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綜合測試卷試題

  語文考試是有效提高教學質量不可或缺的環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高二語文綜合測試卷試題,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第Ⅰ卷:選擇題***30分***

  一、公共知識***20分,每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

  1.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實現“教育機會均等”已經成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價值取向。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與“教育機會均等”相類似的樸素主張,他的“有教無類”的觀點體現了:

  A.教育起點機會均等。 B.教育過程機會均等。

  C.教育條件機會均等。 D.教育結果機會均等。

  2.中小學校貫徹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實現培養人的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徑是:

  A.德育工作。 B.教學工作。

  C.課外活動。 D.學校管理。

  3.中小學教師參與校本研修的學習方式有很多,其中,教師參與學校的案例教學活動屬於:

  A.一種個體研修的學習方式。 B.一種群體研修的學習方式。

  C.一種網路研修的學習方式。 D.一種專業引領的研修方式。

  4.學校文化建設有多個落腳點,其中,課堂教學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注意加強學校文化和學科文化建設,這主要有利於落實課程三維目標中的:

  A.知識與技能目標。 B.方法與過程目標。

  C.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D.課堂教學目標。

  5.在中小學校,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的“施工藍圖”是:

  A.教育方針。 B.教材。

  C、課程標準。 D.課程。

  6.某學校英語老師王老師輔導學生經驗非常豐富,不少家長託人找王老師輔導孩子。王老師每週有5天晚上在家裡輔導學生,而對學校安排的具體的教育教學任務經常藉故推託,並且遲到缺課現象相當嚴重,教學計劃不能如期完成,學生及家長的負面反響很大。學校對其進行了多次批評教育,仍然不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可給予王老師什麼樣的處理。

  A.批評教育。 B.嚴重警告處分。

  C.經濟處罰。 D.行政處分或者解聘。

  7.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根據憲法,我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下列描述與《未成年人保護法》不一致的是:

  A.保護未成年人,主要是學校老師和家長共同的責任。

  B.教育與保護相結合是保護未成年人工作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C.學校應當尊重未成年學生受教育的權利,關心、愛護學生,對品行有缺點、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教育、幫助,不得歧視,不得違反法律和國家規定開除未成年學生。

  D.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特點給予特殊、優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8.小芳的父母均為大學畢業,從小受家庭的影響,很重視學習,初中期間,當她自己在看書學習時,旁邊如果有人講話,就特別反感。進入高中後,小芳成績優秀,擔任了班長,但同學們都認為她自以為是,什麼工作都必須順著她的思路和想法,一些同學很討厭她,為此她感到十分的苦惱。如果小芳同學找你訴說心中的煩惱時,你認為應該從什麼角度來進行輔導:

  A.學習心理。 B.個性心理。

  C.情緒心理。 D.交往心理。

  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明確規定:教師進行教育教學活動,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和實驗,從事科學研究,是每個教師的:

  A.權利。 B.義務。

  C.責任。 D.使命。

  10.教育部先後於1999年和2002年分別頒佈了《關於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兩個重要檔案,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務、方法、形式和具體內容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根據檔案精神和當前中小學實際,你認為下列論述正確的是:

  A.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應堅持輔導與治療相結合,重點物件是心理有問題的學生。

  B.提高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效的關鍵是加強學校的硬體投入,每所學校都要建立一個標準的心理諮詢室。

  C.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是將該項工作全面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中,都應注意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D.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為主。

  二、學科專業知識***10分,每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

  11.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

  A.人文素養與科學素養的統一。

  B.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C.工具性與思想性的統一。

  D.交際工具與品德修養的統一。

  12.下面對“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B.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

  C.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D.運用現代技術蒐集和處理資訊。

  13.下面的“教學建議”,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B.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C.重視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D.寫作知識的教學力求系統有用;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

  14.下面有關古代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漢朝以後對函谷關以西的地區統稱為西域。

  B.七曜是古人對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合稱。

  C.五音即宮、商、角、徴、羽,是中國五聲音階上的5個級

  D.十二生肖按順序為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犬、豕。

  15.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古代文化典籍中,最大的類別是集部,它包括各種彙集歷代作家不同體裁作品的書籍,內容以詩文創作為主。

  B.收集個人作品的書稱為“別集”,收錄眾人作品的書稱為“總集”。如《白氏長慶集》、《歐陽文忠公文集》都是別集,樑蕭統編的《文選》則是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

  C.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旦、正旦、末、正末均是雜劇角色名。關漢卿、馬致遠、王實甫、白樸被稱為元雜劇四大家。

  D.馮夢龍編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其中儲存了不少宋元“話本”,也有不少明人的“擬話本”。

  第Ⅱ卷:非選擇題***70分***

  三、公共知識***10分***

  閱讀以下材料,回答第1、2題。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慧理論”認為,人的智慧是多元的,每個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擁有著9種基本智慧,只不過,不同個體的優勢智慧是存在差別的。

