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講道德有品行心得體會精選

  “四講四有”:即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在學習教育中,每一個黨員、幹部都要以此衡量自己、檢視自己,樹立共產黨員先鋒形象。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黨員教師關於講道德有品行的學習心得,供大家參考!

  高校教師講道德有品行心得體會篇1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基礎在學,關鍵在做。青島一中行政黨支部5月18日中午組織支部黨員同志圍繞“四講四有”主題,討論合格黨員的具體行為要求。討論前,做為行政支部成員的劉麗副書記為同志們上了題為《知行合一,做四講四有好黨員》的黨課。劉書記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三個方面闡述了四講四有的內涵,概括了行政支部黨員工作的特點,為配合學校“領跑者計劃”的實施,對服務部門黨員同志的日常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通過學習討論,同志們一直認為:

  一、講政治、有信念是愛黨之源。作為一名黨員,愛黨是首要之職,而講政治是愛黨的具體表現,有信念是愛黨的力量源泉。講政治、有信念就必須要有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保持政治本色,把理想信念時時處處體現為行動的力量。

  二、講規矩、有紀律是護黨之要。沒有紀律和規矩的約束,任何組織都會成為一盤散沙。尊黨章、守黨紀是一名合格黨員的應有之義,是應盡之責任,也是在黨護黨的必然要求。黨員講規矩,就要知曉規矩、認同規矩、遵守規矩、維護規矩,讓規矩和制度入腦入心,以《廉潔自律準則》為道德“高線”,以《紀律處分條件》為行為底線,明白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增強守規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在各種崗位上盡職盡責,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三、講道德、有品行是興黨之本。對共產黨員來說,道德是黨性的基礎、是力量的源泉、是勇氣的後盾、是純潔的保證、是抗腐的良藥、是服務的動力,是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根本保障。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就要以共產黨人的品行標準,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

  四、講奉獻、有作為是為黨之基。黨員講奉獻就是要樹立積極健康向上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及時準確瞭解學校師生需要什麼樣的服務,把服務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只有講奉獻才能充實人生。

  通過這次學習討論活動,行政黨支部全體黨員提高了理論修養和思想覺悟,增強了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都表示在今後的工作中要知行合一,發揮先鋒作用,為青島一中的發展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高校教師講道德有品行心得體會篇2

  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期階段,然而在長期的初期階段中,社會需要高度發展,發展依靠科技,科技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師的培養。而作為中國教師怎樣才能適應正在穩步推進的素質教育,面對日益逼近的全球化時代,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作為一個責任重大的人民教師,就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正確的態度,就必須重視自己素質的提高,以便更好地迎接21世紀的巨大挑戰。但是,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質好象都失去了意義,在我們教師隊伍當中,有一部分幹部乃至黨員,在人品、道德、風範方面還是有待改良。

  一、教師的職業態度

  部分教師對自身職業勞動態度表現很差。工作中沒有很好地對上級領導及下級學生負責,教育教學工作得過且過,本身沒有能力處理存在的問題,反而脫口而出:“我懶得理他”“我沒有時間”。學生在做勞動,教師連看都不看一眼,任憑學生扛著勞動工具互相打鬧;學生在集隊,作為班主任卻躲得遠遠的,讓學生推倒在地也不聞不問。這些教師都在幹什麼呢?他們把教育教學工作視為第二產業;雖然要求教師不要比學生高出一等,但也不至於坐在講臺上給學生講課吧!這是何等的職業勞動,是索取,還是施捨?

  二、教師的職業良心

  我們既然選擇了教育職業,就應該用良心對待學生、對待家長、對待同事。可是,仍然有些教師對待學生莫不關心,對待家長冷落,對待同事更是殘酷無情,沒有經過別人同意便把別人的勞動成果視為己有,於是爬到別人的頭頂上說:“看,我多偉大!”這種教師把同事當作勞動工具來使用,他只顧自己的利益,不考慮別人的感受,職業良心何在?

  三、教師的職業作風

  教師的職業作風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被學生學到。教師的職業道德一再強調我們教師為人師表,衣著整潔得體,語言規範健康,舉止文明禮貌,作風正派,以身作則,注重身教。可是為什麼有的老師課堂上還穿著拖鞋,讓全班學生傾聽拖鞋摩擦地板的聲音,多清脆啊!教師的這種職業作風,叫我們怎樣來教育我們的學生?

  教師們!請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要知道榜樣教育遠遠勝於批評教育。要想快樂別人,就得難受自己,為了共同把教育事業搞好,請修一修自己的品行吧!

  高校教師講道德有品行心得體會篇3

  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學要學到位;關鍵在做,做要具體化。

  以學促做,知行合一,做合格的共產黨員,是這次學習教育的著眼點、落腳點。合格黨員的標準是原則的,也是具體的。延安時期,我們黨就曾提出“良好的共產黨員”的“六條標準”;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概括了合格黨員應該具備的“五種精神”。新形勢下合格黨員的標準是什麼?那就是“四講四有”: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在學習教育中,每一個黨員、幹部都要以此衡量自己、檢視自己,樹立共產黨員先鋒形象。

  要學得到位、做得具體,“兩學一做” 學習教育就需要全覆蓋、常態化、重創新。全覆蓋,就是面向全體黨員,不能有空白,留下盲區。不僅領導要學、普通黨員也要學,不僅在職的要學、退下來的也要學,不僅機關事業單位要學、工廠農村部隊也要學,讓每一名黨員都能主動自覺接受黨的教育。常態化,就是經常性教育,不能一陣風、“雨過地皮溼”。

  “兩學一做” 不是一次活動,是經常性的思想政治建設,需要建立常態化、制度化的工作機制,不能說搞學習教育時和我有關係,搞完了就和我沒關係了。重創新,就是創新方法手段,不能一刀切、“大水漫灌”。在學習教育中要“區分情況、分類指導”,運用手機、微信等新媒體、新平臺,以新方式完成新任務。

  全覆蓋、常態化、重創新,目的都是求實效。“兩學一做” 是同黨的建設、黨內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也是同日常生產生活緊緊聯絡在一起的。“學”得好不好、“做”得合不合格,最終要體現在推動工作上。“一具體就深入,一深入就見效”,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不願為、不想為、缺乏擔當的問題,不會為、不善為、能力素質不能適應新的形勢任務要求的同志,都是“兩學一做”的準星所向。每個黨員幹部都應該結合實際對照和細化,邊學邊改、即知即改,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

  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最終都要通過做合格黨員的實際行動來檢驗。在學中重新整理認知、提升自覺,在幹中磨礪擔當、建功立業,讓群眾看到新氣象新面貌,“兩學一做”就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