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鍾會傳閱讀答案
鍾會是三國時期魏國名將、謀士、書法家。鍾會平諸葛誕之叛、與鄧艾分兵滅蜀,導致蜀漢滅亡。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三國志鍾會傳文言文閱讀答案,希望能幫到你。
《三國志鍾會傳》文言文閱讀材料
鍾會字士季,穎川長社人。太傅繇小子也。少敏惠夙成。中護軍蔣濟著論謂:“觀其眸子,足以知人。”會年五歲,繇遣見濟,濟甚異之曰:“非常人也。”及壯,有才數技藝而博學,精練名理,以夜續晝,由是獲聲譽。正始中,以為祕書郎。遷尚書、中書侍郎。高貴鄉公即尊位,賜爵關內侯。
毋丘儉作亂,大司馬景王東征,會從,典知密事,衛司馬文王為大軍後繼,景王薨於許昌,文王總統六軍,會謀謨帷幄。時中詔敕尚書傅嘏,以東南新定,權留衛屯許昌為內外之援,令嘏率諸軍還。會與嘏謀,使嘏表上,輒與衛俱發,還到雒水南屯住。於是朝廷拜文王為大、輔政,會遷黃門侍郎。封東武亭候,邑三百戶。
甘露二年,徵諸葛誕為司空,時會喪寧在家,策誕必不從命,馳白文王。文王以事已施行,不復追改。及誕反,車駕住項,文王至壽春,會復從行。
初,吳大將全琮,孔權之婚親重臣也。琮子懌、孫靜、從子端、翩、緝等,皆將兵來救誕。懌兄子輝、儀留建業,與其家內爭訟,攜其母,將部曲數十家渡江,自歸文王。會建策,密為輝、儀作書,使輝、儀所親信齎入城告懌等,說吳中怒懌等不能拔壽春,欲盡誅諸將家,故逃來歸命。懌等恐懼,遂將所領開東城門出降,皆蒙封寵,城中由是乖離。壽春之破,會謀居多,親待日隆,時人謂之子房。軍還。遷為太僕,固辭不就。以中郎在大府管記室事,為腹心之任。以討諸葛誕功,進爵陳侯。屢讓不受。詔曰:“會典綜軍事,參同計策。料敵制勝,有謀謨之勳,而推寵固讓。辭指款實。前後累重,志不可奪。夫成功不處,古人所重,其聽會所執,以成其美。”遷司隸校尉。雖在外司,時政損益,當世與奪,無不綜典。嵇康等見誅,皆會謀也。
文王以蜀大將姜維屢擾邊陲,料蜀國小民疲,資力單竭,欲大舉圖蜀。惟會亦以為蜀可取,豫共籌度地形,考論事勢。景元三年冬,以會為鎮西,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會移檄蜀將吏士民曰:往者漢祚衰微,率土分崩,生民之命,幾於泯滅。太祖武皇帝神武聖哲,撥亂反正,拯其將墜,造我區夏。高祖文皇帝應天順民。受命踐阼。烈祖明皇帝奕世重光,恢拓洪業。然江山之外,異政殊俗,率土齊民未蒙王化,此三祖所以顧懷遺恨也。今主上聖德欽明,紹隆前緒。宰輔忠肅明允,劬勞王室,佈政垂惠而萬邦協和,施德百蠻而肅慎致貢。悼彼巴蜀,獨為匪民,愍此百姓,勞役未已。是以命授六師,龔行天罰,徵西、雍州、鎮西諸軍,五道並進。古之行軍,以仁為本,以義治之。王者之師,有征無戰。故虞舜舞干鏚而服有苗,周武有散財、發廩、表閭之義。今鎮西奉辭銜命,攝統戎重,庶弘文告之訓,以濟元元之命,非欲窮武極戰,以快一朝之政,故略陳安危之要,其敬聽話言。
***節選自《三國志》***
《三國志鍾會傳》文言文閱讀題目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少敏惠夙成 惠:聰明 B.前後累重,志不可奪? 奪:改變
C.時會喪寧在家 寧:寧願 D.故虞舜舞干鏚而服有苗 服:使順服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壽春之破,會謀居多句讀之不知,或之不解
B.有才數技藝而博學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C.庶弘文告之訓,以濟元元之命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
D.故略陳安危之要,其敬聽話言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
6.下列對原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鍾會是太傅繇的小兒子,蔣濟看到5歲的鐘會時就稱讚他不是一個普通人,並且在文中讚美鍾會,看到他的瞳仁,足以知道他非同尋常。
B.毋丘儉謀反時,鍾會跟隨大司馬景王、衛司馬文王一同東征。他掌管機密事務,參與謀劃,運籌於帷幄之中,立下汗馬功勞。
C.甘露二年,皇上徵召諸葛誕為司空,鍾會預計諸葛誕不會聽從命令,騎著快馬前去稟告司馬昭。諸葛誕反叛,鍾會跟著文王到了壽春。
D.鍾會任鎮西討伐蜀國。他釋出檄文昭告蜀將吏士民:魏朝君王應天順民,撥亂反正;西征之師,奉辭伐罪,仁義為本,憐民濟世。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會建策,密為輝、儀作書,使輝、儀所親信齎入城告懌等。***3分***
譯文:
***2***會典綜軍事,參同計策。料敵制勝,有謀謨之勳,而推寵固讓。***3分***
譯文:
***3***文王以蜀大將姜維屢擾邊陲,料蜀國小民疲,資力單竭,欲大舉圖蜀。***4分***
譯文:
《三國志鍾會傳》文言文閱讀答案
4.C
5.C
6.B
7.***1***鍾會獻策,祕密偽作全輝、全儀寫信,派全輝、全儀的親信帶著入城告訴全懌等。
***2***鍾會統理軍事,參與謀劃,料敵制勝,有出謀劃策的功勳,卻推卻恩寵堅決辭讓。
***3***文王因為蜀大將姜維多次侵擾邊陲,估量蜀國家小百姓疲憊,資力單薄枯竭,想大舉謀取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