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黑板報內容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優良道德傳統的偉大民族。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內容。千百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在自己的發展歷程中,形成的傳統美德深深熔鑄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之中。。小編這裡給大家總結了一個傳統文化黑板報的內容,供大家參考和學習,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青黃不接 後繼乏人

  文化遺產傳承急需內在“修復”,“事實上,《阿詩瑪》在申報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時,已經沒有幾個人能完整地說唱這部敘事長詩了。”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主任趙自莊說,很多少數民族的創世古歌、敘事長詩,都是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繼承下來的。“儘管《阿詩瑪》有了許多整理文字,但它代替不了民間藝人的撒尼月琴彈唱,因為《阿詩瑪》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唱出來的。”

  《阿詩瑪》的遭遇絕非個例,我國三大民族史詩――藏族史詩《格薩爾》、蒙古族史詩《江格爾》和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都面臨著會彈會唱者寥寥無幾的困境。隨著大批身懷絕技的民間藝人的衰老和去世,這種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狀況日趨明顯。

  不過《阿詩瑪》是幸運的。《阿詩瑪》的故鄉雲南石林彝族自治縣政府近年來提出:“讓《阿詩瑪》回到民間!”為此,他們啟動了“《阿詩瑪》民族文化生態村”建設,由縣財政撥出保護經費培養傳承人。

  趙自莊說:“這才是一種內在的保護,是一種開啟生命之源的修復,在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區的建設中,這樣的修復必不可少。”
 

關於傳統文化的黑板報圖片

  :成“搖錢樹” 辦“農家樂”

  別讓民俗“活魚”變成“魚乾”中國藝術研究院曲藝研究所所長吳文科表示,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罕見而寶貴的民間技藝和民風民俗,正在失去其賴以生存的土壤。

  曾經進行過侗族大歌調查的貴州民族學院教授龍耀巨集說:“我們到很多鄉村調查時發現,男的都外出打工去了,只有老弱婦幼留在家中。而且現在的保護往往只重視女聲,而傳統上侗族大歌是男女對唱的。”

  與生存方式的改變相比,旅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衝擊更為嚴重。一些地區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成了“搖錢樹”,商業化運作使得許多民間歌舞和民俗變味乃至變形。貴州省文化廳機關黨委書記羅運琪說,一些旅遊景點千篇一律的歌舞表演,既無特色,更無文化內涵。以鎮山村布依族生態博物館為例,由於離貴陽近,當地村民紛紛辦起了只有餐飲住宿內容的“農家樂”,而那些真正的布依族文化遺產,則被關在了博物館裡,少人問津。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能單一、孤立地進行保護,否則就會把活魚變成魚乾,失去了原有的生機與活力。”廣西壯族自治區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廖明君表示,由於外來商業文化的侵襲,不少當地民眾出現了自卑與虛無感,總覺得自己沒文化,這種心理傾向也需引起重視。

  :原生態”成時尚,新概念做賣點

  對民俗文化的“包裝”要有度,近兩年,“原生態”這個概念漸漸風靡全國。在各種電視節目和舞臺表演中,以“原生態”為賣點的節目日漸增多。“原生態”在帶來清新的民間藝術之風的同時,也引起一些文化人士的擔憂:經過市場化包裝的民間藝術,還能繼續保持其原生態的特徵嗎?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苑利認為,現在打著“原生態”旗號的許多表演其實是偽原生態。他說:“就以壯族對歌為例,壯族對歌是男女面對面的對唱,你現在把一大幫男女弄到舞臺上,面對著觀眾來唱,這還能叫原生態嗎?”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資華筠說,要警惕、遏制對“原生態”概念的濫用既不能把劣質包裝的民間藝術誤認為是源泉,也不應限制藝術家在汲取民間藝術精華基礎上的個性化創造。在具體工作中更忌把“原生態”當作另一類“形象工程”來運作。

  她認為,“‘原生態’要滿足三個標準:自然形態――不做人為加工,未經修飾;自然生態――不脫離生存發展的自然與人文環境;自然傳衍――與民俗、民風相伴的一種特定的生活與表達情感的方式,也就是說,不是做給他人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