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冠軍劉翔的成長故事

  劉翔,1983年7月13日出生於上海市普陀區,中國男子田徑隊110米欄運動員。中國體育田徑史上、也是亞洲田徑史上第一個集奧運會冠軍、室內室外世錦賽冠軍、國際田聯大獎賽總決賽冠軍、世界紀錄保持者多項榮譽於一身的運動員。

  2004年,劉翔在雅典奧運會上以12.91秒的成績追平了由英國選手科林·傑克遜創造的世界紀錄,奪得冠軍。 2006年,在瑞士洛桑田徑超級大獎賽中,以12秒88打破了保持13年的世界紀錄奪冠。

  2012年6月,世界110米欄排名第一,劉翔時隔五年後重登榜首

  2012年8月7日,倫敦奧運會男子110米欄預賽中,劉翔因傷結束奧運比賽。

  2015年2月3日,劉翔擔任北京國際田聯世界田徑錦標賽的推廣大使。

  2015年4月7日下午,劉翔在微博正式宣佈退役。

  小時候是“餓死鬼”、“多動症”

  劉翔小時候有個綽號叫“餓死鬼”,因為他特別貪吃,劉媽媽總怕他吃不飽,巧克力、小蛋糕書包裡都有。小時候的他非常頑皮,甚至一度被懷疑是否患上了“多動症”。在劉爸爸的印象中,小劉翔從來不正正經經地走路。每次上街,劉翔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一會兒跳上花壇,一會兒狂奔起來,總之沒有一刻安靜。最讓人心驚肉跳的一次經歷是小劉翔和一幫男孩到附近的建築工地去玩,石灰水池上架著幾根木頭,劉翔非要從上面過去,結果腳下一打滑兒,整個人栽進了池子。幸好石灰水只有胸口那麼高,劉翔才沒事。

  劉翔口述自己的成長故事

  上體校時,我是寢室年紀最小的,加上平時不太愛說話,很快就淪為被欺負的物件。室友訓練回來,總會叫一聲:“來,給我放鬆放鬆。”我就得上前,幫他按肩捶腿。

  我的成績冒尖很快,又不怎麼和別人一起瘋玩,所以,大家都把矛頭集中到我身上,以拿我“開涮”為樂。有人把我的自行車輪胎戳破,有人在我被子上澆水,最過分的一次,師兄竟然把我的牙刷浸到小便池裡。

  一個週日,父親開車送我到體校。見我悶悶不樂,他問我:“劉翔,你老實告訴爸爸,你是不是不想去?”我眼含企盼地望著父親,半晌才吱聲:“你肯讓我放棄訓練嗎?”

  我不想待在市體校,但我知道,我的文化課已落下好多年,只有運動這條路了。爸爸如果堅持讓我呆在體校,我也只能繼續忍受。

  沒想到,父親很快把我從體校轉到宜川中學,父親對母親道出了良苦用心:“劉翔成材固然重要,但成人是前提。孩子繼續在被壓抑的環境中忍下去,會個他留下心理陰影。不如換換環境,讓他緩一緩,去普通中學讀書。”

  父親的開明讓我很感激,我在心中暗暗鼓勁:一定要為父親爭氣。

  在宜川中學讀書的日子,我的文化課沒落下,體育專長也沒有荒廢,比賽成績不降反升。這段歲月對十五六歲的我而言,可以說是成長途中的一處心靈港灣。也正是父親的這次“曲線戰術”,讓我等到了孫海平教練的垂青。

  在我成長境遇中最困難、最壓抑時,父母無比體諒地“緩一緩”,讓我擁有了“柳暗花明”的世界,讓他們擁有了一個“先成人後成材”的兒子。

  2002年,劉翔在釜山亞運會中拿到金牌後,老鄰居們張羅著在居委會擺了兩桌慶功酒。每家出一個菜,懂電工的還在門口拉上兩盞小燈,二三十個人在一塊喝著老酒、吃著小菜、談論著劉翔。那場面,至今仍令劉學根和吉粉花難以忘懷。

  二室一廳的房間,客廳小的只能坐下幾個人,彩電、冰箱、沙發……一切都是普通人家的擺設。

  劉翔的房間在客廳左手邊,粉色的床單,一眼看去,就是桌上的三個“世界田徑黃金聯賽”獎盃。床頭邊,有個梳妝鏡,很古樸的那種,與整個房間的基調有些格格不入。鏡子只能照出半個人影,因為上面貼著劉翔的照片,還掛著他在大大小小比賽中獲得的獎牌。

  吉粉花從箱底翻出幾本相簿。大紅色的相簿上蒙著一層淡淡的灰,裡面的照片已經有些泛黃,一個胖嘟嘟的男孩戴著小瓜皮帽,咧嘴笑著……

  其實,吉粉花是不贊同兒子練體育的,因為心疼。“翔翔成績一直是班裡前三名,我覺得今後考個名牌大學沒什麼問題。”做為傳統的上海女子,平平安安地同家人過一生,是她最大的幸福。

  12歲那年,劉翔還是個瘦弱的“小鬼”,被啟蒙教練顧寶剛“發掘”純屬偶然。“他的個頭只比同齡孩子高半個頭,而體質上又過於單薄。一時間我也不好判斷他是不是練田徑的料,通過兩年的觀察,我發現他儘管瘦弱,但柔韌性好,腳底下速度快。”顧寶剛回憶時說。

  開始,劉翔練的是跳高,然而,命運的轉折點很快出現了。1996年上海市青少年田徑比賽中,劉翔輕鬆拿下100米冠軍,“速度快,節奏好”,這令看臺上的一個人眼前一亮,他就是孫海平。

