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學好化學的最實用方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時採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徑.學習方法的優劣是學習成敗的關鍵,要想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必須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學習方法是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和運用的.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很重要的事,但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需要持之以恆的精神.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並沒有捷徑,只有堅持不懈,日久天長.才能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從而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一、記憶積累,奠定化學基礎

  進入高中以後,不少同學有一種感覺:數學的規律性很強,而化學總感到有些雜亂,要記的東西比較多。其實這並不奇怪,人們從接受啟蒙教育開始,就開始學習數學了,從背九九口訣表,到記加減乘除公式,哪一樣不需要記憶,到達高中以前已基本完成了知識的原始積累,在學習的過程中,人們可以用已有的知識進行邏輯思維,去尋找其中的規律;而化學由於初中學得比較晚,而且知識量比較少,內容比較簡單,故初中化學大家學得還是比較輕鬆的,但初中那點化學知識遠不能滿足高中化學的學習需要,在高中階段既要進行知識的積累又要探尋其中的規律,所以到了高中以後知識量和知識難度均突然增大了,導致一些剛進入高中的同學,總感到化學要記的東西特別多、特別難,這是正常現象,特別是一些學習習慣不太好,和一些自視聰明又不肯用功去記憶總想走捷徑的同學,成績出現下滑也就不足為奇了。任何一件新事物的出現,只有人們還不瞭解他的時候,才會感到他是那麼的神祕莫測,但如果你努力去接近他,去了解他,去記住他的特徵,慢慢地你就會掌握他規律性的東西。同學們要明白:規律的掌握來自知識的積累,而知識的積累又依賴合理的記憶。

  當然,記憶並不意味著死記硬背,也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畢竟是高中生了,應該注意記憶方法,學會理解地去記憶,有重點地記憶。化學中的一些有關知識可用如下方法記憶:

  物理性質:應有重點地記,可分解成:色***顏色***、味***氣味和味道***、態***狀態***、溶***溶解性***,特***少數物質的特殊性***。如氧氣是無色***色***無氣味***味***氣體***態***,不易溶於水***溶***;氨氣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氣體,極易溶於水,易液化***特***;硫酸是無色油狀液體,難揮發***故無氣味***,易溶於水,溶解放熱,強吸水性***特***

  化學性質:主要分酸鹼性***含複分解***、對熱穩定性、氧化性和還原性***含可燃性***。學習了元素週期律後,又可根據位、構、性來推理。如氧元素位於第二週期第ⅥA族,是活潑非金屬元素,故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是一種常用的氧化劑。硫與氧在同一族,故非金屬性較活潑,硫酸是強酸,但硫位於氧的下一週期,故單質硫的氧化性比氧氣弱,硫化氫的穩定性比水弱。而鈉位於第ⅠA族,是活潑的金屬元素,故氫氧化鈉是強鹼,易溶於水且對熱穩定,金屬鈉是強還原劑;而鋁與鈉同週期,第ⅢA族,位於金屬與非金屬交界處,故其金屬性比鈉弱,是較活潑金屬,氫氧化鋁是兩性氫氧化物,難溶於水,受熱易分解***幾乎所有難溶於水的氫氧化物受熱均分解***,金屬鋁是強還原劑,等等。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應細分成組成要素和適用範圍,如氣體摩爾體積的概念由條件***標準狀況***、物件***1mol任何氣體***、體積***約為22.4L***三部分組成,只適用於氣體;溶解度的概念由條件***一定條件下***,物件***飽和溶液中***,質量[100g水中能溶解溶質的質量***g***]三部分組成,適用於飽和溶液;又如化學平衡的概念由條件***一定條件下***、物件***可逆反應***、本質***正逆反應速率相等***、特徵***各物質的濃度保持不變***四部分組成,適用於可逆反應。

  一些重要化學規律一定要注意其適用範圍:如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一般適用於水溶液中的化學反應,在高溫或熔融狀態下就不一定適用了。如在酸的水溶液中鐵可以置換出氫氣,高溫下氫氣卻可以從氧化鐵中置換出鐵;鉀比鈉活潑,但高溫下鈉卻可以置換出鉀,這是因為鉀的沸點比鈉低,先被氣化的緣故。又比如常溫下二氧化碳通入矽酸鈉溶液中可生成矽酸是強酸制弱酸,高溫下二氧化矽能與碳酸鈉反應是高沸點物質制低沸點物質。

  化學實驗,可細化為操作步驟、實驗現象與結論、反應原理或現象解釋、誤差分析等。

  二、設疑探究,深入化學本質

  善疑、釋疑,是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更有利於我們瞭解事物的本質。如:

  我們知道久置濃硝酸變黃色是因溶解有二氧化氮,但仔細一想不對呀,硝酸溶液中有水,二氧化氮能與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溶液應該無色才對呀?從而更深刻地理解真理是具有相對性的:反應3NO2+H2O=2HNO3+NO在水中或稀硝酸中是不可逆的,而在濃硝酸中是可逆的,從而更深刻地理解可逆是絕對的,不可逆是相對的。

  又比如在比較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實驗時,課本上只有簡單的一句話:“在相同條件下”,這個相同條件指的是什麼?不少同學就簡單地理解為濃度相同,僅僅是濃度相同嗎?那課本上為什麼不說在相同的濃度下?經過更進一步的學習,有些同學從影響溶液導電能力的因素加以分析,概括出此處的相同條件應包括電流強度、電壓、導線、電極材料的組成和大小、兩電極間的距離、電解質的組成***如AB型、A2B型***、離子電荷、溶液濃度、體積、溫度等等均應相同。

  又如甲烷、乙烯、乙炔燃燒時為煙越來越大,火焰越來越明亮?書上解釋煙大是因為含碳量高,那麼火焰變明亮又是什麼原因?經仔細探究你就會發現:從甲烷、乙烯到乙炔含碳量逐漸升高,燃燒時碳並沒有完全被氧化,而本身被燒成熾熱狀態,故乙烯和乙炔火焰較甲烷逐漸明亮,又由於有一部分碳呈遊離態,所以有黑煙冒出,且逐漸變大。

  設疑、釋疑是我們學習過程中必須經過的重要環節,是煅煉學習能力,提升個人素質的必由之路。如果一個人在學習的過程中從來沒有問題,要麼這個人特別聰明,一學就懂***但這種人很少***;要麼這個人在學習的過程就象海棉吸水一樣全盤吸收,但沒有變成自己的東西,其典型特徵是上課一聽就懂,作業一做就錯,考試一到就暈;也有的同學有不少疑問,但總是“不懂就問”,這樣的同學往往做了大量的習題,但學習成績仍不理想,其問題就出在釋疑過程中:這個疑問你自己認真思考過沒有,有沒有告訴老師和同學你的思路?這樣老師和同學就能迅速發現問題所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你一碰到難題就不願多思考,通過問同學或問老師來解決,那麼這樣的問題問得再多,效果也不會好。所以每當有同學來問我問題的時候,我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是怎麼想的?或你的思路是什麼?久而久之,我的學生來問問題時,總是自覺地呈上他的解題過程或想法,這樣,我能迅速發現問題所在,講解時,學生接受也快,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