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修改解題指導之成分殘缺或贅

  1、成分殘缺

  除無主句、獨詞句和省略句外,一般句子都要有主語。謂語是及物動詞的,後面還必須有賓語。按現代漢語的結構規律,凡是應該有的成分沒有了,導致意思模糊不清,甚至不可理解,就是句子成分殘缺。

  ***1*** 主語殘缺

  ①濫用介詞造成的主語殘缺

  例:由於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強,對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眾媒介中的不良資訊誘導,從而產生思想上、行為上的偏差。***2009年江蘇******濫用介詞“由於”致使主語殘缺***

  注意:句首濫用的介詞常有“在、當、從、對於、為了、通過”等。當句首出現這些介詞時一定要留意,看看句子是否有主語。

  ②變換表述角度造成主語迷失

  例:他是一位廉潔奉公的好乾部,得到了人們的擁戴,並安排他擔任了的職務。***在第三分句前加上“上級”,刪掉“並”。為了保持物件一致,也可改成“被安排擔任了的職務***

  ***2***謂語殘缺

  例:3月5日那天,我市萬名青年志願者走上街頭學雷鋒活動,這次活動的總口號是“弘揚雷鋒精神,參與支援行動,服務青年創業,建設和諧城市”。

  ***2009年全國1卷******在“走上街頭”和“學雷鋒活動”之間應加上謂語動詞“開展”***

  ***3*** 賓語殘缺

  ①有些動詞,後面要求帶名詞性賓語,卻沒有賓語中心詞。這往往是賓語前的定語比較長,漏掉了後面的賓語中心詞,或是賓語前定語裡有動賓短語,容易喧賓奪主,把小賓語當作大賓語。

  例:5月4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了《紅色箴言》大型是個朗誦會,通過眾多著名錶演藝術家爐火純青的朗誦藝術,在場的大學生熱血沸騰,深受震撼。

  ***2009年湖北卷******“通過眾多著名錶演藝術家爐火純青的朗誦藝術”後缺賓語中心語“的表演“***

  ②介詞賓語殘缺

  如:那些在各條戰線以積極進取、不折不撓對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們尊敬和學習的物件。***“以積極進取、不折不撓”後缺 賓語“的精神”或者刪掉“以”。***

  ***4***附加成分殘缺

  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如定、狀、補***就會造成表意不嚴密等情況。

  例:讀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橋》,讀者就會被這詩一般的語言所譜寫的回憶夢幻曲所感染,使讀者感到餘味無窮,不忍釋手文。***2007年廣東卷******“詩一般的語言”前應加“用”,另應刪掉“使讀者”以免造成句式雜糅***
 

  2、成分贅餘

  成分贅餘就是成分累贅多餘,造成重複囉嗦,影響表達簡明效果的一種語病
 

  有如下幾種情況

  定語與中心詞之間意思有重複,造成贅餘。

  例①這句話裡面,包含了多麼豐富的“無聲”的潛臺詞呀。***“無聲”與“潛臺詞”***

  例②在中小學生中深入的開展素質教育,是目前廣大教育工作者的當務之急。***“目前”贅餘,“當務之急”含“目前”之意***

  ***1***狀語與中心或狀語與狀語之間意思重複,造成贅餘。

  如:這樣德才兼備的好乾部,我們從心裡由衷佩服。***“從心裡”贅餘,“由衷”

  即“發自內心”之意***

  ***2***補語對中心語作多餘的補充說明,造成贅餘。

  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海峽交流基金會今天下午針對第三次陳江會談的各項協議文字,舉行了最後一次預備性磋商,歷時大約一個多小時。***2009年山東卷******“大約”和“多”重複***

  ***3***主語中有相同意思的成分,造成贅餘

  例:此箇中的奧妙,要靠讀者自己去想象,去挖掘,去領悟。***“此”與“箇中”重複***

  ***4***謂語中有意思相同或相容的成分,造成贅餘

  例:這麼做,不失為是一種有效的新探索。***“為”即“是”,“是”贅餘***

  又如:上次從您院借來的講義,正在進行列印,上課前可發到學生手中。***“進行”贅餘。***

  ***5***賓語中有重複或矛盾的內容,造成贅餘。

  例①我終於想明白了他為什麼要帶我來的原因。***“原因”贅餘***

  例②本次會考我校的合格率達到將近98%以上,比以往都高。***“將近”與“左右”***

  ***6***介詞濫用,造成贅餘

  如:這次科考活動獲取的材料很有價值,有助於對課題的神話研究。***“對”贅餘***

  ***7***關聯詞連用造成贅餘

  例:理論如果一旦為群眾所掌握,就會成為巨大的物質力量。***“一旦”即表示“如果有一天”的意思,“如果”贅餘***

  另外還有幾種情形的贅餘:

  一種是複句中兩個分句間句意明視訊記憶體在重疊,導致贅餘。如“走近去一看,他還沒有死,還有一息尚存”;“處分期間,只發生活費,並免發獎金和崗位津貼。”

  一種是對眾所周知的、不言而喻的意思作不必要的交代或補充造成贅餘。如:“父親去世離現在已經整整10年了”、“冒雨走了20里路左右的距離。”

  一種是不明成語意思造成贅餘。如:“人民生靈塗炭”“群眾民怨沸騰”“渾身遍體鱗傷”“許多莘莘學子”“寒舍蓬蓽生輝”“值得可歌可泣”“正方興未艾”“各自分道揚鑣”“獨自孑然一身”“被人貽笑大方”等。

  一種是不辨詞的兼類現象造成的贅餘。如:“付諸於”“夫妻倆人”“盍不試之”

  一種是不明謙敬造成贅餘。如“我的拙作“您的令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