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村人閱讀題答案

  《遠離村人》的作者是劉亮程,在做這個閱讀理解題的時候,你知道答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遠離村人》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遠離村人》閱讀原文:

  ⑴我每天的事:早晨起來望一眼麥垛。總共五大垛,一溜排開。整個白天可以不管它們。到了下午,天黑之前,再朝四野裡望一望,看有無可疑的東西朝這邊移動。

  ⑵這片大野隱藏著許多東西。一個人,五垛麥子,也是其中的隱匿者,誰也不願讓誰發現。即使是樹,也都蹲著長,軀幹一曲再曲,枝椏匐著地伸展。我從沒在荒野上看見一棵像楊樹一樣高揚著頭、招搖而長的植物。有一種東西壓著萬物的頭,也壓抑著我。

  ⑶有幾個下午我注意到西邊的荒野中有一個黑影在不斷地變大。我看不清那是什麼東西,它孤獨地蹲在那裡,讓我幾個晚上沒睡好覺。若有個東西在你身旁越變越小最後消失了,你或許一點不會在意。有個東西在你身邊突然大起來,變得巨大無比,你便會感到驚慌和恐懼。

  ⑷早晨天剛亮我便爬起來,看見那個黑影又長大了一些。再看麥垛,似乎一夜間矮了許多。我有點擔心,扛著杴小心翼翼地走過去,穿過麥地走了一陣,才看清楚,是一棵樹。一棵枯死的老樹突然長出許多枝條和葉子。我圍著樹轉了一圈。許多葉子是昨晚上才長出來的,我能感覺到它的枝枝葉葉還在長,而且會長得更加彭蓬勃勃。我想這棵老樹的某一條根,一定扎到了土地深處的一個旺水層。

  ⑸能讓一棵樹長得粗壯興旺的地方,也一定會讓一個人活得像模像樣。往回走時,我暗暗記住了這個地方。那時,我剛剛開始模糊地意識到,我已經放任自己像植物一樣去隨意生長。我的胳膊太細,腿也不粗,膽子也不大,需要長的東西很多。多少年來我似乎忘記了生長。

  ⑹隨著剩下的活兒一點一點地幹完,莫名的空虛感開始籠罩著草棚。活兒幹完了,鐮刀和鐵杴扔到一邊。孤單成了一件事情。寂寞和恐懼成了一件大事情。

  ⑺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是一個,而它們——成群的、連片的、成堆的對著我。我的群落在幾十裡外的太平渠村裡。此時此刻,我的村民幫不了我,朋友和親人幫不了我。

  ⑻我的寂寞和恐懼是從村裡帶來的。每個人最後都是獨自面對剩下的寂寞和恐懼,無論在人群中還是在荒野上。那是他一個人的。

  ⑼就像一粒蟲、一棵草在它浩蕩的群落中孤單地面對自己的那份歡樂和痛苦。其他的蟲、草不知道。

  ⑽一棵樹枯死了,提前進入了比生更漫長的無花無葉的枯木期。其他的樹還活著,枝繁葉茂。陽光照在綠葉上,也照在一棵枯樹上。我們看不見一棵枯樹在陽光中生長著什麼。它埋在地深處的根在向什麼地方延伸。死亡以後的事情,我們不知道。

  ⑾一個人死了,我們把它擱過去——埋掉。我們在墳墓旁邊往下活。活著活著,就會覺得不對勁。這條路是誰留下的,那件事誰做過了,這句話誰說過,那個女人誰愛過……

  ⑿我在村人中生活了幾十年,什麼事都經過了,再呆下去,也不會有啥新鮮事。剩下的幾十年,我想在花草中度過,在蟲鳥水土中度過。我不知道這樣行不行,或許村裡人會把我喊回去,讓我娶個女人生養孩子。讓我翻地,種下一年的麥子。他們不會讓我閒下來,他們必做的事情,也必然是我的事情。他們不會知道,在我心中,這些事情早就結束了。

  ⒀如果我還有什麼剩下要做的事情,那就是一棵草的事情,一粒蟲的事情,一片雲的事情。

  ⒁我在野地上還有十幾天時間,也可能更長。我正好遠離村人,做點自己的事情。

  《遠離村人》閱讀題目:

  3.文中兩次出現了 “一粒蟲”“一棵草”,請分別談談這組意象在兩處的含義。***4分***

  4.請賞析第四段的表達特色。***6分***

  5.請概述本文的情感脈絡。***4分***

  6.有人稱劉亮程的散文體現了“發現的哲學,是悲懷和樂世的哲學”,請探究本文是如何體現這一特點的。***6分***

  《遠離村人》閱讀答案:

  3.第一次出現的含義是孤獨、恐懼;第二次出現的含義是放任自己、自由地生長。***每點2分***

  4.誇張、對比***2分***,突出樹的茂密、蓬勃***1分***;聯想想象***1分***,猜測樹起死回生的原因,引出下文作者像植物一樣自我成長的願望。***2分***

  5.首先寫在野外勞動的生存恐懼,其次是一棵老樹起死回生的喜悅,然後活幹完後感覺到遠離村人的恐懼、孤獨,最後寫打算遠離村人的生活方式放任自己自由生活的豁然了悟。***每點1分***

  6.發現:劉亮程在野外的勞動中,從草垛、老樹、蟲、草、雲身上得到啟示,發現生活中的哲學。***2分***悲懷:對包括自身在內的萬物的細緻體察、悲憫***同情、悲哀******2分***,樂世:又在這生活中尋找自我成長的樂觀積極的力量,體現了擺脫束縛、自由生活的決心。***2分***

  《遠去的鄉村》閱讀原文:

