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勝過好老師心得感想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看完這本書,真的覺得受益匪淺!教育就在我們身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機,關鍵是擁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導,在此談談心得感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1

  假期《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當我翻開樸實的扉頁,我就被前言《我們的書中有塊玉時》深深的吸引,被尹建莉老師講的農夫的鋤頭和璞玉的故事所打動。前後一共讀了兩遍,真是值得一看的好書,受益匪淺。

  每讀完一篇,我都會馬上對照一下我自己,發現我自己原來也在用著鋤頭一樣的工具在雕琢著自己手裡的玉,想想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只不過用的次數多少而已。

  細讀下去,很多教育觀念使我受益匪淺。

  一、書的首頁錢理群教授評論該書:這是一本有勇氣,有思想,有智慧的書",作者確實勇氣可嘉,既敢直面教育問題,又深入地思考;有獨到的教育觀念,更有教育智慧。對現行教育***包括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能一針見血地指出來,旗幟鮮明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其中例舉了大量的例項,如"暴力作業""學語文不是學語文課本""可不可以批評老師"等我們有目共睹的教育問題,都進行了批判。讓我們看到的是一位真正有智慧的家長。說實話有些時候我都沒有這樣的勇氣。看完此書我一直在想如果大家都敢於提出自己的理念和想法,大膽創新,也就不會有太多的教育問題了,主要是現在很多家長不敢違背常規,很多是偽心的討好老師,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怕孩子會受到更加重的傷害。我的一個同事有句話很精闢:"一個人如果不穿衣服光著屁股上街,會被認為是瘋子;十幾、二十幾個人如果不穿衣服光著屁股上街,那是藝術表演;所有人都不穿衣服光著屁股上街,那是狂歡!"沒有人原意被人當做瘋子。

  二、對閱讀極其重視,該書的很多章節提到早期閱讀的重要性,作者從閱讀的重要性,閱讀的方法,到閱讀給學習帶來的好處,各個方面都闡述的很到位,並且舉了很多的例項。用作者的話說,閱讀是一根"魔杖",被"魔杖"點中的孩子學習能力強。

  在45頁讓孩子識字不難這篇中作者說:"我的做法談起來實際上非常簡單,就是從我第一次拿起一本書給她講故事時,就不'講',而是'讀'。即不把故事內容轉化成口語或'兒語',完全按書上文字,一字字給她讀。在對圓圓的教育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把學習生字融匯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閱讀基本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僅孩子學起來輕鬆,大人實際上也輕鬆,事半功倍。"我慶幸兒子從小形成了閱讀習慣,我更慶幸關於閱讀的很多細節,跟尹老師提出的觀點不謀而合。我給大羽講故事,也是用"讀"的方式,我相信書中優美的文字可以豐富大羽的語言,很少去給大羽講故事,也從來沒有刻意教過大羽認字,更沒有上過任何識字班,尹老師也提出認字和閱讀要結合起來,而不是割裂開來。現在我開始嘗試講故事的時候,用手指著字讀,希望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認字,至少保護孩子對文字的興趣。有時大羽翻開書自己講故事,很多時候他是一邊指著字一邊即興瞎編,當然編的內容都是憑他聽媽媽給他講的內容進行回憶。老師也告訴媽媽:"大羽的語言功底真的很好,他去哪裡玩了,怎麼玩的,回來都會很清楚的給我們講講。"不是自誇,兒子的語言天賦真的很好,有時他說出的話都會讓很多人吃驚,記得今天元旦我們四家帶著孩子一塊去郊外玩,到了目的地停車時,大羽突然來了一句:"王阿姨的水平可真高呀!***王阿姨開車帶我們去的***"頓時大家都樂了。嘿!這孩子什麼時候學會拍馬屁了!回來路上媽媽來例假,加上暈車,肚子、胃和腰都疼,在一個服務區,大家都下車去方便了,大羽和小吳叔叔坐在車上,小趙阿姨和媽媽也下來站車旁透氣,一會大羽喊小趙阿姨,叫小趙阿姨幫他把車前面放的香蕉給他遞一個,小趙阿姨問大羽:"你為什麼不叫你媽媽幫你拿呢?""因為我媽媽胃疼!"看來孩子是真長大了!知道心疼媽媽了!就這樣到了鄭州,大家決定去吃點飯再回家,吃飯時別的小朋友都有媽媽在喂,媽媽問大羽:"媽媽餵你吃吧?""我自己吃,因為媽媽胃疼,肚子疼,我怕你難受,所以我要自己吃。"吃完飯,繼續坐上王阿姨開的車,途中大羽和小朋友一直唱歌,唱了一會後大羽問道:"你們知道我為什麼唱這些歌嗎?"大家異口同聲道:"不知道!為什麼呀?""因為我想讓王阿姨好好高興高興"王阿姨一聽,樂道:"說的我太高興了!看來我下次要多請你吃出來玩幾次呀!"但是我給大羽講完故事,一般會要求他回答幾個問題,考察他究竟有沒有聽懂,現在看來我太急於求成了,閱讀的功能在於"薰陶"而不是"搬運"。眼前可能看不出什麼,但只要他讀得足夠多,豐厚底蘊遲早會在孩子身上顯現出來。

