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燈如月閱讀題答案

  在生命中點燃一盞心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燈如月》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心燈如月》閱讀原文:

  晚飯後散步回來,我、兒子和妻一如既往地達成默契:我寫作、兒看書、妻彈琴。我們各自關嚴了門,沉浸在各自所鍾情的天地裡去。電就是在這時停的,房間裡頓時漆黑如罩,琴聲戛然而止。也不過片刻,妻摸索出了那隻陳舊的蠟燭,“嚓”的一聲響,客廳裡先亮起一束毛筆尖似的燭光。

  蠟燭燃燒得靜極,火苗兒紋絲不動,柔柔的光款款地投向四壁,屋裡多起隱隱約約的黑影。妻和獨生子不習慣這樣的暗淡,輕掩房門到院中納涼去了。我無奈地擱下筆,藉此點了支菸,靜坐桌前,目光落在了燭焰上。屋裡是少有的靜,燭光下青翠文竹和牆上的字畫條幅被罩上了一層朦朧;燭光的芳香淡淡瀰漫。燭,營造出滿屋的馨香和溫情。

  我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那靜如處子的燭焰。凝望它,它就幻化成了一盞油燈,驀地點燃凝固於我心頭已有十數個年頭的思緒。油燈對於我來說記憶尤為深刻。抑或,我所有智慧的開啟,無不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大約是在上小學五年級時,因為要升初中,我們晚上開始上自習課。那時,故鄉偏僻尚未通電,30多位同學端著油燈彙集到教室裡來,一俟點燃,亮光如柱,立即四壁生輝。第一次處在幾十盞燈同時點燃的輝澤裡,我們原本就十分活潑的童心越發地激動不安,素來寧靜的教室搬桌挪椅,呼應嬉笑,難得安寧。有調皮者趁人不備,撲地吹滅同桌亮著的燈,那正在看書的同學先是一愣,繼而就要動手揪人,揪不著便撲地也將對方的燈吹滅……

  這個晚上正值隆冬,有米粒大的雪花飄然搖落。間或就有一股北風透過窗櫺缺了玻璃的豁口吹進教室來,齊刷刷一片的火苗兒先是被吹得蜷縮了身子傾向一邊,陡然變暗,未待挺直恢復先前的亮,便紛紛地熄滅,大家就又一陣驚呼。惟角落裡剩下一二盞孤燈,成了“火源”。眾人一窩蜂擁去,爭著要先點亮自己這盞,接著就聽到油燈墜地的脆響。整個冬季,每晚自習總會有十幾、二十分鐘這樣的嬉戲,簡陋窄小的教室裡溫馨平添,多了份浪漫,少了份凝重,我們負重的童心因此而變得輕鬆、愉悅。

  初中大家都考上了,或許是年長了,或許是課程驟然增多,或許是有了兩年之後要考高中的壓力,我們從入學這天起便開始上晚自習。燈還是過去的燈,人還是過去的人,而教室裡卻是再也看不到先前眾人笑鬧的情景了,個個面孔緊繃,神無旁及,火苗兒嫋嫋而燃。肅穆的教室裡更加沉寂,心裡泯滅已久的那種壓抑和負重感又悄悄地萌發……

  上高中是在十幾裡地外的公社,沒有想到晚上會是在電燈下看書的。雖然吊在屋樑上的只是普通白熾燈,但與過去的油燈相比,那就是一個是太陽一個是月亮了。電是校辦工廠發的,儘管一到夜晚柴油發電機的響聲會打破校園的寧靜,卻絲毫不會使人覺得嘈雜,彷彿那突突的響聲是夜的伴奏曲,夜因為有這樣節奏分明的轟鳴而變得富有活力,充滿生機。

  不過,油燈是未敢拋棄的,那時柴油價賤,供不應求,學校常因缺油而停電,所以,從初中帶來的油燈始終在抽屜裡佔有它的位置。而1978年的夏天,每個晚上的自習我們幾乎無一不是在油燈下熬過的。