  趙元任是解放前清華大學國學大師之一,他精通多種國內方言和8、9種外語。在巴黎和柏林的街頭,他能夠分別用地道的法語和德語與當地老百姓拉家常,使別人誤以為他是本地的常住居民。在國內,每到一個地方,趙元任甚至可以用當地方言與人們隨意交談。

  周舟是湖北武漢的一個***少年,在大多數人面前,他都顯得說話木訥,反應遲鈍,表情呆滯。在父母、老師的傾心教育、培養和影響下,周舟在樂團指揮方面顯示了自己的才能,多次在盛大的場合指揮著交響樂團完成了表演,其指揮才能得到了觀眾的一致認可。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科技大學就在全國招收少年大學生,這些少年大學生都是數理化生等理科學生,大多獲得過全國奧賽的最高獎勵,或者在理科的學習中擁有著他人難以企及的天賦。湖南省的謝彥波同學,在80年代就以優異成績考入了中國科大的少年班。

  魯冠***化名***目前已經成為了擁有數億人民幣產業的著名商人。小時候的他並不聰明,學習成績較差,小學畢業就走入了社會。除了勤勞和精明之外,魯冠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善於組織和管理,善於觀察和了解周圍人的性格、愛好、行為方式等,善於調動企業每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使他的團隊發揮著最大的力量。他所管理的企業和公司很快取得了成功,他本人也成為了擁有足夠影響的浙商。

  1.填空,每空1分,共5分。

  依據加德納的多元智慧理論來分析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國學大師趙元任的優勢智慧是*** ***,魯冠的成功主要源於他的優勢智慧是*** ***,周舟的優勢智慧是*** ***,謝彥波之所以能夠考上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主要取決於他的優勢智慧,即*** ***,此外,姚明、劉翔等體育明星的優勢智慧多表現為*** ***。

  2.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談談多元智慧理論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借鑑作用。***5分***

  學科專業知識***60分***

  一、默寫蘇軾《前赤壁賦》開頭至“羽化而登仙”。***5分。每錯一字扣1分,每掉一句扣2分***

  二、給下面文字加上標點。 ***5分。每錯一處扣1分***

  浙 東 學 術

  天 人 性 命 之 學 不 可 以 空 言 講 也 故 司 馬 遷 本 董 氏 天 人 性 命 之 說 而 為 經 世 之 書 儒 者 欲 尊 德 性 而 空 言 義 理 以 為 功 此 宋 學 之 所 以 見 譏 於 大 雅 也 夫 子 曰 我 欲 託 之 空 言 不 如 見 諸 行 事 之 深 切 著 明 也 此 春 秋 之 所 以 經 世 也 聖 如 孔 子 言 為 天 鐸 猶 且 不 以 空 言 制 勝 況 他 人 乎 故 善 言 天 人 性 命 未 有 不 切 於 人 事 者 三 代 學 術 知 有史 而 不 知 有 經 切 人 事 也 後 人 貴 經 術 以 其 即 三 代 之 史 耳 近 儒 談 經 似 於 人 事 之 外 別 有 所 謂 義 理 矣 浙 東 之 學 言 性 命 者 必 究 於 史 此 其 所 以 卓 也

  ***節選自章學誠《文史通義》內篇五《浙東學術》篇。中華書局1994年版***

  三、《玉階怨》是樂府舊題。請比較下面三首《玉階怨》的優劣,並分析說明理由。***10分***

  ***一***

  紫藤拂花樹,黃鳥度青枝。思君一嘆息,苦淚應言垂。

  ***二***

  夕殿下珠簾,流螢飛復息。長夜縫羅衣,思君此何極。

  ***三***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四、下面是某老師的觀摩課《中國建築的特徵》的教學過程;請你根據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對其教學內容的定位、其中的某一教學環節的不當之處分別進行評析。 ***10分***

  1、讓學生不看文字,“獨立思考”中國建築的特徵。

  2、快速從課文中找答案,要求學生快速記住這些特徵。

  3、讓學生“推薦”男女生各一人,進行上述特徵的默寫比賽***寫到黑板上***。

  4、學習文中的幾個詞語***“用一分鐘看課文註釋”***。

  5、出示本課學習的定向目標:學習事理說明文的說明方法;讀懂課文,會說、會寫、會用。

  6、鼓勵學生用一分鐘記住文中的舉例。

  7、讓學生“說一遍”上述例子。

  8、讓學生把全文閱讀一遍***達到了“懂”的目標***。

  9、讓學生將“中國建築的特徵”相互大聲說一遍***達到了“會說”的目標***。

  10、因時間關係,將“會寫”目標改為課後作業,進入“會用”學習階段;指導學生思考生活中繼承與發揚中國建築傳統風格的例項,即達到“會用”的目標。

  五、用下面材料,根據全國考試大綱,為高三學生命制總分30分的閱讀與鑑賞檢測題。***共命4~5小題,其中有一道任選角度、寫300字左右的文章賞析的小題;每小題標出分數,並做好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30分***夜

