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知識點複習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公選考試歷史國情,希望可以對大家的公選考試備考有所幫助。

  :

  一、生態環境面臨的問題

  所謂生態環境問題,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和汙染,從而影響人體健康和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現象。目前,我國所面臨的環境問題主要有:

  ***1***我國有佔國土65寫的山區、9.7%的生態環境脆弱帶;又因開發利用不當,有34.26%的耕地出現程度不同的水土流失。

  ***2***自然災害頻率加快,受害、成災面積不斷擴大。

  ***3***森林資源出現危機,森林覆蓋率低下,用材林面積縮小,採伐量遠遠超過生長量,森林質量下降。

  ***4***草原長期放牧,重用輕養,每年退化133萬平方米,累計退化已達8667萬平方米,佔可利用面積的1/3。

  ***5***荒漠化日益嚴重,每年新增沙化土地面積,從20世紀50一70年代的1560平方公里,增加到70一80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90年代以後的2460平方公里,目前全國荒漠化土地已達到262.2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27.3%。

  ***6***水汙染嚴重,2000年時,有73%的城市河段不適於作為飲用水,42%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汙染,全國七大水系近一半的河段汙染嚴重,各大淡水湖泊和近海海域因富營養化而出現赤潮災害。

  ***7***資源分佈極不平衡,地區間資源承載能力差異甚大,處於人口負荷過重的臨界狀態。

  ***8***大氣汙染嚴重,1996年時主要大城市中的總懸浮顆粒物和二氧化碳含量已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標準的2倍,酸雨區面積已超過國土面積的29%;廢渣排放增加,垃圾包圍城市。

  ***9***農林環境汙染正由點到面向全國蔓延,40%的鄉鎮企業成為最大的汙染源,全國被汙染的農田已達10萬平方公里,經濟發展的成效正在被抵消。

  ***10***生態環境破壞造成鉅額經濟損失,惡性迴圈事故迭起,直接威脅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生態赤字”每年達到860億元。

  二、環境保護的政策

  1.環境保護的政策

  ***1***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政策。

  ***2***誰汙染、誰治理的政策。

  ***3***汙染防治與生態保護並重的方針。

  ***4***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並重的原則。

  ***5***強化環境管理的政策。

  2.環境保護法律的制定和實施

  到2000年,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已頒佈的法規有:6部環境保護法、9部資源法、120多部環境和資源保護行政法規、600多部地方性法規、30。多項各部門性規章、400多項環境標準。

  在“九五”計劃實施過程中,強化了環境保護法律和規劃的實施力度,明確要求到2000年,全國所有工業汙染源排放汙染物要達到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標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使本地區主要汙染物排放量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排放總量指標內;直轄市、省會城市、經濟特區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及重點旅遊城市的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按城市功能區分分別達到國家規定的有關標準,淮河、太湖要實現水體變清,海河、遼河、滇池、巢湖的水質應有明顯改善。“十五”計劃進一步提出了環境保護的目標和要求。能不能實現這些目標和要求,對各級政府是一個嚴峻考驗。

  三、環境保護的主要內容

  1.環境保護的管理機構

  1984年5月,國務院作出關於環境保護工作的決定,成立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主要負責研究制定有關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提出規劃和要求,領導和組織協調全國的環境保護,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每次會議討論一兩個問題,並作出決定。

  1988年在國家機構改革中,為了加強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政府決定將國家環境保護局改為國務院直屬局。其主要職責是:

  ***1***制定環境保護的各種法規、法令、政策、規劃,參與審批城市總體規劃,並監督貫徹實施。

  ***2***頒佈國家環境質量、汙染物排放等各類標準並監督實施。

  ***3***負責環境汙染的各項防治工作,包括調查事故、協調糾紛、評價環境、發放排汙許可證、規劃自然保護區、保護物種、領導環境監測網等。

  ***4***制定環境科技政策和規劃,組織環境科技攻關、成果鑑定及評獎和交流推廣;開展環保宣傳教育活動,指導全國環保隊伍建設。

  2.城市環境保護

  一是從制定規劃人手改善城市的市區結構和佈局。應當根據氣象、地理、水文、生態等條件對工業區、公用設施、綠化地帶作出環境影響評價,全面規劃、合理佈局,防治汙染和其他公害,有計劃地建設現代化的清潔城市。目前,全國各個城市都編制了環境保護規劃和綜合整治計劃。

  二是從節約能源和改變城市能源結構人手解決大氣汙染問題。

  三是從保護和節約水資源入手綜合整治城市水源和水系的汙染問題。

  四是從資源化、無害化人手,綜合利用和處理城市垃圾。

  五是從管理人手綜合整治城市的噪聲汙染。

  六是從發動群眾人手綠化和美化環境。

  3.農村環境保護

  一是對農業生產結構進行了調整,實行農林牧副漁並舉,既有利於改善農業生產結構,又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

