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吃什麼藥_手足口病吃什麼藥好的快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手足口病吃什麼藥的資訊,供大家閱讀!

  手足口病吃的藥

  一、解熱鎮痛藥

  手足口是病毒感染,這類病毒感染都有自限性,就是說即使不用抗病毒藥也可以在一段時間後自愈。當然如果患兒長時間高燒,病情嚴重的,醫生會給開抗病毒藥,如小兒發燒至38℃以上,兒童可選擇泰諾林對乙醯氨基酚混懸液進行退燒。對乙醯氨基酚混懸液用於兒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家長們可以密切注意下,若孩子出現發燒症狀後,及時讓寶寶服用,以緩解病情。

  二、西瓜霜噴劑

  因為很多患兒都會出現口腔潰瘍的情況,因為口腔潰瘍繼而影響食慾,也不利於身體的恢復。所以,提前給寶寶準備西瓜霜噴劑還是比較明智的選擇。西瓜霜噴劑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主要用於風熱上攻、肺胃熱盛所致的乳蛾、喉痺、口糜,症見咽喉腫瘤、喉核腫大、口舌生瘡、牙齦腫痛或出血等。是家庭常備藥品。

  三、抗病毒類中成藥

  治療手足口病的中成藥主要以抗病毒藥物為主,比如板藍根。板藍根顆粒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功效,用於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乾燥;急性扁桃體炎見上述證候者。中藥製劑,無服用哦!媽媽們可以放心給孩子服用。

  手足口病吃什麼中藥

  通過中藥治療手足口病也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方法,常見的中藥配方有下面兩種:

  一、心脾積熱型:發熱,無汗,手足口出現皰疹,其中口舌皰疹色紅,疼痛劇烈,患兒流涎較多,納差,不能進食,大便祕結,舌質紅,苔黃膩。

  功效:清熱解毒化溼

  藥物:大黃3克,黃芩6克,黃連3克,五倍子6克,薄荷6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二、溼熱交阻型:發熱,無汗,手足口出現皰疹,口舌皰疹色暗紅,疼痛不劇,腹脹,納差,大便正常或稍溏,舌暗紅,苔白膩或稍黃膩。

  功效:辛開苦降,清熱化溼解毒

  藥物:生甘草10克,半夏6克,黃芩6克,黃連2克,乾薑3克,柴胡10克,藿香6克,水煎50毫升,分2次服。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藥物治療外,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給寶寶做好各項預防護理措施,讓寶寶更好地預防小兒手足口病。

  在平時生活中,家長要講究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注意嬰幼兒的營養、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過度疲勞、降低機體抵抗力。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飯前便後、處理尿片或糞便汙染的衣物後,應及時洗手。

  多給孩子吃蔬菜、水果,多飲白開水或清涼飲料,儘量少讓孩子到擁擠的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對被汙染的日常用品、餐具等應消毒處理,患兒衣物應置陽光下暴晒,可適當給孩子服用板藍根、維生素C防病。

  手腳起皰及時就醫

  手足口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個別可引起腦炎、腦脊髓炎、神經源性水腫、心臟損害等致命性併發症。

  孩子手上、腳上或者口中起皰,就需要及時就醫,特別是當孩子出現精神狀態不好、嗜睡、頭痛、肢體震顫、眼顫、嘔吐等症狀時,更需及時治療。嬰幼兒易感染,因此在手足口病流行的季節,家長要做好預防措施。
 

手足口病吃什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