  親情與名師

  是孫海平成就了劉翔,還是劉翔成就了孫海平,這一切,現在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孫海平的堅持下,才有了今天的劉翔。

  跨欄,無論是在當時,還是現在,都是個很冷的專案,也是一個技術含量相當高的專案。高難度和高運動量的訓練讓小劉翔經常練到吐,晚上躺在床上,膝蓋內側被欄架磕破的傷口總會隱隱作痛。一次比賽中的意外扭傷,讓吉粉花下定決心讓兒子做回“正常人”,揹著書包,劉翔離開了訓練基地。

  “那天下著很大的雨,我領著翔翔到孫海平聯絡的華山醫院去看膝傷。剛一下車,我就看到孫教練打著傘在車站接我們,他還忙著幫我們辦複查手續……”現在回想起來,劉學根還是一臉感激之情。就這樣,孫海平用他的真心喚回了一顆明日之星。

  劉翔叫孫海平“師傅”,在他心中,師傅是他半個父親,因為孫海平不僅用“高效益全面訓練”法和“多因素綜合訓練”模式培育出了一個世界冠軍,更重要的是,他教會了劉翔如何做人。

  劉翔長大了,個子高高的。吉粉花特別愛和兒子上街,她喜歡聽到人們誇劉翔,又高又帥,隨後再來一句:“長得真像你媽媽。”從前,人們都說,這是吉粉花的兒子劉翔;現在,人們都說,這是劉翔的母親吉粉花。

  在上海,雙職工的孩子通常都由老一代拉扯大,劉翔也不例外。“他從小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那時候我們家的情況不太好,我每天都要工作到很晚,他母親也在商店裡工作,經常早出晚歸。”在爺爺奶奶家長大的劉翔,對老人家的感情特別深。2001年,飽受胰腺癌折磨的奶奶去世了,劉翔正在參加九運會110米欄比賽,奶奶沒能見著孫子最後一面。劉翔哭了,劉學根說,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兒子哭的那麼傷心。

  那件別緻的毛皮背心,是布魯塞爾大獎賽時買給父親的;那隻路易斯威登的皮包,是巴黎世錦賽上給母親帶回來的;還有那一大袋化妝品,是日本巡迴賽後送給母親的禮物……“他們平時很節約,自己都捨不得花錢,”劉翔很孝順,“我希望媽媽能更年輕、更漂亮。”

  在中國,田徑運動員的收入都不高,即便達到像劉翔這樣的“腕”,但“金錢並不是唯一。”這是劉翔最愛說的一句話。雅典的成功,讓劉翔一夜之間富裕了起來,“我也不知道具體數字究竟是多少,對我來說,錢只要夠用就行了。”“飛翔”,是想證明自己,對於金錢,劉翔唯一的願望就是能為父母買一套寬敞些的住房。

  訓練場上,一堆穿著相同運動衣的人中,劉翔一眼就能被認出,因為他走路最“拽”。劉翔訓練經常偷懶,用劉學根的話就是“他努力訓練就說明不對頭了”。即便是在備戰期間,劉翔的訓練量從每天的4、5個小時縮減到2、3個小時,他還是會在跑五圈時,偷偷減掉一圈。

  在跨欄這個專案上,是需要一點天賦的,而天賦包含兩種,一種是身體條件,另一種就是悟性,劉翔靠的就是悟性,還有孫海平特殊的指導方法。每週,孫海平只安排18個小時的訓練量給劉翔,平均每天三小時,在備戰期間還會減少。正是這種“偷懶”的訓練方式,讓劉翔每次一上場都精神飽滿。“我在訓練的時候很放鬆,練得差不多就玩會,或者和隊友聊聊天。”因為劉翔不是“一根筋”的運動員,“一根筋”太容易斷,特別是在那麼大的壓力下。劉翔沒有斷,他頂住了。

  除了跑步,劉翔愛唱歌,平時總愛擺弄他心愛的MP3。憑著一首《為什麼你揹著我愛別人》,劉翔還得過上海田徑隊的卡拉OK大賽一等獎。他也同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一樣,有著青春痘的煩惱,他會跑去醫院,配上許多藥水,每天對著鏡子抹,希望自己能夠更帥,更討女孩子歡心。

  他會指指自己的金色戰靴,說道:“不用我自己買,他們都會為我定製。”然後,摸摸自己的“馬桶”頭,笑道:“我沒覺得這個髮型有什麼不好,我喜歡學生頭。”

  他“跳”上領獎臺

  當劉翔站上雅典奧運會110米欄的冠軍領獎臺時,他用的動作是“跳”——一個大字形的,有些蠻橫的,跳了上去,將黑面板的和白面板的,統統“踩”在了腳下。

  接近兩個身位的領先,是一種征服,完完全全的征服,讓所有的對手,輸的心服口服。12秒91,平了世界紀錄的成績,讓在預賽中“馬失前蹄”的約翰遜也不禁汗顏——即便他撐到了決賽,也未必跑得過劉翔。

  劉翔,一個來自中國上海的,黃面板的亞洲人,打破了世界短跑百年不變的格局。

  “是的,今天我是世界冠軍,我要讓所有人都看到,我,一個黃面板的中國人,也能飛起來。”

  “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在決賽上親手打敗約翰遜,下一回,我要親自戰勝他。”

  “到2008年奧運會,我要再把世界紀錄破了。”

  “我和教練的配合,已經是屬於超級完美,超級拍擋的感覺。”

  劉翔就是這麼讓人崇拜,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你有夢想多去努力,你連世界記錄都可能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