  三、學習不要"刻苦努力""一個人不可能既討厭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說要讓學生愛上某件事,他才能把這個件事做好。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讓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小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的求知慾,讓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學習為什麼非得是苦的不可?我們都希望孩子喜歡學習,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歡;如果把學習做成一顆苦藥,孩子又如何能喜歡?""人最難抗拒的就是"誘惑",最討厭的是"強迫",大人和孩子都一樣。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麼,就去誘惑他;想要他拒絕什麼,就去強迫他。凡達不到目的,做得事與願違的家長,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尹老師強調要讓孩子們輕鬆學習,千萬不要用學習作為懲罰孩子的手段,引導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把所學的東西應用到生活中去,真正體會學有所用的樂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運用"逆向思維"。針對如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作者提出了一系列與我們常見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學習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獎勵",這些觀點聽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細讀之後,你會恍然大悟,你會發現尹老師在向我們講述一個樸素的道理:要做好一件事,先要愛上它。想想我們通常的做法都是多麼愚蠢四、只設"記功簿",不設"記過簿"。

  尹老師設了一個"記功簿",記錄孩子成長中外在的一些進步,同時也記下了她內在的進步與成長。每頁只記一件事,畫一朵小小的紅花--算是給孩子的獎勵。這個方法,一些家長和老師也用過,但卻有些小小的不同。有的除了"記功簿"還有"記過薄",想借以加深孩子的記憶,提醒孩子不要再犯同樣的錯,沒想到這樣的結果是,優點會鞏固成為真正的優點,缺點也會鞏固下來,成為總也改不掉的缺點。也有的在設"記功簿"時,過分關注孩子的學習,如作業得了幾星,考試得了幾分,比賽得了幾等獎……,忽視了更為重要的品德的培養。

  篇2

  聽辦公室的同事介紹《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於是,我也從網上買了一本,一有空,我便拿出來看看。

  這本書的作者尹建麗是一位成功的媽媽,更是一位好老師,她16歲的女兒參加高考,取得了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書中,作者用樸實的語言,道出了對孩子的深深溫情;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細細講解了對孩子的呵護之法。我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作者女兒從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樂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感受到女兒所有的一切絕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績都來自於這個細心又有智慧的媽媽的教育。

  看的時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原本自己一直認為正確的教育方式,事實上是完全錯誤的,從而大大地貽誤了我們的孩子。在這本書裡,我學會了不少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孩子逆反的時候怎麼辦?怎麼和人交往?前言中說到:“年輕的父母會得到一塊玉,那就是可愛的孩子,多年後的結果卻不一樣,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滿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著玉石的變化越來越失望。二者的區別,就是後者使用的,常常是鋤頭。”讀完後,我會不知不覺地對照一下自己,發現我自己原來有時也在用“鋤頭”雕琢著自己手裡的玉。書中說“不是所有成為父母的人都會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為老師的人都會做老師。教育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功課。作為一名老師,我想只有更多的學習,不斷地提高才是我要走的教育之路。