  這是恢復高考的第一年,初夏,數以百計的補習生、插班生湧入校園,同我們應屆生一起迎接高考。教室裡異常悶熱,能靜下心來複習是不可能的事。每到夜晚,所有的課桌都被我們各自搬到教室旁一溜兒排開的幾個籃球場上,或三五合併,或獨處一隅,然後點亮油燈。這是一個龐大的燈陣,數百盞油燈,燦然的火焰,在夜的空間跳動,星點相連,忽閃搖曳,若星河般絢爛,聖火降臨般壯麗……

  晶亮的月升起來,能夠看到月光下油燈淡藍色的煙霧隨夜的氣息飄逸繚繞,翻動書頁的響聲窸窸窣窣,筆尖與紙的磨擦聲窸窸窣窣,隱伏著繁忙與競爭。桌左前方那盞油燈是在我目光裡跳動數次之後熄滅的,接著聽到燈下傳出無奈的嘆息聲。我注視著那片暗淡,久久地,那盞燈卻是再也沒有亮起來。我忍不住走過去。

  “沒油了,買不起油,我用的是爹孃吃的棉籽油,他們一個多月沒吃油了。”那是個補習生,他說。

  我知道他是初中畢業後因父母雙雙患病而輟學的。恢復高考,他被澆滅的繼續求學的希望得以復甦。他曾是全公社所有的初中生中的尖子,所以他想創造初中生考大學的奇蹟。我把我的油燈連同桌子移過去,我知道他缺少的不是智慧,而是缺少點燃智慧的光亮。他瞪著驚奇的眼睛盯著我,嘴脣翕動不語。感激是不需要語言的。月升到了中天的位置,清輝如許,月光下的油燈的火焰更嫵媚、灑脫、靈光鼓盪。

  這年的秋天他創造了想要創造的奇蹟,而我卻落榜了。他在大學裡給我來信說“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月放清輝的晚上,你是我心中的燈。”我回信說“你也是我心中的燈。你創造的奇蹟,使我們這些以黃土地為生的人看到了希望。”

 

  《心燈如月》閱讀題目:

  1.文章開頭先寫停電,對此,妻和兒子有怎樣的感覺?這樣寫目的何在?

  2.第三段中寫到:“我所有的智慧的開啟,無不與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縱觀全文想想作者為什麼

  這樣說?

  3.在文中找出描寫恢復高考第一年,莘莘學子們秉燭夜讀壯觀場面的語句,對此你有什麼感受?

  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倒數第二段中有這樣一句話“我知道他所缺少的不是智慧,而是缺少點燃智慧的光亮”聯絡上文,說說作者為什麼這樣說?

  5.仔細琢磨文章結尾,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1***怎樣理解“他”在大學裡給我的來信中所說的“你是我心中的燈?”

  ***2***我為什麼又在回信中說“你也是我心中的燈”?***用原文語句回答***

  6.文中的“我”和“他”都有著極為可貴的品質,那麼你認為“我”或“他”身上最值得學習的一點是什麼?說明理由。

 

  《心燈如月》閱讀答案:

  1.不習慣這樣的暗淡,為下文作鋪墊。

  2.因為在”我”的求學經歷中,環境是艱苦的,許多學習的時光都是在油燈下度過的。

  3.這是一個龐大的燈陣,數百盞油燈,燦然的火焰,在夜的空間跳動,星點相連,忽閃搖曳,若星河般燦爛,聖火降臨般壯麗…… 感受略。

  4.因為 “我”所幫助的這位同學曾是全公社所有初中生中的尖子,但初中畢業後因父母雙雙患病而輟學,他缺乏創造奇蹟的物質條件***或由於點不起油燈而失去創造奇蹟的希望,需要別人的幫助來點燃他心頭的希望之火***

  5.***1***因為 “我”在 “他”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了他,給了 “他”希望及創造奇蹟的機會,像一盞燈一樣照亮他的心靈、他的人生之路。

  ***2***“你所創造的奇蹟,使我們這些以黃土地為生的人看到了希望”。

  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