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澠池懷舊詩歌翻譯及賞析
《和子由澠池懷舊》是蘇軾的名篇之一,表達對人生來去無定的悵惘和往事舊跡的深情眷念。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大家喜歡。
和子由澠池懷舊詩歌原文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和子由澠池懷舊詩歌翻譯
人生在世,到這裡、又到那裡,偶然留下一些痕跡,你覺得像是什麼?我看真像隨處亂飛的鴻鵠,偶然在某處的雪地上落一落腳一樣。
它在這塊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為鴻鵠的飛東飛西根本就沒有一定。
老和尚奉閒已經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們也沒有機會再到那兒去看看當年題過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們的題壁,是不是同飛鴻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
你還記得當時往澠池的崎嶇旅程嗎?路又遠,人又疲勞,驢子也累得直叫。
註釋
①此詩作於蘇軾經澠池***今屬河南***,憶及蘇轍曾有《懷澠池寄子瞻兄》一詩,從而和之。子由:蘇軾弟蘇轍字子由。澠***miǎn***池:今河南澠池縣。這首詩是和蘇轍《懷澠池寄子瞻兄》而作。
②“人生”句:此是和作,蘇軾依蘇轍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發出人生之感。查慎行、馮應榴以為用禪語,王文誥已駁其非,實為精警的譬喻,故錢鍾書《宋詩選注》指出:“雪泥鴻爪”,“後來變為成語”。
③老僧:即指奉閒。蘇轍原唱“舊宿僧房壁共題”自注:“昔與子瞻應舉,過宿縣中寺舍,題其老僧奉閒之壁。”古代僧人死後,以塔葬其骨灰。
④壞壁:指奉閒僧舍。嘉祐元年***1056年***,蘇軾與蘇轍赴京應舉途中曾寄宿奉賢僧舍並題詩僧壁。
⑤蹇***jiǎn***驢:腿腳不靈便的驢子。蹇,跛腳。蘇軾自注:“往歲,馬死於二陵***按即崤山,在澠池西***,騎驢至澠池。”
和子由澠池懷舊詩歌賞析
詩的前四句對於人生的經歷,作了一個深刻的比喻,說:人生所經歷過的地方和所經歷過的事情,象什麼樣子呢?該是象天上飛翔的鴻雁踩在積雪的地上;這雪地上因那偶然的機會,留下了腳爪的痕跡,可是鴻還得繼續飛行,飛向何方,哪裡還去考慮南北東西!因為這個比喻非常生動而且深刻,所以後來便成為“雪泥鴻爪”這個成語,用以比喻往事遺留下來的痕跡。
第三聯寫澠池當年寄宿過的那座佛寺的情況:當時接待咱們的那個老和尚已經死了,按傳統習慣,他的屍體經過火化,骨灰已安放到新造的那座小塔裡面去了;當時在上面題詩的那堵牆壁已經壞了,因此不能再見到舊時題詩的墨跡了。就是說,多少年過去了,人變了,和尚死了,物變了,寺壁壞了,世間已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化。當年在雪泥上留下的鴻爪,象是雪化了,這些爪印也不見了。言外頗有為人生的短促嘆息和對自己漂泊不定的感傷。
最後兩句,作者自己加了個註腳:“往歲馬死於二陵,騎驢至澠池。”是說:當年要去赴考時,我騎的馬在澠池西邊的二陵***今河南崤山***就死了,沒法子,只好騎著小毛驢到澠池。所以詩中說:你還記得嗎?當時我騎著小毛驢在那崎嶇不平的山路上行走,路是那麼遙遠,人是那麼疲乏,那瘦弱的小毛驢也累得叫個不停。詩人撫今追昔,抒發了對人生的深深感嘆。
- 和子由澠池懷舊詩歌翻譯及賞析
- 筆記本噪音大怎麼辦
- 教育孩子成長的好詞佳句
- 行動硬碟不顯示的解決辦法
- 蛋糕店創業的策劃書
- 如何寫大學期間生涯規劃報告
- 有哪些是旅行出行必備的相機
- 少兒常用的歇後語
- 一些導遊詞關於青海的
- 學習物理的有什麼好方法
- 關於防火主題的黑板報內容
- 腸道為什麼要排毒注意事項
- 做佛跳牆需要的食材有哪些
- 借我一生吉他譜水木年華
- 癔病的表現和治療方法有哪些
- 初中假期作文
- 計算機的由來閱讀答案
- 中午勵志問候語_中午正能量問候句子
- 採購員工作總結個人不足免費參考
- 感謝政治老師的話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