  二是開展大規模的農業區域化和環境保護工作,按區域化要求安排農業生產,實行科學種田,起到保護和改善農業環境的作用。

  三是發展無廢物、無汙染的生態農業,形成多種型別、多種層次的生態農業,實現農業生產和農業生態的良性迴圈。

  四是防治鄉鎮企業汙染,要有合理的產業結構和佈局。

  4.特殊自然環境保護

  為了保護某些特殊的自然環境,採取了建立自然保護區的措施。自然保護區是把包含保護物件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的區域。保護物件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動植物的天然集中分佈區,水源涵養區,有特殊意義的地質構造、地質剖面和化石產地等。自然保護區使尚未遭到破壞的自然環境得以儲存,使已受破壞尚未完全喪失或滅絕的自然資源得到及時拯救並得到及時恢復發展,為合理利用和改造自然提供了科學依據。1956年,我國開始建立自然保護區,到了1991年,全國已有自然保護區708個,其中國家級77個。

  四、環境保護的成就和問題

  1.環境保護的已有成就

  以1996年為轉折點,基本遏制了汙染加劇的趨勢,許多工業汙染物排放總量由1995年前的持續增加變為降低,部分城市和地區的環境質量有所改善,減緩了生態破壞的發展趨勢,我國在“九五”期間提出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基本實現。***1***工業汙染的防治有了一定的進展。許多企業結合技術改造,開展資源、能源的綜合利用;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優化資源配置,改善不合理佈局,關、停、並、轉、遷了一批耗能高、浪費大、汙染重的企業;通過對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專案的環境管理,有效地控制了一批新的汙染源,使20。。年全國12項汙染物的排放總量比1995年下降了15%以上。***2***城市環境治理初見成效。城市河段的水質有所改善;貴陽、青島、大連、鄭州、瀋陽、重慶、蘭州、濟南、廣州、秦皇島、成都、西寧、長春、煙臺、南京等15個汙染重點城市的空氣質量有不同程度的好轉;北京市的空氣質量改善尤為明顯,日空氣質量為三級及好於三級的天數佔全年的比重由1998年的55.7%上升到2000年的84%。***3***自然生態環境有所改變。農業政策的調整促進了農林牧副漁的全面發展,改善了農業生態條件,農藥汙染顯著減輕,建立了300多個農業生態點;自然保護區面積已超過計劃規定的佔國土面積9%的目標,達到9.85%;退耕還林還草、退田還湖、移民建鎮、天然林保護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示範區、重要生態功能區保護、野生藥材、礦山等重點資源開發的生態保護得到加強。

  2.環境保護的未來目標

  在實現“九五”環保目標的基礎上,“十五”計劃提出了新的環保目標。第一,建立一批生態功能保護區和自然保護區,使生態功能區的生態惡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部分生態功能得到恢復;各類良好自然生態系統和重要物種得到有效保護,從而有效地降低自然災害的危害,確保國家生態安全。主要指標是:建立生態功能保護區55個,其中15個為國家級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面積達到陸地國土面積的13%以上,海洋自然保護區面積達到4萬平方公里;60%的重要湖泊湖濱帶和海岸的生態功能基本得到保護。第二,進一步實施重點資源開發區的生態保護。主要指標是:資源開發建設專案的環境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執行率達到90%;天然林和成熟林、過熟林的面積保持穩定,質量穩中有升;新的水土流失面積的年擴充套件速度比2000年的增速降低60%;礦產資源開發生態破壞的恢復治理率達到25%以上。第三,進一步保護和建設生態良好區。主要指標是:新建120個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新建100個生態農業示範縣;建立100個環境優美小城鎮;力爭建成一批生態市縣。第四,進一步改善和保護農村生態環境。主要指標是:機場、高速公路、鐵路、風景名勝區周邊等重點秸稈禁燒區的禁燒率達到95%以上,全國秸稈利用率達到85%;重點地區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汙水排放達標率達到60%,糞便資源化率達到70%;農業灌溉用水力爭達到農田灌溉水質標準,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水平有所提高。

  3.環境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過20多年的努力,我國的環境汙染防治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汙染的速度有所減緩,但仍然存在嚴重問題,在某些方面還在繼續惡化。在生態環境的實際治理方面,不論城市地區還是農村地區,不論是發達地區還是落後地區,環境汙染都仍然很嚴重,人與環境的關係都相當緊張。土地沙化、水汙染、空氣汙染、固體廢物汙染、噪聲汙染依然很嚴重,有的還在繼續惡化。在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體系還不夠完善。從政策內容來看,不少政策措施還建立在各級政府的傳統計劃和行政命令的基礎上,建立在主要領導人干預的基礎上;從政策制定、實施、評估、修正這一迴圈週期來看,實施、評估、修正各個環節都相當薄弱;在相當多的地區,政府環境保護部門執法力度不夠,有的地方政府官員甚至充當環境汙染者的保護傘,使各項政策的實施無法保證,直接制約了環境汙染的防治和環境質量的改善。因此,我們要繼續貫徹經濟建設與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的方針,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強監督管理;堅決治理汙染,特別是治理危害嚴重的水汙染和大氣汙染;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加強水土保持,改善生態環境。到21世紀前10年,力爭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區環境質量有所改善。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公選考試歷史國情,歡迎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