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南京介紹
歷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且在中原被異族所佔領,漢民族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漢民族都會選擇南京休養生息,立志北伐,恢復華夏。大明、民國二次北伐成功;東晉、蕭樑、劉宋三番北伐功敗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議以建康為都以顯匡復中原之圖,惜宋高宗無意北伐而定行在於杭州,但迫於輿論仍定金陵為行都。即使太平天國以南京為都,亦以驅除異族統治為動員基礎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視為漢族的復興之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後,言“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巨集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慼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南京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六大文化古都之一。這裡龍盤虎踞,地勢險要,諸葛亮曾稱此地為帝王之宅。那些曾經主宰過繁華古都的帝王們又有多少是長眠於此地的呢?
南京是哪六朝古都?
195年,孫策渡江佔據丹陽、江乘、胡孰、秣陵等縣。208年前後,諸葛亮出使江東,觀察南京山川形勝,作出了“鍾阜龍蟠,石頭虎踞”的著名評語。211年,孫權聽從謀士張紘之言,自京口遷秣陵,改名建業。229年,孫權稱帝,是為吳大帝,自武昌還都建業,是為南京為國都之始。吳石頭城遺址在今南京城西草場門至清涼門之間。
280年,西晉滅吳,改建業為建鄴。後因避晉愍帝司馬鄴之諱,改名建康。琅玡王司馬睿南渡,以建康為根基。317年,司馬睿即位,是為晉元帝,東晉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420年,劉裕代晉稱帝,是為宋武帝,宋立國,都建康。479年,蕭道成代宋稱帝,是為齊高帝,齊立國,都建康。502年,蕭衍代齊稱帝,是為梁武帝,樑立國,都建康。557年,陳霸先代樑稱帝,是為陳武帝,陳立國,都建康。
吳、東晉、宋、齊、樑、陳合稱六朝,故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今南京圖書館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遺址。六朝建康城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達百萬。經濟發達,文化繁盛,在江南儲存了華夏文化之正朔。
南京是中國著名的四大古都及歷史文化名城之一。這裡依山傍水,鐘山龍蟠,山川秀美,名勝古蹟尤為眾多。南京自古就是長江下游地區的文化和政治中心,更是重要的商業經濟中心。這座城市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歷史遺存。在東郊湯山出土的猿人頭骨,表明在35萬年前南京就是古人類聚居的地方了。越王勾踐在滅掉吳國之後,在今天南京的中華門西南側建立城池,由此開創了南京的城垣史,迄今已有2471年的歷史了。公元3世紀以來,先後有東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樑、陳相繼建都於此,所以南京素有六朝古都之稱。以後的南唐、明初、太平天國、中華民國也皆在此建立都城,故又有十朝都會之稱。南京城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
然而那些曾經在此地主宰過繁華都城的帝王們,如今又是葬於何處?又有多少被葬在這帝王之宅的六朝古都呢?
第一個被葬於此地的古代皇帝,便是三國時期的吳大帝孫權。蔣陵位於南京近郊的鐘山獨龍阜玩珠峰下。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孝陵的月牙形神道環抱其中。據傳,在朱元璋建孝陵的時候,有人主張把孫權的蔣陵遷走,但是因為朱元璋敬仰孫權也是一位好漢,就留了下來,最後給孝陵“看大門”了。
東晉、南朝各位君主也在建康***即南京***的附近建造了許多龐大的帝王陵墓,還有一些王公貴族的陵園。而且墓前多是一些巨大而生動的石刻藝術品,為我國的石刻藝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陵寢的建制方面,東晉更多地沿襲了西晉的舊有制度。而南朝由於有足夠的財富作為物質基礎,所以在宮殿的建築方面非常奢華,而且地上建築也是相當雄偉壯觀。
從南朝時期的第一個皇帝宋武帝劉裕的初寧陵開始,陵園的地下宮殿和地上建築規模就開始日漸龐大了。雖然陵寢的那些建築早已經毀於戰亂兵火,但是今天從陵前的神道兩旁的天祿、麒麟,這一雙石雕上來看,還是能夠顯示出一種莊嚴古樸凝重的感覺,雄渾如生,十分威嚴勇猛。劉宋王朝共歷經八代帝王,大多數帝王都葬在建康。在南朝中的帝王中,唯有劉裕的政績可堪稱為是中華雄傑,現在的初寧陵也被世人所知,至於其他的陵寢,除了昏君劉駿的景寧陵在1960年被挖掘出來,尚還存有遺蹟外,其他的陵寢大多因為戰亂已經再難以尋找了。
南齊、南樑的各位帝王都為蕭氏,僑居到丹陽郡南蘭陵,所以他們在死後葬於舊居地。齊朝的各位帝王陵寢中現在有宣帝永安陵、高帝泰安陵、武帝景安陵、明帝興安陵、景帝修安陵五陵還是有跡可尋的。再之後,葬於此地的還有著名的地下宮殿“南唐二陵”,即是南唐烈祖李盛欽陵和中主李順陵,還有就是朱元璋與妻子馬皇后的明孝陵也是建於此地。
如此一個歷經繁華的數百年的古都,雖然已是百世盛名,但所有的帝王將相留在世間的只是片片廢墟,斑斑痕跡。唯有青山依舊在,虎踞龍盤的雄偉氣勢巋然於不動,向我們訴說著那曾經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