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複試成功的祕訣

  在考研複試進行的時候,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榮幸登堂,也有人會被刷下去。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考研複試成功祕訣

  第一、全面瞭解初試排名,詳細分析複試情況,做好萬全準備

  1、通過學校網站或者研招辦查詢到自己在所報院校專業裡的排名情況、分數高低,可以知道排名在自己前後的同學各科分數,包括可以進一步瞭解這些同學的本科院校和本科專業。

  2、分析一下所報考院校專業往年的招生人數和錄取比例、錄取情況,以及今年的錄取名額,學校招生人數,結合前面自己的排名情況與各科分數情況,再安排一個合理的期待值,也即判斷一下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第二、儘快掌握複試內容、面試老師及所報考院校專業的研究方向、發展方向資訊

  面試導師考查考生的角度主要有:專業知識、研究方向、畢業論文、發表論文等,因此考生的準備也應按照這幾個方面有針對性地進行:

  ***1***專業知識

  老師可能會問一些行業內的熱點新聞,要求你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來談談對這些熱點事件的理解。考生一定要避免就事論事,也不能空談理論,而是要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2***研究方向

  最好的參考就是導師的研究方向,面試的時候導師的興趣點很可能與他的研究方向有關。因此,考生平時要多看相關專業領域的權威期刊,對所報考導師的學術觀點、論文、專著應有較深的瞭解。

  ***3***畢業論文

  很多老師都會問及考生本科的畢業論文。對於跨專業考生,本科畢業論文方向的選擇會反映考生在論文上的敏感和專業上的偏好,也是導師關注的重點。

  ***4***發表論文及著作

  有的導師在面試過程中會問考生是否有論文發表,因此有論文和著作的,最好提前影印一下當面給老師留下,沒有的話,可以圍繞自己對科研的設想具體講述一下。

  ***5***閱讀的著作

  要準備這樣一道題:請你介紹一本自己閱讀過的專業書籍,這幾乎是文科專業面試時的必考題。這是導師瞭解考生的一個視窗。

  第三、溝通技巧

  1、為導師第一印象而準備細節

  在複試面試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細節,比如禮儀、著裝等方面。面試結束離開考場時,要鞠躬向老師道別,並再次表達進入學校讀書的強烈願望,可以提高印象分。

  2、掌握面試時的溝通技巧

  反應要迅速,不要緊張。熟悉的地方可以多說一點,不懂的地方儘量避開,不要不懂裝懂。可以多說自己比較優秀的一面,但是不要虛誇,回答要有理有據,用辯證的方法全面看待問題,不要隨意貶低某個學派或者觀點。

  考研複試成功因素

  1、第一印象

  有句話說,你永遠沒有第二次機會給人以第一印象。人都有先入為主的習慣,第一眼看到的印象,最為深刻,比起你在面試場上說話的內容,語氣、語調和整個人的氣場更關鍵,就是你的第一印象。

  2、個人素質

  有人會問短短几分鐘的敘述就能將自己展現出來嗎?回答是當然可以!一般人在緊張的狀態下的表現反而會更加真實,那麼面試老師就會注意你潛意識的小動作和講話的聲音。

  正常來說,比較討面試官歡心的幾個特質有:積極,樂觀,穩重,踏實,好學,聰明等。或許所謂的"眼緣"主要是在這裡啦。

  3、專業知識

  其實個人覺得這部分影響因素一般,專業問題通常會有一些難度,能答出來當然是最好的,如果答不出來也不要緊,但是!但是!你要誠懇的向老師表示抱歉,要有臨場應變能力,這才是關鍵!

  要給自己***或者心儀你的老師***臺階下,儘量試著去解答***其實有的老師看你答不出來也會著急的,他們會想辦法引導你的思路,給你一點提示,畢竟老師也是從你這個階段過來的***,回答一定要積極,實在不會就要禮貌的說出來。

  4、本科就讀的學校

  一般導師會參考考生的本科學校,但是大家也不必太緊張,老師並不會像你想的那麼介意。本科期間的表現所佔的比重主要看各個導師,有的導師喜歡當過學生幹部的,有的喜歡一枚安靜的學霸,但是都會關注你的科研情況,如果科研做得極為突出無疑會給你加分。

  如果你本科期間科研做的比較少或者做的很一般,也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這種情況和能夠答出難題的情況差不多,佔少數。不過也千萬不要覺得自己發過一篇小論文就有會佔多大的優勢,論文的含金量是主要。

  5、初試成績

  除非初試成績是前幾的高分,其他中等的分數在幫幫看來並不會佔多大的優勢。英語和專業課初試成績是最重要的。

  6、複試筆試成績

  如果有兩個條件差不多優秀的學生,老師就會拿你的複試筆試做參考。

  7、著裝方面

  把這點放在了最後,相信大家肯定也很多關於研究生面試著裝的攻略,在著裝方面應該不會出大錯。

  大家在這7個方面多注意,相信一定可以順利通過複試的!

