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類職稱論文

  地質泛指地球的性質和特徵。主要是指地球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發育歷史等,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普通地質學認識實習中地質思維的培養

  摘 要:普地實習是地質類本科生步入地質學科的第一次野外認識實習,是對課本知識的一次實踐,是地質野外工作方法的一次革命性的學習。本文結合幾年來在淮南普地實習當中的經驗,論述了在實習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地質思維。

  關鍵詞:普地實習 地質思維 問題引導式教學 諮詢式互動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1***04***a***-228-01

  引言

  地質思維是地質現象在人腦中間接而概括的反映,是從地質學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出發,而通過實踐逐漸建立起來如何分析地質現象,是地質思維的重要內容。地質現象隸屬自然客觀的現象,是在一定地質時期和一定空間範圍內形成的,包括礦物、岩石、礦床、構造等現象的總和,它經歷了形成、發展和演化的複雜過程。[1]野外普地實習是地質類專業學生步入地質殿堂的一個十分重要環節,也是學生通過對野外地質現象的觀察建立地質思維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教學實習,主要掌握岩石以及地層的野外識別,以及觀察地殼中小尺度構造形態和型別,掌握野外地質觀察的基本方法,學會使用羅盤、編寫野外記錄、地質素描、地層剖面等。其目的使學生初步掌握野外地質工作方法和初步建立正確的地質思維方法。在野外地質教學中地質思維培養一直是野外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 地質思維的培養

  本文是通過對淮南普地實習的野外地質現象,從時間上、空間上、以及現象與本質上等方面對學生的地質思維進行培養。

  1.1 地質時間觀思維的培養

  地質時間觀是以“百萬年”而論,運用“將今論古”的原則推測地質歷史時期所發生的地質現象。人類所涉及的時間尺度是以年月日分秒而論,因此,讓學生建立地質時間觀必須結合野外的地質現象觀察來實現。例如岩漿作用、沉積作用、變質作用都代表特定時期的地質作用,從而形成不同巖類的地質體。通過對沉積地層時代和沉積作用分析使同學們建立起沉積作用的地質思維。如對洞山的肖縣組灰巖、饅頭組的頁岩,它們的形成時間以及它們之間的沉積時間間隔是多少進行討論分析,從而使學生對沉積時間有個量化過程,進而建立沉積作用的時間地質思維。構造變形的地質時間思維要有一個動態的過程,而不能是靜止的去思考。因為我們在野外見到不同型別的構造形跡,可能是一個變形過程中不同階段的產物。如最初處於拉伸狀態下產生的石香腸可能在遞進變形後被擠壓在一起形成褶皺。實踐證明,如果沒有這樣地質思維,我們會覺得該地質體既拉又壓,矛盾對立而不可思議,而有了這個思維,則正好認識了事物發展的全過程。構造變形還必須有多期變形疊加的地質思維,如洞山崮山組灰巖中的某些節理先期受到壓剪應力形成一剪節理後又受一拉張應力而形成了一張節理。而岩漿岩、變質

  巖則要有時間域的地質思維,可能在某些岩漿岩、變質岩中的礦物可能是某一時間點形成的,但岩漿作用、變質作用則是一個時間段,因而我們要讓學生建立起時間域的地質思維。在野外教學過程中經常遇到地質現象時,如何讓學生深刻、正確地認識到這種現象,關鍵是建立時間尺度的內涵。實踐表明,建立正確的地質時間觀思維是地質入門的關鍵。

  1.2 地質空間觀思維的培養

  地質“空間觀”本質是空間尺度觀,所謂地質尺度是指認識地質現象的客觀標準,包括地質體幾何形態、空間方位以及地質尺度的建立。地質體巨集觀幾何學是建立野外教學的主要內容,野外教學中空間觀地質思維建立貫穿整個教學過程。[2]如對地層進行觀察時,我們有順層法和穿層法。若學生不能建立起正確的空間觀就會對地層產生錯誤的認識。又如野外對斷層的認識就要求我們有良好的空間觀,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的判斷斷層的所在以及斷層的性質。因而要培養學生正確的空間地質思維。

  1.3 現象與本質地質思維的培養

  自然現象紛繁複雜,如何透過現象認識其本質是野外地質教學中的關鍵。H.Stifle,1924年就提出了“比較構造學”,“比較”這一基本的邏輯方法在地質思維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野外區分複雜的地質現象,就要進行比較,通過比較進行鑑別、分類。比如我們在八公山和鳳台都看到的波痕,它們之間是不是一樣的呢?如果是一樣那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絡呢?如果不一樣那又是為什麼呢?通過這樣的比較我們可以讓同學認識到不同的水動力環境和沉積環境中可以形成不同的原生層面構造。在野外教學過程中把這些現象進行對比,讓學生理解這些現象的本質,進而使學生建立現象與本質的地質思維,逐漸培養對地質學探索的興趣。

