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慈善之比較閱讀答案
作為現代慈善事業發源地之一的美國一直是中國取經的物件。比較中美的慈善事業,我們能得出什麼?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中美慈善之比較》閱讀材料
作為現代慈善事業發源地之一的美國一直是中國取經的物件,但是,只有釐清中美慈善發展經歷中的異同,才能用好這塊他山之石。
經常有人懷有這樣的疑問:美國人民的慈善感情是怎麼煉成的?他們怎麼這麼喜歡捐錢,而且怎麼捐得這麼放心?中國人怎麼這麼不相信別人?似乎這些搞慈善的人個個有著不可告人的目的,那些慈善機構背後也一定有種種難以言說的貓兒膩。
其實和中國一樣,美國的早期慈善家和慈善機構同樣經歷了大量質疑。
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被認為是現代慈善事業的奠基人。他在1908年提出成立基金會之初,要求在國會立案,主動接受國會監督,但從總檢察長到總統都懷疑其動機是“企圖用另一種方式永久擁有其財富”,國會也是抵制多於支援。最終,洛克菲勒基金會未能在聯邦政府註冊,只能於1915年在紐約州根據州法律註冊。但是仍受到聯邦政府的調查和抨擊。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前所長資中筠認為,圍繞著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辯論及其結果所產生的影響“強化了基金會的獨立性”:一是獨立於政府,確定其私人性質;二是獨立於其初始捐贈者或其家族,日益脫離其意志的影響。
美國的基金會不僅要面對公眾的質疑,而且要面對政府的質疑,接受官方的調查。而中國國字頭的公募基金會則主要需要面對公眾,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不同。在資訊公開制度不健全的現狀之下,中國公眾對基金會的質疑,往往直接轉化成憤怒。因此,儘管中國官辦公募基金會面臨的壓力更小,但其因此而承擔的風險卻大大增加。
美國的慈善事業發端於民間,蓬勃於民間,儘管官方出於擔憂曾經採取過限制措施,但總體來看,民間不斷壯大的程序從未被中斷。
中國的慈善事業儘管同樣發端於民間:1949年以前,來自西方國家的宗教組織、其他國內外非政府組織和個人在社會慈善救濟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當時“育嬰堂”、“救濟院”遍佈全國大小城市。新中國成立後,幾乎所有非政府組織都在社會主義改造中被取締,少部分則由政府接管,改組為官方的福利機構。
學者熊培雲呼籲重新尋找和發現“社會”的價值。只有官方重新肯定“社會”的價值,並從中抽身出來,中國慈善才能回到正常的軌道繼續前行。
《中美慈善之比較》閱讀題目
1.閱讀全文,簡要概括中美慈善事業的不同特點。***4分***
2.文章用了哪些論證方法來證明作者的觀點,試作分析。***3分***
3.根據文章資訊,請你談談中國慈善事業的出路在哪裡。***3分***
《中美慈善之比較》閱讀答案
1.美國的基金會不僅要面對公眾的質疑,而且要面對政府的質疑,接受官方的調查;而中國國字頭的公募基金會則主要需要面對公眾。美國的慈善事業發端於民間,蓬勃於民間,民間不斷壯大的程序從未被中斷;而中國慈善雖同樣發源於民間,但後來或被取締或改“政府官辦”。
2.***1***對比論證。將中美慈善事業進行對比;***2***舉例論證。列舉洛克菲的例子,“育嬰堂”“救濟院”的例子;***3***引用論證。引用資中筠的觀點。
3.***1***肯定基金會的私人獨立性質,試著讓其脫離初始捐助者的影響。***2***讓政府華麗轉身,從慈善事業中抽身而出,尋找、發現並肯定“社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