議”:在擇業過程中,有的人一再失去就業機會,只是由於就業觀念的偏差。在現實生活中,就業觀念的偏差表現在哪些方面?

  “ 想一想”: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否完全消除失業?

  2、是增強企業活力的客觀要求。

  國有企業,特別是老的國有企業,在舊體制的影響下,形成了沉重的包袱***企業保障***,這既不利於企業活力的發揮,也不利於企業的公平競爭。

  3、也是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實現社會安定的根本性措施。

  人們的物質生活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只有保障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下降並逐步提高,才能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才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

  小結:

  ***鞏固練習:

  1、我國將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以法律條文的形式確定下來的制度有:①勞動合同制度 ②個人利益保護制度 ③社會保障制度 ④公民自由出境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2、2000年6月10日,《人民日報》刊登了《國務院關於切實做好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切實加強領導,積極籌措資金,確保不發生新的拖欠。基本養老金髮放屬於

  A.社會福利 B.社會保險 C.社會救濟 D.社會優撫

  課後作業 :

  1、辨析:社會保障水平越高越能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

  2、約請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同志座談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情況,然後寫一篇題為“我看社會保障制度”的小論文。

  高中政治德育教學反思

  以前,我對教師遠端培訓不是很重視,通過在這次培訓過程中,學習到了不少優秀教師好的教法以及符合新時期的新的教育理念,同時認真聽取了工作室老師的豐富講評。雖然每天在網上學習時間較少而且有點累,但收穫頗多,自身的業務水平有了一個很大的提高。下面談談我培訓後的一點思考

  ***一*** 轉變教育德育理念,實施差異教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著眼。“三段六步”課堂教學模式有利於把個性多樣的學生作為一種有價值的東西,一種財富來加以接受和引導。這樣我們眼中就會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實施有差異的教育,實現有差異的發展。

  ***二***樹立師德典範,實行情感育人。“三段六步”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理智的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因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啟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細節。一個好老師受同學歡迎,其實並沒有什麼法寶,也許就是總能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 僅僅有責任心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為豐富的“情感”,去面對學生之間出現的各種情況。

  ***三*** “三段六步”課堂教學模式善於從學生實際出發,著眼於發展,善於拓展學生的潛能,對學生要寬容,不要把學生的失誤看得太重,不要怕學生犯錯,要放手讓學生去做,只有在實踐中鍛鍊,學生才會成長。

  最後,我通過這次培訓認識到自己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而應去推動它朝正確方向發展,做一個改革的積極實施者。在以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把這次學到的知識用於實際的教育教學中,為教育事業盡一份力!

  謝謝工作坊老師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