  2 教學方式

  2.1 問題引導式的教學方式

  所謂“問題引導式”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提出問題來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的一種教學模式。[2]其具體步驟是:第一,老師實習前認真備課,結合觀察的內容設定要學生們思考的問題;第二,老師在野外實習過程中,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和討論;第三,請學生髮言和修正;第四,老師進行進一步的總結和論述。這樣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激發學生的能動性和創造性。這樣即能活躍實習的氛圍,又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同時還能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這樣改變了灌輸式教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大大提高實習的效果,使學生在學習野外地質知識的過程中,也學會團隊合作的精神。

  2.2 諮詢式的互動教學方式

  諮詢的本質是助人自助,助人自助的過程包括“他助-互助-自助”,自助就是幫助來訪學生正視自己的感覺和麵臨的問題,與他們共同探討、商量解決問題的方案、策略,使之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做出解決問題的選擇,同時在以後遇到類似情況能夠自己去解決,而不是再度陷入困境中。[3]在當今的素質教育中,人們越來越強調“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希望老師傳授的不只是一個知識,一個結果,更重要的是一種方法。我們在實習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採用諮詢的互動式教學方式。如在羅山水庫認識平移斷層時我們就採用了諮詢式互動教學方式。我們要求學生分組先對區內地層和地質現象進行觀察、總結,接下來老師對每組學生進行諮詢,與學生產生互動。在互動學習過程中教會學生如何觀測地層及通過地層的對比來確認斷層的性質。在這一學習的過程中教會學生如何在野外進行地質工作。在諮詢的過程中,改變以往對學生單一的教育和灌輸,在弄清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而尋求解決問題方法的同時,不是簡單的主觀的教育學生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而是通過創造一種良好的人際氛圍,與學生共同分析、討論設想有助於解決問題的各種方案。

  參考文獻

  [1] 許洪才,谷永昌,姚寶剛.地質思維的物質觀和時空觀[J].河北地質學院學報,1995.

  [2] 張耀燦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人民出版社,2001.

  篇二

  水文地質因素對地質災害的影響分析

  一、前言

  地質災害,對人們生命財產和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和不可挽回的損失,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地質災害的發生,往往和與水文地質因素有著密切關係,因此,深入研究水文地質因素對地質災害的影響,是意義重大的一項工作,有利於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開展。應結合社會主義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指導思想,對地質災害設計進行鍼對性的處理對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水文地質及其結構運動

  水文地質指自然界中地下水的各種變化和運動的現象。地下水是貯存於包氣帶以下地層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分佈廣泛,便於就地開採使用;潔淨、不易被汙染,水質普遍較優;動態比較穩定;供水量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小,具有較大的調蓄能力,因此是農業灌溉、工礦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

  但在一定條件下,地下水的變化也會引起沼澤化、鹽漬化、滑坡、地面沉降等不利自然現象。地下水是存在於地表以下岩層空隙中的各種不同形式水的統稱。地下水主要來源於大氣降水和地表水的人滲補給;同時以地下滲流方式補給河流、湖泊和沼澤,或直接注入海洋;上層土壤中的水分則以蒸發或被植物根系吸收後再散發人空中,迴歸大氣,從而積極地參與了地球上的水迴圈過程,以及地球上發生的溶蝕、滑坡、土壤鹽鹼化等過程,所以地下水系統是自然界水迴圈大系統的重要亞系統。

  地下水如果採用不合理的灌溉,可造成次生鹽鹼化;過量開採地下水可導致沿海地區海水入侵,水質惡化;不同含水層之間誘發水力聯絡,產生水的混合作用,使水質惡化;岩溶區地面塌陷;還會導致如礦坑湧水、基礎及邊坡的穩定問題等。不當利用地下水將導致其水位嚴重下降,形成大面積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在地下水用量集中的城市地區,還會引起地面發生沉降,使區內建築物失去穩定。此外工業廢水與生活汙水的大量人滲,常常嚴重地汙染地下水源,危及地下水資源。因而系統地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和型別、地下水的運動以及與地表水、大氣水之間的相互轉換補給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水文地質因素對地質災害造成的影響

  水文地質不僅是一種自然地理現象,也關係著地質災害的形成、發展、危害等方面內容。根據勘測資料記載,水文地質引起的災害,多集中於岩溶塌陷、砂土液化、地面沉降、軟土變形等方面,具體情況如下所述:

