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數學學習有哪些方法

  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在語言、思維、知識內容等方面的變化,導致在學法上與初中有很大的區別。因此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循序漸近地學習、尋找適合自己的最佳學習方法

  高一是數學學習的一個關鍵時期。許多小學、初中數學學科成績的佼佼者,進入高中階段,第一個跟斗就栽在數學上。如我們學校每一個同學都是經過中考選撥進來的成績優秀的同學,但在前段時間的一次數學測試中有的同學甚至不及格。對眾多初中數學學習的成功者,進高中後數學成績卻不理想,數學學習縷受挫折,我想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這些同學不瞭解高中數學的特點,學不得法,從而造成成績滑坡。

  

  高中的數學概念抽象、習題繁多、教學密度大,因此升入高一後,高一的同學就會對數學望而生畏。

  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需要不同的學習方法:

  1、學習狀態低迷

  一定要做好預習,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能讓學習事半功倍;做完作業要仔細檢查,出錯並認真訂正才合理;老師要求的練習要認真完成,少動筆而能學好數學的天才是沒有的;考試時,正確率和做題的速度一樣重要,合理地放棄某些題目能幫助你發揮正常水平。

  2、成績進步緩慢

  收集自己做過的錯題,訂正並寫清錯誤的原因;對於考試成績,定一個力所能及的奮鬥目標;合理的作息時間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於獲得穩定的學習成績;並且鄒老師尤其強調:“把很多時間投入到一個科目中去,不如把學習精力合理分配給各個學科。”

  3、成績很難取得突破

  數學不是知識性、經驗性的學科,而是思維性的學科。所以,數學的學習重在培養觀察、分析和推斷能力,開發學習者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因此,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這些能力。這會使數學成績取得有效突破。

  學習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要想學會學習,不僅要向別人學習好的學習方法,還要善於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理科,要獨立思考,深入剖析題目。”比如要知道這道題用的方法是什麼,這種方法適合於哪類題。如果能如此類比,融會貫通,不但可以記住具體的解題方法,也能提高靈活運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