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療腸功能紊亂灸什麼穴位

  胃腸道功能紊亂,一組胃腸綜合徵的總稱,以胃腸道運動功能紊亂為主。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胃腸道功能紊亂艾灸什麼穴位

  1、腸胃功能紊亂能艾灸後腰什麼穴位

  鍼灸足三裡:取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的1橫指。

  作用:足三裡是陽明胃經的合穴,為五腧穴之一,為全身最重要的強壯穴。具有健脾胃,助運化,調氣血,扶正氣,補中益氣,增強體質,延年益壽。本穴自古就是預防保健的要穴,《醫說卷二》雲:“若要安,三裡莫要幹”。現代臨床上觀察到,可預防中風、冠心病及流感等傳染病。實驗研究證實,對迴圈、消化、神經、血液及內分泌、呼吸等系統均有調整作用,能提高機體整體代謝水平。

  操作:灸法:著膚灸,3~9壯,艾炷如麥粒至黃豆大。艾條灸,每次15~20min。灸至區域性有溫熱感出現紅暈為度,每日或隔日1次,每月灸10次。

  2、胃腸道功能紊亂是什麼

  胃腸道功能紊亂,一組胃腸綜合徵的總稱,多有精神因素的背景,以胃腸道運動功能紊亂為主,而在病理解剖方面無器質性病變基礎,因此也不包括其他系統疾病引起的胃腸道功能紊亂。臨床表現主要在胃腸道涉及進食和排洩等方面的不正常,也常伴有失眠、焦慮、注意力渙散,健忘、神經過敏、頭痛等其他功能性症狀,胃腸道功能紊亂相當常見,目前國內尚缺乏有關發病率的精確統計。在各種臟器的神經官能症中,胃腸道的發病數最高,多見於青壯年。

  3、適宜腸胃功能紊亂患者吃的食物

  注意食用具有營養的食物。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維生素食物,保證機體的各種營養素充足,防止貧血和營養不良,對貧血和營養不良者,應在飲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質和血紅素鐵的食物,如瘦肉、雞、魚、肝、腰等內臟。高維生素的食物有深色的新鮮蔬菜及水果,如綠葉蔬菜、西紅柿、茄子、紅棗等。每餐最好吃2--3個新鮮山楂,以刺激胃液的分泌。

  胃腸道功能紊亂的病因

  1、精神因素***70%***:本症的發病機理,迄今尚無統一的認識,精神因素在本症的發生和發展中起重要作用,如過度勞累,情緒緊張,家庭糾紛,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難,若長期得不到合理的解決,均可干擾高階神經的正常活動,造成腦-腸軸的紊亂,進而引起胃腸道功能障礙,暗示和自我暗示是主要的發病因素,患者常有胃腸肌電活動和動力的紊亂。

  2、飲食失調***15%***:患者暴飲暴食,而後以催吐或不正當排洩方式***吃瀉藥***將未消化完的食物排出,也可能出現減食甚至不吃的現象,從而導致身體胃腸道功能紊亂。

  3、瀉藥或灌腸***10%***:經常服用瀉藥或灌腸,均可構成不良刺激,促進胃腸道功能紊亂的發生和發展。

  胃腸道功能紊亂的護理

  1、注意保暖。由於機體內植物神經功能異常,應變能力差,所以要儘量避免突然接觸冷空氣,大量吃冷飲和涼拌菜,導致胃腸蠕動加快,出現疼痛和腹瀉。

  2、調整食譜。應該儘量少吃使胃腸脹氣、排氣增多的食物,如牛奶、豆類、減少小麥、土豆和玉米等澱粉樣食物的攝入量,因為這些食物只能被人體吸收小部分,大部分要靠大腸內部的細菌代謝分解,從而使產氣增多。炒菜烹調時可以適當加入姜、蒜、胡椒等調味品,可以使排氣減少。

  3、穩定情緒,勞逸適度,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情緒緊張可以直接加快胃腸道的蠕動導致腹瀉。

  4、加強鍛鍊。可以每天早晚在空腹時按摩腹部。左手在上,從右向左順時針轉,右手在下,以肚臍眼為中心從左向右逆時針轉著按摩;每次50次。這樣的按摩可以改善胃腸道的運動和血液迴圈。

  5、定時用餐:吃飯宜定時定量,少食多餐,餐與餐之間,不間隔太短或太久的時間才進食。每一頓都不宜吃得過飽,尤其是下午和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