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手足口病吃什麼藥

  小孩手足口病怎麼辦?要吃什麼藥物治療?下面小編告訴你,一起來了解吧!

  網友建議一:

  蒲地藍消炎口服液。

  網友建議二:

  利巴韋林,清開靈,要是口裡有泡,再用點開喉劍!最好快去看醫生

  小兒手足口病症狀: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那麼小兒手足口病症狀有哪些呢?

  1、大多數患兒是突然發病,首先表現為發高燒,體溫多在38度以上,同時伴有頭痛、咳嗽、流涕等症狀,體溫持續不退,體溫越高,病程越長,病情也就越重。

  2、患兒發熱的同時或發熱1~2天后,可在他們的口腔黏膜、脣內見到皰疹,皰疹破潰後會形成潰瘍,疼痛感較重,患兒常表現出煩躁、哭鬧、流口水、不吃飯等不適。

  3、口腔皰疹後1~2天可在患兒的手心、足心及小屁屁上看到面板斑丘疹,以腳心部最多,皰疹呈圓形或橢圓形扁平小至米粒,大至豌豆大,較硬並內有混濁液體,疹子周圍繞以紅暈。

  4、小兒手足口病的疹子較少出現在軀幹及面部,一般七天左右就能消退,不會造成瘢痕,更不會留下印跡。

  5、小兒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情較輕的自愈性疾病,絕大部分患兒預後較好,少數重症患兒可合併心肌炎、腦炎,但這種可能很小。

  小兒手足口病的護理:

  很多家長對於小兒手足口病都非常熟悉,因為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歡受到這個病症的困擾。小兒手足口病算是兒童裡比較常見的疾病了。那麼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家長一定很擔心。下面為大家介紹小兒手足口病的護理~

  1、消毒隔離。一旦發現感染了手足口病,寶寶應及時就醫,避免與外界接觸,一般需要隔離2周。寶寶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2、寶寶的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有條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燻蒸進行空氣消毒。減少人員進出寶寶房間,禁止吸菸,防止空氣汙濁,避免繼發感染。

  3、飲食營養。如果在夏季得病,寶寶容易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需要適當補水和營養。寶寶宜臥床休息1周,多喝溫開水。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願進食。宜給寶寶吃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4、口腔護理。寶寶會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鬧不眠等,要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飯前飯後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不會漱口的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

  小兒手足口病的預防: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病,普通的病例和一般的呼吸道感染是一樣的,損害、危害不是太嚴重。但對於重症的病例,因為會損傷到神經、呼吸、迴圈系統,所以比較嚴重。所以預防是很有必要的。那麼小兒手足口病的預防是怎樣的呢?

  1、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汙物。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晒衣被。

  5、兒童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患兒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晒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症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6、每日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7、托幼單位每日進行晨檢,發現可疑患兒時,採取及時送診、居家休息的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

  8、患兒增多時,要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根據疫情控制需要當地教育和衛生部門可決定採取托幼機構或小學放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