  1.岩溶塌陷

  岩溶塌陷的形成條件為具有開口型溶洞、溶隙的碳酸鹽巖;一定厚度的鬆散覆蓋層;易於改變的地下水動力條件,破壞了地下水運動的均衡性。水文地質對岩溶塌陷的主要影響是造成巨大的水流沖刷力,破壞了溶洞底層結構的牢固性,造成土體抵抗力減弱而引起塌陷問題。溶塌陷點密集區主要發生在陡河斷裂與山脈斷裂之間的隆起地帶,這一帶第四系沉積厚度較小,基岩埋深較淺,受多期構造應力場的反覆作用,多處發生岩溶塌陷。

  2.砂土液化

  砂土液化是指飽水的疏鬆粉、細砂土在臨界地震作用下,瞬間突然破壞而呈現液態的現象。飽和砂土受到震動後趨於密實,導致孔隙水壓力驟然上升,在週期性的地震荷載作用下,孔隙水壓力逐漸累積使土粒處於懸浮狀態,而接近液體的特性。砂土液化在不同地質條件下會產生不同結果,對地質結構造成的破壞力也不一樣。在沉積顆粒較粗地段,液化土層大大增加孔隙水壓力往往超過蓋層強度,地下水攜帶砂粒衝破蓋層或沿蓋層裂隙噴出地表,產生噴水冒砂現象。

  3.地面沉降

  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人為因素,前者有構造活動引起的沉降、軟弱土層形成的沉降、以及地震活動、海平面上升等;後者有過量開採深層地下水、地下熱水及開採油氣資源均可引起地面沉降。地面沉降伴隨著地下水的開採而產生,地面沉降的速率和發展趨勢隨著地下水位的變化而變化;地面沉降漏斗與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基本一致,引起地面沉降的層位與各含水組的開採量相對應。因此,超量開採地下水是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需要給予足夠重視。

  4.地基變形

  軟土地基是現代建築施工或地質開發的常見問題,這種土體結構本身就缺乏穩定性,受到地下水運動影響後更加不牢固。通常軟土層具有諸多有害特性,這使得水文地質對軟土地基變形的不利影響更大。軟土具有觸變特性,當原狀土受到振動以後,破壞了結構連線,降低了土的強度後很快地使土變成稀釋狀態。同時,在載入初期,地基中常出現較高的孔隙水壓力,影響地基的強度。軟土除排水固結引起變形外,土體在剪應力作用下會發生緩慢而長期的剪下變形。

  四、地質災害的防範措施及應急處理

  針對水文地質引起的地質災害,目前常用的應對策略是“預防為主,治理為輔,防治結合”的原則,最大限度地控制災害現象的發生。如果無法避免災害的發生,則需要提前制定應急處理方案,儘量減小災害的破壞範圍和損失程度。

  1.實時監測

  地質災害高發地區必須設定二十四小時監測系統,以掌握地下水運動的具體情況,當監測到異常訊號時可提醒相關人員採取緊急措施處理。山區是我國地質災害多發區域,政府要加強山區的抗災指導工作,引導當地居民做好全面的防範工作。在雨季時期,對地下水流量多少跟蹤監測,當水流量超出標準範圍後立即調控水流的方向、流量,以免地下水運動引起的地質破壞。

  2.開發利用

  由於我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地下水資源長期處於飽和狀態,地下水儲存量過大造成對地質結構的衝擊力增大,這種狀態下極易引起地質災害。積極開發利用地下水是防範災害的有效措施,其不僅充分利用了地下水資源,也降低了災害發生的次數,維持了地表結構的穩定性。我國北方城市開始將地下水作為生活用水的來源,定期開發利用地下水供應使用;部分地區將地下水運用於農田灌溉,從而提高了水資源的利用率。

  3.緊急處理

  當地質災害發生之後,現場人員應採取緊急處理措施,把災害的不利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以防造成更多的生命危險、財產安全。不同的地質災害所採取的應急處理方法也不一樣,但地質災害的緊急處理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先保障人員的安全,然後急救財物。針對岩溶塌陷、砂土液化問題,需要採取加固處理方法,防止塌陷、液化問題進一步加重。針對地面沉降、變形等問題,則需要考慮路面的交通安全,及時設定災害警告或封堵交通,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五、結語

  一旦發現水文地質異常,應當及時採取措施進行處理,否則極容易導致地質災害,對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命財產安全都會造成極大的破壞作用,也非常不利於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從城市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只有深入研究地下水運動對地質災害的不同影響,才能以此為依據,採取科學可靠的預防策略和處理措施,有利於政府和相關部門防治災害工作的開展。同時,只有妥善解決水文地質因素對地質災害造成的影響,才能更好地進行城市現代化交通建設。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