  考研複試的注意事項

  1、貿然聯絡導師

  在複試前幾天打電話給某某大學的老師,打了7、8個老師的電話才接通。

  "老師,您好,我是今年報考咱們專業的考生,我叫XXX,想跟您諮詢一下,複試沒有參考書,可以給我些建議怎麼準備嗎?"

  "哦,你考多少分啊?"

  "我的英語XX,政治XX,專業課XXX"

  "哦,你就安心準備複試吧"

  "……""那老師我能見見您麼"

  "不用怎麼準備複試的,安心來參加複試就好"

  "……"

  這樣的對話,老師很無奈,知道你的焦急,但是又無法幫你,最好的結果就是沒有什麼影響,差的結果就是老師在面試後直接說不要這孩子。

  2、複試之前不準備

  如果你不是天才,準備充分永遠都很重要。***考上的人都說很簡單,沒考上的人都說很坑人,都是過後回憶,自然語言會根據自己的心態而誇大,大家要了解自己的實際情況,踏實準備***

  3、輕視複試

  很多考生覺得複試是走過場,那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複試差額比例從 1:1.2 逐漸變成了 1:1.5,一些學校甚至變成 1:2 。永遠不要小看複試,複試才是導師真正看到你實力的時候,那5分鐘就決定了你是否能夠被錄取。

  4、自我介紹平庸

  很多人面對導師的時候做的自我介紹都差不多,導師做一天的面試了,剛開始的幾個這樣講還可以,到後面老師都會崩潰的。但是注意也不要太前衛,需要思考一下現場複試老師年齡和感受,切記不要太浮誇。

  5、回答問題簡單粗暴

  關於這點,歷年複試的爆笑例子數不勝數。

  導師:"你是外語專業的,為什麼跨專業考研呢?"

  考生:"外語專業考研太難了"

  導師:"……"

  導師:"同學,你為什麼考心理學呢?"

  考生:"因為我數學不好,心理學不考數學。"

  導師:"……"

  導師:"同學,為什麼考我們學校心理學呢?"

  考生:"感興趣"

  導師"……"***感興趣,然後咧……***

  大家來看吧,這樣的回答如果我沒提醒,你是不是也會出現呢,我提醒出來,大家就知道差別了吧。

  6、儀表行為不大方

  大多數考生都還沉浸在本科或者高中的行為狀態當中,進入考場之後就會天然的表現出對老師的一種敬畏,比較嚴重的就會出現一種恐懼。表現出這樣的考生,導師會懷疑,交代給你的任務,你真的能完成麼?

  7、只准備專業課

  有一部分考生掉進了誤區,複試的時候只准備專業課知識,卻忘記了專業的考察綜合能力,多關注熱點,例如華東會問到時政,北師大老師會跟你嘮嗑學費和本專業等相關情況你的臨場發揮。

  8、過於依賴學長學姐

  我相信一定有一大批考生在初試的時候就把考上或者沒考上的學長學姐的話奉為聖旨一樣,但是考研試卷日趨成熟,試題的形式會不斷的變動以適應該校的需求。大家心裡一定要知道,不管怎麼變都是正常的。

  9、初試分數不高就放棄希望

  那些分數在報考院校分數線邊緣的考生,有相當一部分就不報被錄取的希望了,我想說的是你辛苦了一年真的甘心臨門一腳吃癟嗎?為什麼不給自己一個機會呢?

  10、過分高調

  前面說過一種忌諱,畏畏縮縮,跟這個相反的就是過分的高調,如果你真的有內涵還好些,若是自己半瓶子才真的會貽笑大方,所以掌握好分寸,該進就近該退則退吧。

  大家可不要犯了這些禁忌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哦!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