  徐 訁於

  窗外是一片漆黑,我看不見半個影子,是微風還是輕霧在我屋瓦上走過,散著一種低微的聲音,但當我仔細諦聽時,覺得宇宙是一片死沉沉的寂靜。我兩手捧我自己的頭,肘落在膝上。

  我又聽到一點極微的聲音,我不知道是微風,還是輕霧;可是當我仔細傾聽時,又覺得宇宙是一片死沉沉的寂靜。

  我想這或者就是所謂寂靜了吧。

  一個有耳朵的動物,對於寂靜的體驗,似乎還有賴於耳朵,那末假如什麼也沒有的話,恐怕不會有寂靜的感覺的。在深夜,當一個聲音打破寂靜的空氣,有時就陪襯出先前的寂靜的境界;而那種似乎存在似乎空虛的聲音,怕才是真正的寂靜。

  在人世之中,嚴格地說,我們尋不到真正的空隙;通常我們所謂空隙,也只是一個若有若無的氣體充塞著,那麼說寂靜只是這樣一種聲音,我想許多人一定會覺得對的。

  假如說夜裡藏著什麼神祕的話,那麼這神祕就藏在寂靜與黑暗之中。所以如果要探問這個神祕,那末就應當穿過這寂靜與漆黑。

  為夜長而秉燭夜遊的詩人,只覺得人生的短促,應當儘量享受,是一種在夜裡還留戀那白天歡笑的人。一個較偉大的心境,似乎應當是覺得在短促的人世裡,對於一切的人生都會自然的盡情的體驗與享受,年青時享受青年的幸福,年老時享受老年的幸福。如果年青時忙碌於佈置老年的福澤,老年時哀悼青年的消逝,結果在短促一生中,沒有過一天真正的人生,過去的既然不復回,將來的也不見得會到。那麼依著年齡、環境的現狀,我們還是過一點合時的生活,幹一點合時的工作,享—點合時的享受吧。

  既然白天時我們享受著光明與熱鬧,那麼為什麼我們在夜裡不能享受這份漆黑與寂靜中所蓄的神祕呢?但是這境界在近代的都市中是難得的,叫賣聲、汽車聲、賭博聲、無線電的聲音,以及紅綠的燈光都擾亂著這自然的夜。只有在鄉村中、山林裡,無風無雨無星無月的辰光,更深人靜,鳥兒入睡,那時你最好躺下,把燈熄滅,於是靈魂束縛都解除了,與大自然合而為一,這樣你就深入到夜的神祕懷裡,享受到一個自由而空曠的世界。這是一種享受,這是一種幸福,能享受這種幸福的人,在這忙碌的世界中是很少的。真正苦行的僧侶或者是一種,在青草上或者蒲團上打坐,從白天的世界跳入夜裡,探求一些與世無爭的幸福。此外田園詩人們也常有這樣的獲得。至於每日為名利忙碌的人群,他永遠體驗不到這一份享受,除非在他失敗時候,身敗名裂,眾叛親離,那麼也許會在夜裡投身於這份茫茫的懷中獲得了一些徹悟的安慰。

  世間有不少的人,把眼睛閉起來求漆黑,把耳朵堵起來求寂靜,我覺得這是愚魯的。因為漆黑的真味是存在視覺中,而靜寂的真味則是存在聽覺上的。

  於是我熄了燈。

  思維的自由,在漆黑裡最表示得充分;它會把曠野縮成一粟,把斗室擴大到無限。於是心板的雜膜,如照相的膠片浸在定影水裡一般,慢慢地淡薄起來,以至於透明。

  我的心就這樣的透明著。

  在這光亮與漆黑的對比之中,象徵著生與死的意義的,聽覺視覺全在死的一瞬間完全絕滅,且不管靈魂的有無,生命已經融化在漆黑的寂靜與寂靜的漆黑中了。

  看人世是悲劇或者是喜劇似乎都不必,人在生時儘量生活,到死時釋然就死,我想是一個最好的態度;但是在生時有幾分想到自己是會死的,在死時想到自己是活過的,那就一定會有更好的態度,也更會了解什麼是生與什麼是死。對於生不會貪求與狂妄,對於死也不會害怕與膽怯;於是在生時不會慮死,在死時也不會戀生,我想世間總有幾個高僧與哲人達到了這樣的境地吧。

  於是我不想再在這神祕的夜裡用耳眼享受這寂靜與漆黑,我願將這整個的心身在神祕之中漂流。

  這樣,我於是解衣就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