  文 / 李漢榮

  ⑴小時候剛學會走路,在泥土的田埂上摔了多少跤?我趴在地上,哭著,等大人來扶,卻看見一些蟲兒排著隊趕來參觀我,還有的趁熱研究我掉在地上的眼淚的化學成分。我撲哧一笑,被它們逗樂了。

  ⑵現在,在鋼筋水泥澆鑄的日子裡,你摔一跤試試,你跌得再慘,你把身子趴得再低,也決然看不見任何可愛的生靈,唯一的收穫是疼和骨折。

  ⑶即使你在田野裡追趕一隻老鼠,也能到達一首詩的附近——離老鼠洞不遠,是被野草掩護的蛐蛐的琴房,正在演奏《詩經》裡的某個曲調。

  ⑷菜地裡的蔥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齊很好看。到了夜晚,它們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它們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它們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那些愛寫田園詩的秀才們看見了,就學著蔥的做法,把文字排列成一行一行。後來,我那種地的父親看見書上一行一行的字,問我:“這寫的是什麼?為啥不連在一起寫呢?多浪費紙啊?”我說:“這是詩,詩就是一行一行的。”我父親說:“原來,你們在紙上學我種蔥哩,一行一行的。”

  ⑸你聽過豆莢炸裂的聲音嗎?那是世上最飽滿、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聲。所以,我從來不放什麼鞭炮和禮花,那真有點兒虛張聲勢,一串劇烈的爆響之後,除了丟下一地碎紙屑和垃圾等待打掃,別無他物,更無絲毫詩意。那麼,我怎樣慶祝我覺得值得慶祝的時刻呢?

  我的祕密方法是:來到一個向陽的山坡,安靜地面對一片為著靈魂的豐盈和喜悅而緘默著天真嘴脣的大豆啦、綠豆啦、小豆啦、豌豆啦、紅豆啦,聽它們那被太陽的一句笑話逗得突然炸響的“噼噼啪啪”的笑聲,那狂喜的、幸福的炸裂!美好的靈感,炸得滿地都是。詩,還用得著你去苦思冥想嗎?面朝土地,謙恭地低下頭來,拾進籃子裡的,全是好詩。

  ⑹鄉村寂寞嗎?有時候是有一點的,但很快就被蛙歌填滿了;蛙歌退場,寂寞降臨,但很快又被及時降臨的鳥聲填滿了;鳥聲稀疏,寂寞再度襲擊爺爺的日子,但是,更多的蛙歌和鳥聲同時降臨了,超額填補了這並不嚴重的寂寞。雨填補雲的寂寞,虹填補天空的寂寞,泉填補山的寂寞,魚填補河的寂寞,燕子填補屋簷的寂寞,狗叫填補夜晚的寂寞,雄雞扯開嗓子填補黎明的寂寞,兒子兒媳和陸續到來的孫子們填補暮年的寂寞……爺爺總是來不及寂寞,就度過了他耕讀的一生。於今看來,鄉村的那點古老寂寞,只是上蒼自己給自己佈置的作業:為時光留些空白,然後,用天籟、天物、人倫、風情去一一填滿。

  ⑺屋樑上那對燕子是我的第一任數學老師、音樂老師和常識老師。我忘不了它們,我至今懷念它們。它們一遍遍教我識數:1234567;它們一遍遍教我識譜:1234567;它們一遍遍告訴我,一星期是七天:1234567。

  ***摘自《讀者》2013年第9期***

  《遠去的鄉村》閱讀題目:

  15、請你從文中選一句恰當的話作為本文的題記,並說說理由。***3分***

  16、讀⑴⑵段,分析作者所用的寫作手法與作用?***3分***

  17.下面的句子形象生動,富有表現力,請加以賞析。***2分***

  到了夜晚,它們就把月光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它們就把露珠排列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它們就把雪排列成一行一行。

  18、下面的句子含義深刻,富有感染力,請加以賞析。***2分***

  詩,還用得著你去苦思冥想嗎?面朝土地,謙恭地低下頭來,拾進籃子裡的,全是好詩。

  19、文章結尾說“我忘不了它們,我至今懷念它們”,作者僅僅是懷念屋樑上的燕子嗎?還有什麼?***3分***

  20、這是一篇優美的時文,請你結合本文主題或風格,向其他廣大讀者朋友寫一小段推薦語。***3分***

  《遠去的鄉村》閱讀答案:

  15、無統一答案。示例:“即使你在田野裡追趕一隻老鼠,也能到達一首詩的附近——離老鼠洞不遠,是被野草掩護的蛐蛐的琴房,正在演奏《詩經》裡的某個曲調。”***1分***理由:描繪了鄉村獨有風景,既富有詩意,又能暗含主題,表現了作者對鄉村充滿懷念之情。***作題記的句子必須能指示或凸現文章的主旨及情感,激發讀者閱讀興趣,常常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2分***

  16、對比手法***1分***,有點題的作用----遠去的鄉村。並引發了作者對鄉村詩意生活的回憶與懷念。***2分***

  17、運用了擬人和排比的修辭手法***1分***,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整齊的蔥給菜地帶來了詩意的畫面,表現了作者對鄉村生活的喜愛。***1分***

  18、大自然給人創作的靈感。我們要親近自然,腳踏實地謙虛地辛勤勞動,在勞動中獲得靈感。脫離生活,脫離實踐,難有成果。***符合大意即可******2分***

  19、懷念的是鄉村的天籟與風景、人倫與風情,鄉村的生活。***3分***

  20、示例:大自然給人帶來心靈的快樂和寧靜。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欣賞自然,就是欣賞自己,發現自然,就是發現自己。李漢榮散文《遠去的鄉村》,讓我們一起反思城市文明,重歸昨日,傾聽鄉村的呼喚,尋找我們的根。***要求圍繞本文主題與寫作風格來推薦,語句通暢,言之有理即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