  作者的教育理念讓我耳目一新,看完這本書,我從內心裡感到自己在教育意識上的許多不足之處,甚至是自身的許多不足之處,包括為人處事的各種方面。看來想當一個好媽媽,一個好老師,我有許多要學習的地方。尹老師的很多教育教學方法值得我去學習,就閱讀這一塊而言,作者對閱讀極其重視,閱讀是一根“魔杖”,被“魔杖”點中的孩子學習能力強。讓孩子識字不難這篇中作者說:“我的做法談起來實際上非常簡單,就是從我第一次拿起一本書給她講故事時,就不‘講’,而是‘讀’,即不把故事內容轉化成口語或‘兒語’,完全按書上文字,一字字給她讀。”作者在對女兒的教育中,就是把學習生字融匯在日常生活中,建立在大量的閱讀基本上,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不僅孩子學起來輕鬆,大人實際上也輕鬆,事半功倍。”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麼,就去誘惑他;想要他排斥什麼,就去強迫他,這是非常有效地一招。

  尹老師強調要讓孩子們輕鬆學習,千萬不要用學習作為懲罰孩子的手段,引導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把所學的東西應用到生活中去,真正體會學有所用的樂趣。她抓住孩子的心理,大量運用“逆向思維”。針對如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作者提出了一系列與我們常見的做法截然不同的方法:“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懲罰你,不讓你寫作業;學習不要“刻苦努力”;“不考一百分”;“考好了不獎勵”,這些觀點看上去令人耳目一新,又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細讀之後,就會恍然大悟,就會發現尹老師在向我們講述一個樸素的道理:要做好一件事,先要愛上它。

  看完這本書,真的覺得受益匪淺!教育就在我們身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的契機,關鍵是擁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導。讀過這本書,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改變自已比單純地督導孩子更重要!看似不教育的教育比教育的教育更有效!身教永遠大於言教!

  篇3

  在孩子的成長之路上,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為了孩子能夠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每一位媽媽都要努力成為合格的好媽媽!”其實當看到這些的時候,我第一個是想到是班上的孩子,我該如何去教育他們?如何把他們教育好?其次是我以後的孩子,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個稱職的媽媽?最後就是我自己。

  我想讀完這本書以後應該能從書中悟出我教育學生的方法。雖然我只50多頁,但也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第一篇的第3章《有什麼樣的媽媽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它裡面包含了愛笑的媽媽,給孩子播種陽光、積極向上的媽媽,孩子長大錯不了、媽媽脾氣壞,孩子性格暴躁、切莫讓大人的髒話髒了孩子的心靈、別把虛偽傳給孩子、媽媽的風度,決定孩子人生的高度、尊重孩子的意願,不暴力強權、把好心態遺傳給孩子、父母不在孩子面前爭吵、教給孩子看事物的角度、允許孩子“平凡”。

  雖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書,但我認為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書中寫了很多事情再次證明了作為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從愛、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場出發,任何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為優秀的人才。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可連柯曾經講過:“一個家長對自己的要求,一個家長對自己家庭的尊重,一個家長對自己每一行為舉止的注重,就是對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這也說明,父母是孩子最直接、最具體的榜樣。

  例如書中提到的家長和老師無意中所犯的一些小錯,日積月累,會慢慢形成一個嚴重困擾孩子的大問題,給孩子帶來深刻痛苦和迷惑,甚至扭曲孩子的心靈,這不是我們的愛心不夠,確實是有些做法不對。這個觀點再次引起了我的反思。我們經常會在孩子學習不認真或犯了錯的時候,會處罰孩子,其實,當我們用這種做法我們可能在那個瞬間取得了勝利,得到了孩子表面的認同,卻在他們內心埋下了厭惡寫字的種子。我們一方面要求孩子認真,一方面又把學習作為懲罰手段用在孩子身上,可想而知,當孩子書寫的時候,想到老師懲罰的情景,不反感才怪呢。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說要讓學生愛上某件事,他才能把這個件事做好。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讓學生對學習有興趣,小心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激發孩子的興趣,讓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看這本書,真的覺得受益匪淺!教育就在身邊,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是教育的最好契機,關鍵是我們擁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採用什麼樣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導。

  最後,我想說:“管孩子,不如愛孩子;教育孩子,不如欣賞孩子。”